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1年11月0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商洛市庆祝第二十二个记者节座谈会发言摘编
文章字数:5875
  编者按
  今天是第二十二个中国记者节。回首这一年,无论是基层一线采访,还是现场报道,广大新闻工作者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让那些令人难忘的精彩瞬间得以广泛传播。在这个属于记者的节日里,本报特刊发全市庆祝记者节座谈会上6位记者代表的体会发言,共享职业荣光,致敬每一位读者。
  每一次 我们肩担责任再出发
  商洛日报社记者 李小龙
  又是一年记者节。蓦然回首,自己从事新闻工作已有13个年头,面容不再年轻,头发不再浓密,青春也渐渐远去,不变的唯有新闻人的坚守与责任。
  原本以为,这是一个光鲜的职业,是热血青年的追求和梦想。在真正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后,栉风沐雨、终日奔波成为我们的生活特色,加班加点、通宵达旦成为我们的工作常态。
  当合家团圆的时候,我们常常走向新闻发生的地方;当霓虹闪烁的时候,我们又多在伏案忙碌。
  我们都养成了这样的习惯:遇到什么事、什么人,第一反应是能否写一篇稿子;看到什么新闻,都会想可不可以这么写这么改;一篇稿件刊发前,即使校对了五六遍心里仍然不踏实,还要再看一次。虽然也曾委屈过、伤心过,被人误解过,但回头看走过的路,我们不后悔,也不会退缩。
  这些年,我们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全力唱响商洛好声音。认真做好省市两会、重大项目观摩、丝博会等重大活动报道,围绕脱贫攻坚、四城联创、高质量发展等精心采写了一批有高度、有深度、有力度的主题报道,及时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我市的生动实践,让广大读者感知商洛发展的脉搏。
  这些年,我们坚持深入基层一线,积极采访先进典型,全面弘扬社会正能量。32岁的农民工党敬卫不会游泳却挺身而出,留下怀孕的妻子、年幼的儿子和年迈的父母。我和同事乘班车、坐摩托、爬山路赶到他的老家,面对山顶正在修建的孤坟和身着丧服的家人,用文字向英雄致敬,党敬卫被评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市上相关部门也通过我询问他们家的困难,帮助孩子顺利在城区入学。那一年,采访普通农妇姜志玲8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在床的丈夫和一双老人、两个孩子的事迹,被她那句“你在,我就在;你在,爱就在;你在,家就在”的质朴语言所震动。
  这些年,我们总是冲在重大事件现场,全心全意记录重要时刻。那一年,山阳发生特大山体滑坡灾害,在灾区坚守13天,见证了社会各方众志成城齐心救援的感人场面,确保党报在第一时间正面发声。去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深入隔离病区、疾控中心,采访“最美逆行者”的勇敢坚守。去年,重走习近平总书记在柞水考察的足迹,及时报道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殷殷嘱托以及乡亲们的幸福、自豪。今年,遭遇“7·23”暴雨洪涝灾害,第一时间深入灾区,全方位反映受灾、救灾工作……
  每当完成一次采访,每当看到稿件见诸报端,我们虽然感到紧张与疲惫,但这是我们新闻工作者在尽力讲好身边人的故事的责任。为此,我们更要牢记“脚上的泥土、身上的灰尘,是时代给予的馈赠,也是新闻工作者的最高奖章。”
  葆有初心 从容前行 
  商洛广播电视台记者 洪艳 
  记者是一种荣光的职业,也是一种责任。过往11年的记者生涯,让我从一个懵懂少年逐步成长,担起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社会责任。11年来,我饱尝了作为记者的艰辛。炎热的夏天,钻进酷热的食用菌大棚里,在骄阳的茶园里,或在暴雨洪水过后的山村里采访;寒冷的冬天,在积雪的高速公路上,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采访。有时,为了找到一个最佳的拍摄角度,我再苦再累也要把摄像机扛在肩上,我知道这如同战场上战士手中的武器,要用好才能对得起我们肩负的责任。
  因为11年的磨砺,我对记者的责任早已了然于心,也使我对记者这一职业有了更深的理解。作为一名记者,你永远都要在路上。
  我最大的收获,是在成为记者的第11个年头里,迎来了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商洛赛区比赛的新闻采访。
  十四运会商洛赛区中,因为疫情防控原因,我成为商洛电视台唯一一个获准进入十四运会比赛场馆报道的前方记者,也是商洛本地媒体中唯一一个可以进入比赛场馆拍摄的电视记者。我的任务是赛事期间,每天要向商洛电视台、陕西电视台和省广联盟的多档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以及省市新媒体平台回传稿件和短视频。而且,作为十四运会官方新闻服务团队记者,还要在当天比赛结束后的3个小时内,向十四运会媒体资源库上传当天比赛的单场视频素材,供全国各地媒体调用。当我得知每天要完成这么多的工作时,我感到压力山大。要知道,在所有媒体记者中,电视记者是最忙最累的一群人。我们在拍摄时候没法记录,拍摄之后还要完成写稿、整理同期声、剪辑视频等环节的工作,这些都是需要团队协同配合才能完成的工作。而现在,让我一个人完成平时需要很多人才能完成的任务,我当时心中的无助程度可想而知。
  比赛的20天时间里,我克服种种困难,总共向十四运会媒体资源库上传了42个视频素材,为全国媒体记者在新闻稿件、影像资料的获取提供了专业、安全的服务保障。期间,我总共拍摄、采写了新闻稿件273条,其中在本台播发251条,在省台播发22条,圆满完成了十四运会的各项新闻报道任务。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直到这时,我才真正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
  为曾经的梦 走今天的路
  商南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周晓慧
  记者是一份职业,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也是我追求的梦想。为了这份责任和梦想,我时刻尽心尽责尽全力追逐在圆梦的路上。转眼之间,我在新闻工作岗位上已默默坚守了20多年,期间有过烦恼与快乐,也有过压力与收获。虽然我不是最好的,但我却一直在努力,作为一名记者,既然选择了坚守,就要为之奋斗。
  这些年,因为新闻采访的机缘使我有机会认识了一些人,他们大都普通而平凡,在各自的角色中默默奉献,他们虽然身上没有绚丽的光环,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他们身上都有一股“正能量”。有不是亲人而胜似亲人照顾高龄孤寡老人的好邻居——余世兰;有为爱坚守,不离不弃,用爱唤醒丈夫的杨琴美;有用责任担当默默守护山林的最美生态护林员陶久林;有爱岗敬业、多年如一日乐于奉献的同事——叶竹虎。在一次次的采访中,我也一次次被这些“正能量”所感动。也有致力于南茶北移50多年,使商南茶从最初的引种实验到现在近30万亩的发展规模,被一生为茶,一辈子守护着茶的商南茶叶奠基人张淑珍的故事一直深深的感动,我们团队采编制作了《一辈子一棵树》电视专题片,获得陕西新闻奖一等奖。
  2020年4月9日,商南县突发冰雹灾害,灾情一发生,我和同事们第一时间返回单位,迅速投入灾情的报道中。雹灾是来时猛,去时也快。单靠值班记者赶赴现场拍摄视频,不仅素材单一且无法反映灾情面上情况。而当下我们正处新媒体、自媒体时代,恰恰为第一手新闻素材的获取提供了丰富的渠道来源。商南县城的雹灾发生后5分钟内,来自各个方位、各个地段、各种形式的微视频不断发出。于是我和同事们通过各种信息渠道边收集资料边投入报道。可以说,灾情一边发生,灾后救援恢复一边展开,我们的采编工作也一边持续跟进,我们在大量的视频素材中搜集、梳理获取更有价值的视频来源,直击第一新闻现场,然后迅速剪辑制作,并在第一时间,利用新媒体手段,将整个新闻事件快速及时报道出来,让受众第一时间了解到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待整个新闻报道过程完成已是第二天凌晨3点。稍事休息后,我们又投入到灾后恢复相关报道的准备工作中。像这样,在紧急新闻事件发生时,我们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夜。
  勇做“船头的瞭望者”
  洛南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晓锋
  1995年,我大学毕业踏进了洛南县广播电视台的大门,到如今,已经在新闻战线工作了26年。我对新闻工作感受最深有两个词:一是辛苦,二是责任。
  新闻工作者好像每天都是忙忙碌碌,节假日也不例外。2011年大年初一,我突然接到一个新闻线索,一家族举行新春团拜会,强烈的新闻意识让我立即放下碗筷,来到单位拿起摄像机等采访设备,直奔新闻现场,投入到紧张的采访拍摄之中。采访结束,又一口气将新闻素材剪辑好后上送陕西电视台。当天晚上,陕西新闻联播栏目播出时长3分钟的消息——《家族团拜会,时尚又经济》。后来,这一新闻又荣获商洛新闻奖,我感到所有的付出都值了。2016年7月12日凌晨,洛南县巡检镇洪魔肆虐,造成高山河等4个村基础设施严重受毁。为了让外界第一时间了解洛南灾情,当天早上6点,我和县上主要领导赶赴灾区,由于路断桥毁,自己和同事近一个多月在灾区采访报道,白天,蹚过没过膝盖的洪水,到达灾情最严重的村组、农户家中采访;晚上,在灾民安置点了解受灾群众的生活情况,记录村组干部夜间工作画面。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那一个月时间,洛南电视台在《商洛新闻联播》播发新闻稿件85条。《洛南县紧急转移危险区域群众》等5条新闻,相继在《陕西新闻联播》栏目播出。我和其他3名同事创作的广播专题节目《忠诚》,音响丰富、采访扎实、内容感人,用好声音传播了强劲正能量,荣获陕西新闻奖一等奖,入围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我们的付出得到了回报。
  我认为,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必须要有责任意识。
  新闻记者要有强烈的社会担当和责任意识,要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农家小院、厂矿车间采写新闻,将笔杆伸向基层,镜头对准群众。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求所愿;深刻感悟社会的发展变化、准确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及时反映群众的呼声和需求,在拿起笔、扛起摄像机的时候,头脑中一定要牢记:手中的笔、肩头的摄像机是属于大众的,“无冕之王”的责任是社会赋予的。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中不断校正职业态度、职业追求。要善于用“眼”观察,及时报道发展新趋势、时代新风尚和生活新气象,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要善于用“脑”思考,不断提高理论涵养、知识学养、专业素养,站在全局高度审视新闻报道工作,创新新闻报道的观念、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要善于用“心”写作,多写及时、准确、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三切近”新闻佳作。
  媒体人 永远在路上
  柞水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谢丹
  两年前我还是一名教师,与学生为友,跟书本作伴,可现在我已经习惯了扛起摄像机拍镜头,挑灯夜战写稿件。来到柞水县融媒体中心的两年里,跟同事们一起经历了庄严隆重的人代会、党代会和重大项目的现场观摩,看疫情防控一线坚守,在抗洪抢险救灾最前沿,采写过民生养蜂人、养猪能手,经历的这一幕幕已成为我记者生活日常的点点滴滴。
  2020年4月,我们团队完成的广播长消息《柞水县把小木耳办成大产业》,有幸荣获2020年度陕西新闻奖一等奖,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不仅是对我们作品创作的鼓励,也是对我们新闻团队工作的认可,更是对县上产业发展的一种肯定。
  2016年,金米村作为柞水县首批重点帮扶村,通过推行“借袋还耳”“借棚还耳”的方式发展木耳产业,将所有的贫困户绑在产业链上,使木耳成为脱贫致富的“金耳朵”,金米村从“无金又无米”到“多耳又多金”。
  2020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金米村,在木耳大棚点赞“小木耳、大产业”,这是柞水人民的骄傲。无论是从新闻的重要性还是从记者的敏锐性出发,这都是我们采访工作的突破口。
  一个好的新闻作品出炉,都倾注我们了大量的心血,对内容的字斟句酌,对标点符号的反复考虑,对稿件思想性和可读性的同时兼顾……,创作团队反反复复修改了不止十遍,唯恐稍有疏忽留下遗憾。我们不否认机遇的垂青,但不会忘记那些日子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能够荣获陕西新闻奖一等奖,来源于一个创作团队的敬业精神、创新意识和协作观念的“综合得分”。
  柞水县融媒体中心自2019年挂牌成立以来,在市县各级党委、政府和宣传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县融媒体中心紧紧围绕建成“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县域信息枢纽”的建设目标,聚焦舆论宣传、聚焦发展要务、聚焦党的建设,目前已经建成了“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移动客户端”的矩阵宣传窗口,多平台、多形式、多联动的新型融媒传播体系让柞水好声音传得更开、更广、更深入。
  新闻创作事业“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身处媒体大变革时代,我们都必须不断地转换角色,面对新要求带来的挑战,面对新技能带来的压力,不断学习新技能、感受新变化、创意新方法,更要不断增强我们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也只有如此,才能厚积薄发,在关键时刻打硬仗、打胜仗。
  使命在心中 脚步在路上
  商洛新闻网记者 张矛
  我进入商洛新闻网,加入记者这个大家庭已近3年,3年来,同事们勤奋敬业的品格,无不深深地感染着我、熏陶着我。更重要的还把许多重大采访任务交给我,让我快速成长,收获满满。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深深地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去年春节期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至商洛。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医生、护士、警察等火速投入战斗一线。作为记者,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把镜头聚焦到一线,让居家隔离的每一个人打开手机的时候,能够第一时间看到“战疫”一线所取得的“战果”,去记录下防控一线所发生的一切。我们新闻网全员取消春节休假,我在岳红利老师的带领下,先后深入隔离病区、隔离观察点和疫情防控点进行实地采访报道,为大家提供“战疫”第一手信息。期间感触最深的是采访商州一号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医护人员的24小时守护,采访过程中由于采访对象比较忙,当时隔离点不停地有留观人员需要接收,采访多次被打断,当采访结束时,时针已经定格在23点35分,我也深刻体会到了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的辛苦与不容易。
  同一时期,商洛新闻网推出系列报道《“疫”线战事》,我接到采访任务后,出门时刚好碰见单位另一名同事,当我问她是不是想去,她非常坚定地说“去”。在这场大战役面前,大家都知道一线的危险,但我们没有一个人退缩,没有一个人选择当“逃兵”,都选择去第一线采编信息,及时编辑稿件。为的就是向大家讲述商洛疫情防控阻击战最前线的点点滴滴,也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出我们新闻人的微薄之力。
  有人说,记者只是“记录的人”而已。的确,我们每一名记者拿着笔,扛着笨重的相机,商山洛水、农家小院、田间地头,都留下了我们的身影。我们通过自己的行动,让大家了解到了自己视野范围所不能及的、世界,看着从我们笔尖流淌出的一段段感人的故事,镜头下一张张有价值的照片,我是骄傲的,更是幸福的。其实,3年的记者生涯让我明白,在岁月的长河中,我们只不过是沧海一粟,每一个个体都是岁月中的过客。一个人社会价值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但是一份工作的高贵无关行业、收入,对于记者来说,一份好的作品就是职业生涯中最高的荣誉。
  入行3年,头发已不再浓密,青春已渐渐远去。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我才知道,记者是一份“苦差事”,记者在采访中需要调动多种感官去观察、聆听、嗅闻、品味和触摸,才能“巧妇有米可炊”,积累丰富素材融合多种感受写出“有感觉”“有共鸣”的新闻,这是我在工作中最深刻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