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1年12月1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有爱无碍 同沐阳光
——我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综述
文章字数:2701
  陈 沛
  “还是党的政策好,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心里也敞亮了!”12月3日是第30个“国际残疾人日”,当天,市、县区残联组织社会服务机构,同步开展政策宣讲和送康上门系列活动,为早前在动态更新调查中反映辅具需求的残疾人,配发了轮椅和过冬物资。
  送的是服务,暖的是人心。据统计,商洛有持证残疾人12.4万人。近年来,尤其是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市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总揽,将残疾人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聚合力、办实事、兜底线、增福祉,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平等、参与、共享”理念深入人心,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扶残助残聚合力
  “赶上了好时代,虽然下身瘫痪,但我还有一双手,咋都要活出个人样。”时至今日,丹凤县棣花镇贾塬村村民贾满涛,常常不敢相信自己靠着木雕手艺竟然养活了一家人。早年间,贾满涛工作时意外从高空坠落,因残致贫。经历过短暂的绝望后,贾满涛拜师钻研木雕技艺,并决心以此谋生。关键时刻,县残联、民政等部门与当地镇政府、棣花古镇景区管委会及时上门服务,帮助贾满涛申请惠残补助、办理一类低保、联系扶贫贷款、特批景区摊位,支持他拓宽木雕工艺品销售渠道。如今,贾满涛不仅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还在省残疾人辅助技术中心的帮助下坐上了“土电梯”,实现了居家出行无障碍,正能量的故事也让他成了本土“网红”。
  让残疾人以平等的地位和均等的机会充分参与社会生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市不断深化“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联动、社会参与、残疾人组织发挥作用”的工作机制,凝心聚力保障残疾人民生。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惠残利残政策,连续多年为残疾人办好“十件实事”。残联、民政、乡村振兴等部门聚焦职能发挥,先后印发《商洛市残疾人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关于健全防止残疾人家庭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实施方案》和《关于转变作风切实解决残疾人家庭特殊困难的意见》,理顺了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护理补贴发放机制,全面落实残疾人享受城乡低保和参加社会保险“特惠”政策。
  健全完善了涉残领域“监测预警、信息反馈、资源整合、精准帮扶”的防返贫致贫工作抓手,通过残联系统每年实施的教育助学、就业扶持、康复托养、权益保障等20多个残疾人民生项目的叠加赋能,全市2.38万户、6.28万名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摆脱绝对贫困,10万多人次残疾人享受惠残政策红利,全省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现场会在商南召开,我市1个单位和1名个人获得国务院残工委表彰。
   需求牵引优服务
  “最担心的就是孩子以后没法融入社会,多亏了老师的用心呵护。”家住商州区板桥镇的俊俊(化名),出生不久便被诊断为先天性听力语言功能障碍,区残联得知这一情况后,及时将他纳入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救助对象,经过商洛市启聪特需儿童中心为期3年的个性化康复训练,5岁的俊俊已经可以背诵简单的古诗,能够和小朋友正常交流。“刚刚通过了语训测试,马上要进入普校幼儿园就读了,简直跟做梦一样。”孩子的日渐康复让俊俊母亲看到了希望。
  随着残疾人被作为重点人群纳入健康商洛建设大局,我市先后制定出台了《残疾预防行动计划》《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实施方案》和《落实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实施方案》,通过配套实施的精准康复专项行动,全市累计有800多人次残疾儿童得到康复救助,3.2万人次残疾人获得辅助器具适配,8.4万人次残疾人享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市首家二级康复专科医院——商洛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也于日前建成投入运营,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和辅助器具适配率实现双达标。
  与此同时,我市以残疾人基本状况和服务需求调查为依据,全面推广“辅具+综合服务”工作理念,积极探索“家园式”托养服务路径,着力打造集康复托养、培训就业、文化娱乐于一体的“陕亮家园”试点。全市建成残疾人托养机构7家,照护残疾人4000多人次。通过政府“买单”,为3000多户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为9800多名重度残疾人投保意外险,结合扶残助学、临时救助等特惠助残项目,从根本上兜牢了残疾人民生保障底线。
  搭建平台促就业
  “我有信心,幸福生活就是靠干出来的,创造出来的。”在省级扶贫助残基地——洛南巧手草编专业合作社内,工长梁丁伟带着30多名残疾人工友正在加紧赶制婴儿摇篮等草编制品,看似寻常的苞谷叶和麦秆在他们手中翻转穿插,精巧的草编成为了当地残疾群众的增收密码。“扶贫助残基地项目不仅缓解了爱心企业的运营压力,也为我们搭建了就业平台,实现了企业与残疾人的共生共赢。”梁丁伟边干边说。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帮助残疾人融入社会生活,实现生命价值的根本途径。近年来,全市各级残联加强与工业园区、社区工厂和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对接,深入挖掘当地劳动密集型企业资源,大力培育扶贫助残基地,把残疾人牢牢“绑”在产业链上。
  市残联还与发改、人社、财政部门建立会商机制,统筹推进宁商残疾人扶贫协作,探索开展政府购买残疾人职业介绍服务,常态化实施技能培训、阳光增收和自主创业扶持项目,结合《抗疫情稳就业促脱贫十条扶持措施》,通过政策、平台、项目、资金叠加赋能,先后带动230名残疾人就业上岗,帮助7000多名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扶持735名残疾人自主创业,让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能够自食其力,过上更加体面的生活。
  宣传文体添活力
  泳坛老将闪耀东京、轮椅射手逆袭夺冠、听障新秀网下搏杀……在今年的东京残奥会和全国残运会上,商洛健儿挥洒汗水、激扬热血,书写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拼搏故事,诠释了一段段自强不息的生命真谛,他们用自信与坚毅再次证明了“我能行”。
  赛场上的亮眼表现,是残疾人文体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核心主题,围绕“全国助残日”“残疾人文化周”“全国特奥日”等节日节点,广泛动员残疾人专门协会和公益组织力量,线上线下多形式开展文体惠残和典型宣传活动。
  在第十届全省残疾人艺术会演中,我市选送的4个节目全部获奖,其中,洛南静板书《残疾人心向党》荣获戏曲类一等奖并亮相全国舞台。为国家输送的张丽、曾永霞、周雨雨等优秀残疾人运动员,先后在国内外赛事中取得15枚金牌、6枚银牌、7枚铜牌的骄人战绩。选树推介的魏万林、耿福德等残疾人创业典型,分别荣获“全国自强模范”和“全省自强模范”表彰,他们或许来自不同的人生赛道,却用同样的人生信念奏响了“有梦想谁都了不起”的奋进乐章。
  一项项政策,体现着党委、政府的民生情怀;一件件实事,映照着社会各界的无私大爱;一组组数据,擦亮了残疾人群的幸福底色;一个个画面,定格了残健融合的温暖瞬间,全市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画卷,也将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进程中渐次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