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1年06月1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课间操“武”动起来了
本报记者 肖云
文章字数:1211
   
  一阵紧急的哨响,105名学生迅速集合,排成方阵,在校长张侃龙的口令下,打起五步拳和少林八步连环拳,在“嘿哈”声中,一招一式有板有眼,整齐划一,蔚为壮观。这是6月17日,商州区腰市镇李庙小学的课间操现场。
  课间操练武术,是李庙小学每天的必修课,也是这所山区小学的特色。这种风尚的形成,有赖于校长张侃龙的言传身教。
  张侃龙是一名武术爱好者,也是商州区武术协会会员。12岁时,他拜同村一名长辈为师,潜心习武。清晨的河畔、月夜下的场院都有他练习的身影。“当时热播的电视剧《霍元甲》,令我印象很深,萌生了少年时代的英雄梦。”
  1986年,张侃龙从商州师范学校毕业,被分到黑龙口街道小学任教。“学校体育设施很少,为活跃学生的文体生活,我编了一套适宜少儿的武术操在体育课教给学生,没想到很受孩子的欢迎。”他说。因工作调动,随后张侃龙辗转好几所学校,每到一处,他就把武术带到那里,“在全村乃至全镇形成一个习武的风尚。”张侃龙说,这也是他师傅的一个心愿。
  2014年,张侃龙调至李庙小学担任教导主任。他发现,随着手机、电脑的普及,很多孩子沉迷其中,再加上学业的压力,学生活动量小,视力差,小小年纪就发胖……诸如此类的现象越来越多,担忧之余,张侃龙萌生了一个想法。“正好我带一二年级的体育课,就想着能不能从这些孩子开始,教他们习武,一直到毕业为止。”学习武术是一个缓慢而枯燥的过程,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这是一个难题。张侃龙通过手把手教学、变换队形、逐个点评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及表现欲,还经常讲岳飞等名将的故事,教导学生既要抓文化课,也要强身健体,成为文武全才。与此同时,他一再叮嘱学生,习武是为了弘扬家国情怀、维护正义,而不是用来打架斗殴、发泄暴力。
  亲其师信其道。张侃龙希望通过武术教学,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有助于其他课程的教学。结果效果逐渐显现,原本胆小内向的孩子变得阳光了,学习成绩好了,干啥事更有底气。
  当年,张侃龙带的一二年级学生如今已经上了六年级,成了学校最早一批武术队成员。随着时光流逝,张侃龙有了更迫切的使命感:“我今年52岁了,退休前,就想把这个传承下去,想给学校留下点什么。”年初,在征集师生的意见后,武术成了李庙小学的课间操项目,在学生间普及,很多学生学会了劈叉等基本功,比武成了他们日常玩耍的游戏。六年级的周欣洁说:“我从小就喜欢武术,有幸遇到了张校长,他教我们打拳,还教我们做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
  不久前,全镇学校“六一”文艺汇演中,李庙小学武术队的《少林拳》在众多节目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台下群众反响热烈,纷纷叫好说:“这是真功夫啊,不是一天两天能练成的。”
  李庙小学有105名学生,以留守儿童为主,因种种原因,学生们至今没有统一的校服。面对镜头,张侃龙恳切地说:“希望通过社会力量,为学生购置一些体育器材和服装。作为校长,我将全力打造武术校园,以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顽强的意志,把山区的学校办好、办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