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1年06月0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高考来临 你准备好了吗
——三名高考生班主任谈如何做好考前准备
文章字数:2578
  本报记者 方由朝
  一名孩子参加高考,会牵动不少于10名和孩子亲近人的关注,以这样的数据推算,近年间全国每年的千万考生,有上亿人的心会随着高考而牵动。
  再过不到一周的时间,2021年高考就到了,考生和家长都希望在有限的复习冲刺阶段,取得良好的复习效果,考出好的成绩,就读理想的大学。这里,我们听听3位多年从事高考毕业生的班主任,他们谈谈多年来教学中的个人心得体会,希望考生能从中受到启示,并以良好心态备战高考,取得满意的高考成绩。
  尽早调整与高考一致的生物钟
  杨玉良从事高中教育教学30年,商洛中学正高级教师,陕西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他最近也像考生一样忙,每天苦口婆心为学生解答各类问题,经常忙得不能定时吃饭。说到考生怎样做才是最好地应考,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他思考片刻后说,现在是决定高考成绩涨分最快的冲刺阶段,一些考生绝对不能认为自己平时的学习基础决定了考试大局,现在再努力也注定是消磨“垃圾时间”。在这最后几天,同学们要克服急躁慌乱情绪,静下心,沉下身,在时间上要科学规划,精准到天,系统梳理高三以来历次模拟、检测试题并整理错题。再根据自己的错题,结合考纲,罗列出急需重点复习知识、方法清单以及重点题型清单,作为自己最后这些天的复习计划。
  要利用好零碎时间,对遗忘的公式、定律、规律、应该背诵的课文等学科基本知识进行再记忆、再理解;要对照问题清单,特别是所有薄弱知识点清单,不放过一道题和一个题型,找到这些题型背后对应的知识点、常考点和重难点,特别要把基础知识中的未考点和常错点弄明白,多问几问错那儿了,为什么错,明确错因后,该补基础知识就补基础,该看笔记就看笔记,该看课本就看课本,该熟悉解题方法的就总结整理解题方法;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做到那儿涨分空间大就抓那儿,把基础题、中档题该拿的分拿到了就是最大的提分。
  要树立“跳一跳”能够拿下一道难题和敢于“亮剑”的勇气,除坚持每天做卷子,进行常态训练外,还要尽早把作息时间和考试科目调整到9:00—11:30做语文或综合,15:00—17:00做数学或英语,让考试期间的生物钟与高考时间同步,与高考时科目思维的兴奋点相近,有利于考试时的正常发挥。
  同时,临近高考,考生心中出现焦虑是很正常的,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与心态,更要特别克服考前焦虑情绪,以平常心迎接高考,考试时才能正常发挥,常有极少数考生在高考时考得比平时还好,这种超常发挥的考生,多数是能心平气和地考试。也有部分考生考试时没平时成绩好,这多半是考生考试时过度焦虑紧张,才会出现这种失常现象。
  树立必胜信心轻装应考
  殷卫中商南县高级中学政教处主任,高级教师。从教24年,担任班主任22年,曾获得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殷卫中说,高中阶段的学习,对学生来说好比一场大型体育赛前的封闭训练,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考试好比比赛的正式开始,综合训练是对知识和能力的一种升华,注重细节,查漏补缺,总结考试经验和技巧,就能让学生有足够的信心与能力来应对人生的第一次大考。
  殷卫中认为,良好的心态是决定考试成败的关键因素。中国著名心理学家、高考研究专家王极盛多年研究发现,在20个影响高考成功的因素当中,占前4位的因素分别是考生考试中的心理状态、考生考前的心理状态、考生学习方法和考生学习基础。由此可见,调整好考试心态至关重要。有很多同学,平时的测验和模考成绩还不错,但一遇到大考就会考砸,甚至会在考前遇到肠胃不舒服、肚子疼、失眠等不良症状,这多半由考试过度焦虑造成。有专家研究发现,考试焦虑是一种临考前常见的内心紧张的情绪反应,适度的考试焦虑虽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但焦虑值过高和过低都不利于考试成绩的发挥。
  殷卫中说,备战高考是一次马拉松比赛,现在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终点线就在眼前。在赛程中,不管你是领跑者,还是追赶者,此时此刻,考生都需要重新调整自己的状态,准备最后的冲刺。冲刺时,要专注于目标,坚持于行动,就一定能够到达终点。专注时要妥善处理好自己的心理包袱,以轻松上阵;要暂时搁置好自己的情感情愫,以免误己误人。坚持我们的备考状态不松懈,按部就班,做好该做的事情。做好题、背好书、反好思,坚持做好每一天的自己。同时,在心理上要多与老师、父母沟通,及时化解高考前出现的不良情绪。通过多年来对考生的观察,殷卫中发现,考生在高考期间只要增强信心,优化考试期间情绪,身心能处在最佳状态,就可能充分发挥潜能,考出自己满意的成绩。
  基础普通生要这样考
  李涛洛南县西关中学政教主任,一级教师,2001年8月参加工作后,一直从事高中数学教学。李涛说,从孩子走进校园到大学毕业,他们每一步成长,每一次攀登学业的高峰,都有家长的功劳。备战高考时,同样离不开父母的支持。
  李涛介绍,他所在的学校是普通中学,与省示范中学、省标中学相比,这里的生源多数是从乡镇中学考入,他们学习基础相对较弱。多数人的家庭条件也不是多好,父母或出门在外打工,或在乡下种田。全市像这样的学校有好几所。因此,这些学生面临高考时,有一些人就总想到自己的学习基础与重点中学考生相比相差较远,自我感觉压力很大,高考时信心不足。
  李涛认为,一些基础差的考生这个时候容易自暴自弃,他们多数人会认为,反正我不行,复习也没用。这个时候考生就要自己明白,最后的冲刺对考生成绩可能不会有大的改变,但如果放弃拼搏,一定会让考生有种临阵脱逃,给人生留下遗憾。
  这类考生,需要克服以下困难。一是对高考期待过高,结果认识滞后。高考竞争激烈,学生存在个体差异,特别是基础相对弱、家庭条件不太好的考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水平制订切实可行的目标,对考试结果要有合理的认识,科学的界定高考的重要性,改变“一考定终身”的认识。二是排除外界干扰,自我减少心理压力。对这类考生而言,他们的家长可能更注重用成绩去评价孩子的个人能力,更希望考生通过高考改变今后的人生命运。因此,他们对考生唠叨可能更缺少方式方法,不利于考生稳定情绪,不利于他们坚定信念,沉着冷静迎考。三是过于攀比成绩,恐惧考试失败。考生要树立信心,发挥贫困家庭出身的学生能吃苦、善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等优势,充分利用国家对农村考生、困难考生设置的高校专项计划、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等优惠政策,保持良好心态,坦然面对、立足实际、超越自我,再在志愿填报时充分利用这些政策,争取把自己的成绩差距尽量补一点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