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1年09月0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1957年商洛掀起大种核桃热潮
文章字数:1493
  4月2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决定在全党进行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整风运动。5月,根据省委开展整风运动的初步方案,地委拟定出全区的《整风计划》,并成立专区整风运动领导小组。8月3日,地委书记王杰在专区直属机关和商县县级机关千名干部大会上作“整风”动员报告,布置全区“整风”运动,迅速掀起“大鸣、大放、大字报”热潮。到9月初,整风运动在地、县先后展开。这场运动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按照“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和自我批评,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的方针,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为目的。整风中,地区及县级机关干部、广大群众和各界人士对党和政府的工作及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大量有益的批评和建议。在党内对阶级斗争过分严重的判断形势下,有些观点被认为是敌我矛盾的斗争。基于此,9月中旬地委召开专区机关和商县县级机关全体干部会议,要求各单位联系鸣放中暴露出的右派言论,着重批判其基本论点,进一步揭露和认清右派分子的反动本质,从而提高群众觉悟,以孤立分化右派,团结争取中间分子,为反右派斗争作好准备。随之专区整风运动转入反右派斗争,整风运动的主题由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转向对敌斗争,并且被严重扩大化。在整个整风“反右”斗争中,商洛被划定为右派分子的有203名,后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先后落实了政策,摘掉了“帽子”。
  5月,地委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各级领导人员参加体力劳动的指示》和省委的暂行办法,作出《专区级党政军主要领导人员参加体力劳动的暂行规定》,要求专区级党、政、军机关有体力劳动能力的主要领导人员,每人每年应有一部分时间(一般不少于半月),分别到农田或其他生产场所参加劳动;在农忙季节,利用到基层检查工作时参加劳动,每次劳动要记入劳动手册;尽可能作到群众满意,不得接受群众的任何报酬;在参加生产过程中,要注意虚心向群众学习,并关心群众疾苦,帮助解决问题。《暂行规定》下发后,全区各级领导干部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积极参加生产劳动。通过深入基层参加体力劳动,有利于领导干部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类人民内部矛盾,有利于改进工作作风,对于避免和克服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主观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9月,地委向全区发出“每户种一升核桃”的号召,掀起了全区大种核桃的热潮。商洛发展核桃产业是人民群众总结山区建设实践的结果。从1950年至1953年,商洛全区开荒种粮已经初具规模,但1954年的一场大雨不但冲毁了新垦的荒地,还冲毁了川道的5000多亩农田,造成严重水土流失。地委根据群众提出的关于农林结合、建设山区的建议,认真研究以何种林木为主以及农林如何结合的问题。经过反复调查和研究山阳、柞水等县的实际情况,地委认为种植核桃是发展山区生产、改善人民生活的一项重要措施,不仅可以增加山区群众收入、扩大国家油料资源、支援国家建设,还能有效地保持水土、改善自然生态条件、保证农业的丰产和发展。商洛发出“每户种一升核桃”的号召之后,《陕西日报》10月15日发表社论,对商洛人民发挥山区优势、种植核桃的举措给予肯定。
  11月,地委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今冬明春大规模开展兴修农田水利积肥运动的决定》精神,抽调19名地委委员,连同省上派来的干部和地直、县、区、乡干部,共计4102名,深入农村领导群众开展大规模的兴修农田水利等运动。此后,在各级党政机关领导下,每年冬春群众性的大搞农田基本建设逐渐成为自发运动。大规模农田水利运动的兴起,使得一批小型水库、小型水电站、灌溉渠相继开工建设。大规模的兴修农田水利运动,对改善山区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产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市委党史研究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