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1年08月1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蔬菜满园奔富路
本报记者 谢非 白志鑫
文章字数:784
村民在采摘辣椒

  
  8月10日清晨,当阳光照进山阳县色河铺镇陆家湾村时,游魁和两名工人已经来到蔬菜基地忙着铺设塑料薄膜。大棚里,黄瓜、青椒长势喜人,鲜红透亮的圣女果生机盎然。
  游魁既是蔬菜基地负责人,也是村党支部副书记。前些年他跑运输、做工程,2018年开始担任村委会副主任。今年1月,他当选村党支部副书记。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但陆家湾村却没有主导产业。2020年4月,游魁成立陕西润祥龙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流转土地150亩,建起了蔬菜大棚。
  为了筹集资金,游魁卖掉了两台挖掘机,将全部精力投入蔬菜大棚建设。大棚建起来了,但是种什么,怎么种?让他这个门外汉犯了愁。
  2020年7月,游魁专程前往山东省寿光市考察了20多天,并从当地请回一名技术员当老师。技术员在陆家湾村一住就是半年时间,这段时间里,游魁和一村民一起跟着技术员学习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游魁还买来相关书籍学习,在网上找教学视频钻研。3个月后,游魁对种大棚蔬菜有了新的认识,技术也日渐成熟。
  去年冬天,一次降温天气让游魁损失惨重。“3天时间,那些菜就全坏了,当时对我打击很大。”游魁说,他躺在床上,一整天没有吃喝,一个问题反复在脑中盘旋,到底要不要继续搞下去?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游魁还是下定决心把蔬菜大棚继续搞下去。没想到第二天,县上相关领导来视察,给他吃了“定心丸”,让他坚定了信心。
  今年“7·22”水灾,山阳县天竺山镇损失惨重,游魁看到消息后,立刻把成熟的蔬菜装箱,又购买了一批米面油,把价值1万多元的物资送往灾区。“大灾面前,我贡献一点微薄之力,帮助一下那些受灾群众,理所当然,微不足道!”
  目前,游魁的蔬菜基地每天能生产500多公斤蔬菜,全部批发给县城的蔬菜市场。基地常年雇佣附近的10多名村民务工,遇到基地蔬菜产量高峰期,常常有20多名村民在基地干活。
  “在这儿打工的村民每人每年增收在5000元以上,在家门口就能找份工作,已经很满意了!”村民匡学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