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1年11月3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爱拼才会赢
刘春荣 彭小平
文章字数:1814

  “海龙是能人,脑瓜子灵,弄啥成啥!如今,他已成了十里八乡的致富典型户、明星户了!”这是丹凤县铁峪铺镇寺底铺村村民对40多岁的养牛大户彭海龙的评价。
  村民对彭海龙的评价,源于彭海龙在自己致富的同时,还热心帮助村民致富,不求回报,不图私利。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彭海龙初中毕业后没有考上高中,家人就让他去学车。彭海龙对机械操作类很有兴趣,每天起早贪黑,经过师傅手把手传授,他顺利拿到了驾照。那年冬季,家人投资2万多元钱给他买了一辆货车。
  彭海龙肯吃苦、讲信誉,货运生意很红火,往往是一单生意还未结束,又有一单生意找上门来。那几年,他仅靠货运每年收入2万多元。
  彭海龙做货运生意的时候,常常看到大山深处即将外出务工的乡亲冒着凛冽的寒风,忍饥挨饿地在路边等候客车,他们期盼早日乘车踏上外出务工挣钱的旅途。
  彭海龙清楚地记得,一天傍晚,雨夹着雪,寒风瑟瑟,当他开着货车途经一条山岭时,看到一对年轻夫妇冻得在地上跺着脚、不断用嘴里的热气哈着手,他们身边放着大包小包的行囊。当这两个人看到彭海龙的车过来时,那个男的奋不顾身地扑到路中央挥舞双手拦他的车。
  彭海龙的车还没有停稳当,那男的打着牙颤说:“大哥,你能不能行行好,把我们捎到国道边?”彭海龙看了看这对年轻夫妇,又看看空旷的荒山野岭便动了恻隐之心,爽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
  原来,这对年轻夫妇住在附近的一条山沟里,他们已经是第四天来这里等顺风车捎他们去国道边,然后再乘车进县城去西安务工挣钱养家。这件事一直刺痛着彭海龙的心。为了方便更多的人乘车,彭海龙有一个念想,那就是放弃跑货运的生意,买一辆客车跑客运。
  2008年春季,彭海龙说服家人,投资15万元买了一辆客车,专门跑峦庄到西安的客运专线。这年冬季,他的妻子生了一对双胞胎。为解决孩子哺乳问题,他投资4500元买了一头奶牛回来。
  2016年,彭海龙惊喜地发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奶牛市场前景一片光明,他就继续发展奶牛产业。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后,彭海龙为了带动其他群众一起走养牛致富之路,他决心做大做强养牛产业。在武关镇做兽医的叔叔彭小平的指导下,彭海龙积极探索当地土牛与其他优质良种肉牛杂交技术,几经曲折,终于试验成功。
  优质良种肉牛夏洛莱、西门塔尔、秦川牛与当地土牛杂交生下的牛犊,不仅个大、生长快、繁殖率高,而且出肉率高、适应性强。
  与此同时,彭海龙经过长时间观察发现,牛身上肯生虱子传播疾病,影响牛的生长,于是他尝试在牛棚里养鸡,让这些鸡和牛共生。鸡不仅吃牛棚里滋生的虫,还吃了牛身上的虱子,一举两得。此后,彭海龙的养牛产业愈加红火,他仅靠养牛产业一项年收入10万元。
  彭海龙养牛致富的故事被当地村民一传十、十传百,一时成了“明星户”,前往彭海龙家参观、取经学习的人络绎不绝。
  寺底铺村村民袁治臣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他到彭海龙家详细询问养牛技术。彭海龙看到袁治臣十分认真,就问:“你是不是也想养牛呢?”
  得到肯定答复后,彭海龙就告诉袁治臣如果想养牛,他可以把自己的牛犊让利卖给袁治臣。在彭海龙的鼓励下,袁治臣买了3头牛犊回家喂养。彭海龙给袁治臣让利3000多元。
  一次,别人要买彭海龙的一头母牛,出价1.1万元,彭海龙没有卖。当袁治臣要买时,彭海龙以8000元的价钱便宜卖给了袁治臣。经过精心喂养,袁治臣家一年养16头牛,凭借养牛这一项产业年收入5万元左右。
  东川村村民周盼也是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在彭海龙的带动下也开始养牛。为了让周盼把牛养好,彭海龙手把手教周盼养牛防疫技术,并帮助其出售牛。目前,周盼已出售5头牛,收入5万多元。
  在彭海龙的带动下,武关镇段湾村有两户村民也开始养牛。
  短短几年间,彭海龙已卖出10多头奶牛,收入不菲。目前他的牛棚里还存栏30多头肉牛,产值40多万元。
  去年,在县、镇、村的支持下,彭海龙通过土地流转方式,又流转土地1.5亩栽植猪苓、茯苓等中药材,年收入4万元。与此同时,他还为两个村民提供就业岗位,他们年收入2万多元。
  国家放宽梅花鹿养殖政策后,2020年5月,彭海龙立即跑到商南县试马镇特种养殖场参观学习,拜师学艺。他还加入特种养殖微信群,和大伙探讨梅花鹿养殖技术,分析研判市场走向。
  去年年底,彭海龙投资8.5万元从试马镇买回12只梅花鹿精心饲养,目前已新增9只幼梅花鹿,他通过收割鹿茸增收1万多元。
  “人这一辈子,啥都要试着干。缩手缩脚,啥都干不成。须知人这一生爱拼才会赢!”彭海龙满怀信心地说,“再过两年,这些鹿一年可以给我带来20多万元的收入。它们是我发家致富、过上幸福生活的宝贝疙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