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21年12月0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勇担使命 再创精品
——第四届商洛作家记者再进军采风采访活动掠影
文章字数:1526









  本报记者 陈 静 巩琳璐
  繁荣文艺创作,传播时代强音。12月4日至5日,由市委宣传部、商洛日报社、市文联、洛南县委宣传部联合举办的“国花瓷西凤酒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有奖征文活动颁奖暨第四届商洛作家记者再进军采风采访活动在洛南举行,40多名作家、记者先后来到洛南县永丰镇环亚源有色金属循环利用产业园和音乐小镇,现场感受洛南县高质量发展带来的可喜变化。
  环亚源有色金属循环利用产业园是洛南山水中一道绿色的风景线。产业园由洛南县政府联合陕西环亚源环保集团发起,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利用原卫东“四厂一院”(66厂、71厂、72厂、73厂和406医院)旧址,融入20世纪50年代“三线建设”文化元素,由数十家入园实体企业和多家商贸公司、个体工商户分类组成,已初步形成的一个高科技、高融合、高产能、高效率的有色金属环保产业联盟经济圈。
  “当年的解放军战士在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号召下,打起背包,跋山涉水,走进卫东这个荒无人烟、落后破旧的深山,风餐露宿、肩扛人挑,用艰辛、血汗和生命,一砖一瓦建起了当时引领商洛经济发展的‘四厂一院’……”在产业园里,随着工作人员的解说,作家、记者来到三线博物馆前,走过朝阳大道,进入“秦创原”科创孵化基地……每到一处,他们流连驻足,用镜头、用心感受当年“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
  获得征文新闻类一等奖的李小龙说:“在这里我们深切感受到了我市经济发展的火热场景,这里曾经是三线工厂重地,昔日带动当地繁荣发展,被称为‘小香港’,后来随着工厂的搬迁,这里归于寂静。现在环亚源公司入驻,同时招引多家企业,再次实现了工业振兴,让我们看到了我市经济发展的美好前景。”
  获得年度优秀作家奖的柳雪敏说:“这次采风活动让我看到了我市在工业发展方面的决心和力度,确实是科技引领未来、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文学工作者,我觉得这是一次非常接地气、很有意义很有价值的活动。也深切感受到,文学一定不能闭门造车,一定要与时俱进、扎根生活,多出来走走看看,与祖国发展的脉搏同频共振。”
  迎着被夕阳浸染的云彩,大家来到距离洛南县城2公里处的音乐小镇。落日下的音乐小镇,有村民带着孩子在这里嬉戏,有音乐爱好者在这里放歌,还有各种乐器不时发出的声音,一派别样的风情。大家在音乐工厂认真了解专业的录音棚、录影棚,在伶伦音乐文化研究院里感受鼓、笙、编钟等传统乐器的魅力。
  获得新锐作家奖的孙惠莉说:“我们以文学的名义在美丽的洛南相遇,这里有好山好水好人家。今后我会更加努力,练好文字基本功,写好商洛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商洛。”同样是获得新锐作家奖的李渊源也感慨道:“作为采风活动的一名新成员,这是我第一次深入地感受商洛之美。在以后的文学道路上,我会尽自己的能力,擦亮秦岭最美是商洛这一张名片,为商洛抒情,为秦岭抒情,为商洛的人民抒情。”
  “国花瓷西凤酒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有奖征文活动从去年11月开始到今年7月底结束,活动主办方共收到新闻类稿件600多篇,商洛日报刊发157篇;收到文学类稿件167篇,商洛日报刊发51篇,最终评选出了《力量,在党旗下凝聚》等6篇优秀新闻作品和《从苗沟到棣花》等6篇优秀文学作品。
  商洛作家记者再进军采风采访活动从2018年开始,到今年已连续举办了四届。4年来,商洛日报在文艺副刊每月专版推出一名实力作家的作品,共推介了46位作家的作品,产生了13名年度优秀作家,推出了20名文坛新秀。此项活动以其时间的持续性、文学的专业性、活动的经典性以及文学与新闻的互动性等特征,在市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已成为商洛日报社品牌活动之一。
  在随后举行的座谈会上,表彰了2020—2021年度优秀作家、新锐作家,以及“国花瓷西凤酒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有奖征文活动的获奖者。

Copyright 2001-2021 商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陕ICP备12003132号 本站禁止通过代理服务器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