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1年11月2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红色诗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左晓民
文章字数:2095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学习贯彻决议,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旗帜,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红色诗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文化成果。伴随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红色诗歌以其鲜明的政治品格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广为传颂,生生不息,激励着亿万中华儿女和一代代青年砥砺奋进。当我们纪念党的百年华诞,踏上新时代、新征程时,更需要弘扬红色诗歌优秀文化,进一步释放红色诗歌文化的活力,充分发挥它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红色诗歌具有深刻的思想性、艺术性
  诗词歌赋在中国源远流长,思想丰富、韵律明快、格调隽永、情趣含蓄,形成了中华民族文学艺术谱系。红色诗歌与其创作主体一样,产生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既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革命品质,又富有浓郁的中华民族风格。红色诗歌无论是其思想性还是艺术水准,都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红色诗歌文化艺术地再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摆脱被动挨打命运的奋起抗争的时代呐喊,表达了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政治愿景,发挥启迪引领、鼓舞士气的积极作用。以毛泽东诗词为代表的红色诗歌把革命的浪漫主义与革命的现实主义相结合,成为红色文化的经典。红色诗歌不仅忠实记载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更以强烈的政治情感、生动的艺术比兴,刻画了共产党人崇高的革命理想、坚强的革命意志、浴血奋战的英雄气概,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重要篇章。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人民群众以主人翁姿态改天换地,创作了大量讴歌新中国新气象的诗篇,把红色诗歌推进到新阶段,提高到新水平。这些红色诗歌凝聚了中华民族宏大的政治抱负、顽强不屈的精神、独立自主的品格。红色诗歌不仅是中国近、现代杰出的文学作品,还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百年的历史记忆,也是以建党精神为源的中国革命精神谱系的艺术成果,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政治品格和纯厚质朴的中华文化风格。在迈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今天,其以诗化育、立德树人的价值不容小觑。
  红色诗歌融入思政课堂的价值维度
  现行的思政课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其各有相对独立的课程设置和教材体系,红色诗歌作为教育素材,在基础教育段的语文课中有所涉及,思政课涉猎较少。大学的思政课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个别课程教材外,其余所涉不多。思政教师的课件教案中,有不同程度的呈现,数量和具体篇目的取舍也因人而异,缺乏统一规范。就党史学习教育和党的革命精神传承而言,将红色诗歌更充分地融入思政课教学,有着重要的现实需要和长远的历史意义。其思政教育价值主要表现:
  其一,红色诗歌是党百年奋斗历程的壮丽画卷,其高度的政治凝练性与艺术的感染力形神兼备,具有激发青少年强烈时代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的功能。
  其二,红色诗歌是中国共产党人无私无畏英雄气概的艺术写照,其威武不屈、富贵不淫的崇高情操与深厚壮阔的家国情怀完美契合,具有激励青少年不畏艰险、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的强烈感染力。
  其三,红色诗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历史的真实写照,其源于历史又超越现实的文化品格独树一帜,是陶冶青少年心灵的精神宝藏。它吸收了中国古代诗词深邃的思想艺术精粹,又赋予历史的真实感和凝练性,实现中华诗词文化的创新性超越,是永载史册的文化瑰宝。
  其四,红色诗歌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中国革命整体形象的生动塑造,其铿锵有力、壮美朴实的语言,朗朗上口的节奏相得益彰,具有提升青少年品德与艺术修养的文化能量。
  红色诗歌融入思政课程教育的有效路径
  红色诗歌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文化结晶。当代学校思政教育如何将其融入,是教学改革值得探索的重要方向。在基本教材一定的前提下,精选红色诗歌的篇目,在保持相关思政课教材教学完整性的前提下,将其嵌入教学的具体环节和过程,是这一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和目标。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例,可以按“诗词导课、诗词说理、诗词赏析、诗词创作”4个步骤设计,逐次推进。以诗歌引领,以诗词贯穿,以诗寓意,以诗明理,有利于增强教学的艺术性、趣味性和感染力。
  要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和功能。红色诗歌作为教学元素,不仅要发挥原作的引领价值,让学生听得进、记得住、感悟深,而且要调动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既要引导他们去分析、欣赏、感悟,更要大胆地培养他们动脑动手创作诗歌,在参与中学习,在创作中净化心灵。
  教师要做好红色诗歌进课堂的示范。用红色诗歌改进思政课教学是一种“诗教”,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素养都是挑战,必须在学习中改革,在教改实践中提升。诗词的格律、结构、遣词用语、表现手法等基本知识,诗词创作的实践经验、诗词创作的规律等,都需要教师再学习、再实践、再提高,以充分发挥自身在教学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教师通过带头创作,让红色诗歌进课堂,进学生的心灵,这既是教学改革也是党史教育。
  (作者系商洛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原教授、现供职于广州工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