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1年12月1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畜禽养殖赋能乡村振兴“新发展”
本报记者 党率航
文章字数:2767
  12月2日,山阳县金鸡扶贫产业园里,标准化厂房整齐划一,工人正在对生产线上的鸡蛋逐个进行检查,打包装箱后将鸡蛋外运。
  家住高坝店镇的陈晓婷手脚麻利,她说:“有了金鸡下‘金蛋’,我们家的收入就有了保障,每个月两个人工资加起来能拿8000多元,好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金鸡扶贫产业园是山阳县和北京德青源公司合作建成的大型资产收益扶贫项目,带动脱贫户享有资产型、生产型、财产型、三产型、劳务型收益,建立牢固可靠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6000多户群众增收致富,形成了上游蛋鸡产业、中游鸡产品加工、下游副产品综合利用的绿色、生态、循环发展模式。同时,依托金鸡项目分红,为产业覆盖的村开发公益性岗位3500个,人均年增收6000元以上。
  这是我市畜禽养殖带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指示精神和“扎实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我市立足农业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把以生猪和家禽为主导的畜牧业作为推进全市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追赶超越的主导产业之一,在秦岭南麓奋力书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猪鸡产业 扛起大梁
  我市位于暖温带和亚热带过渡地带,气候温和,森林覆盖率达到67%,空气质量全省第一,水质位居全省前列,全市七县区都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体环境评估,优良的生态环境为发展优质绿色畜产品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
  12月4日,丹凤县华茂牧业科技发展公司生产线上,工人们正对加工好的白羽鸡进行包装,而后运往全国各地。
  华茂牧业公司负责人张丹英说:“2015年9月,华茂牧业被认定为‘陕西省产业精准扶贫试点企业’后,先后建成了种鸡和羽鸡苗孵化厂、肉鸡养殖基地及肉鸡生产线、熟食品加工厂、冷链物流中心等板块。2020年,华茂牧业辐射带动丹凤75个村4329户脱贫户,分享产业发展红利、工资性收入、养鸡收益近3000万元。”华茂牧业是我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带动群众增收效果明显。 
  2019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各部委纷纷出台17条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的政策措施,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同时,省委、省政府将商洛确定为全省唯一的生态农业示范市,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打造菌果药畜特色农业产业体系,要求把秦岭生态资源优势向经济发展优势转变,为以生猪和家禽为主导的畜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历史机遇。
  商南县丰联集团依托自身技术、资本、市场开发等优势,建成1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和千万级肉鸡产业带,助推了畜禽产业发展壮大。在商州、洛南、柞水等地,林下生态养猪基地也逐渐发展壮大,群众借助电商平台进行直播,拓宽销路打响品牌。
  2020年,全市生猪出栏130万头,肉鸡出栏3000万只,蛋鸡存栏800万只,综合产值达到65亿元。
  特色养殖 促农增收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要完善东西部结对帮扶关系,拓展帮扶领域,健全帮扶机制,优化帮扶方式,加强产业合作、资源互补、劳务对接、人才交流,动员全社会参与,形成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南京市六合区对口帮扶山阳县工作组在一次调研中来到高坝店镇寺沟村,得知产业发展需求后,对接南京龙头企业,将鸽苗及蛋鸽养殖技术带到这里。
  特色产业为经济发展及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12月6日,在高坝店镇寺沟村蛋鸽养殖合作社,张瑞妮正悉心照料鸽子。张瑞妮身有残疾,以前家中收入主要靠丈夫打工,现在在合作社上班,一个月能赚2400元,在家门口就能挣钱,生活也变得宽裕起来。
  寺沟村蛋鸽养殖基地负责人朱春利说:“生态蛋鸽养殖具有投资少、见效快、行情好,我们这里到处都是绿水青山,特别适合蛋鸽养殖,一枚鸽子蛋能卖到10多元。”
  “我家有4亩地,以前种庄稼,年收入不到4000元。今年和意发公司签订饲草种植订单协议后,同样的4亩地年收入8800元,翻了一番还多。”12月6日,山阳县户家塬镇西沟村老党员童虎林高兴地说。
  陕西意发生态农牧产业园位于商洛市山阳县户家塬镇牛耳川社区,园区建成年出栏肉牛5000多头,实现产值7.8亿元,利税1.23亿元,带动全县630户农户参与肉牛托养,3000多农户镶嵌在肉牛养殖产业链上,户均年增收1.2万元以上。
  去年4月,意发公司党支部与西沟村党支部协商,动员西沟村24名党员率先签订饲草种植合同,建成饲草种植基地120亩。截至目前,西沟村已有200多户群众参与建成青储饲料基地900多亩,户均年增收达5000元。
  和猪鸡产业一样,牛羊、蛋鸽、毛驴、中华蜂等产业,也帮助群众找到了致富奔小康的新路子。为了全面提升群众养殖积极性,各县区坚持差异竞争,发挥比较优势,推动区域特色产业科学布局、精准覆盖。先后崛起了一批以丹凤毛驴,山阳林麝、中蜂等为代表契合市场需求的小众特色产品。
  绿色发展 行稳致远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观念发生改变,消费层次不断上升,人们对绿色、优质、生态畜产品需求日益增加,为现代畜牧业发展创造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产业发展依靠的是绿水青山,要想持续良好发展,就一定要保护好绿水青山。市上出台的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坚持绿色发展、种养结合。
  为了让畜禽产业行稳致远,全市农业农村部门对产业发展进行了充分调研,针对畜禽良种繁育体系、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动物疫病防控、龙头企业带动和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方面进行全面总结部署。
  我市明确,围绕生猪、蛋鸡、肉鸡产业转型升级,以“健全良繁体系、推广标准化生产、支撑精深加工、加快粪污资源利用”为主攻方向,打造以商南丰联、山阳恒瑞、洛南华阳为龙头的200万头生猪产业集群,以丹凤华茂、商南丰联为龙头的丹江流域5000万只肉鸡产业带,以山阳金鸡园区为核心的1000万只蛋鸡产业基地,推进畜禽产业走高端、创品牌、上水平。
  在培育和发展现代畜禽生产企业的同时,不断提高畜禽养殖自动化生产、智能化控制、信息化管理水平,推进规模养殖场应用先进粪污处理工艺和技术,改造提升有机肥厂。到2025年,全市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将达到95%。同时,提升生猪和家禽屠宰能力,加快毛皮、骨血、内脏等畜禽产品的精深加工,促进畜禽产品由食品向药品拓展,推动畜禽产业提质增效。健全动物疫病防控和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建设省际检查指定公路通道和区域性无害化处理中心,严格疫情防控和执法监管,确保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环保安全。
  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十四五”时期,我市将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切实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农民增收、推进乡村振兴。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洪亮表示:“到2025年,全市将实现生猪出栏200万头,肉鸡出栏5000万只,蛋鸡存栏1000万只,肉类产量达到28万吨,禽蛋产量达到18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基本形成产加销一体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畜牧业格局,我市将建设成全国绿色畜产品生产基地和种养结合绿色循环发展示范市,以畜禽养殖产业推动特色产业体系全面健全,全民提升质量效益、品牌价值,为乡村振兴凝聚主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