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2年02月1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养牛有劲头 日子有奔头
文章字数:1151
记 者 白志鑫
   “年过得好!”2月9日,天气晴好。吃罢午饭,商南县富水镇王家庄村村民苏青松向自己的养牛场走去,路上不时遇见村里人寒暄几句。
  “娃们都回去上班啦,我也要开始忙活喽!”苏青松笑着说。“还是你厉害啊,供了3个大学生,养殖产业还发展得这么好,真让人佩服!”村民夸赞道。
  “老哥你过奖啦,也没有啥值得佩服的,都是踏踏实实一步步走到现在的,人勤劳点日子总是能过出希望的。”苏青松谦虚道。
  今年春节前,养殖场出栏了13头肉牛,苏青松忙得不亦乐乎。卖了几头牛后,苏青松请来宰牛师傅帮忙,出售生牛肉。今年56岁的苏青松发展养牛已经3年多了,十里八村都小有名气,销路不愁。一到腊月天听说他要宰牛,附近村民、回头客都是提前预订,当天宰完牛后不到两个小时牛肉就被抢购一空。
  “快得很,那些天每宰一次一会会就卖完了,好多人一次买三四十斤,还给亲戚朋友捎带着。年前连卖带宰,一共卖了13头肉牛,赚了20多万元,一年多的辛苦还算是没有白费。”谈起今年卖牛肉的场景,苏青松高兴地说。
  收入越来越好,新年也过得格外开心,除了大女儿远在江苏就地过年外,二女儿和小儿子都回家陪伴苏青松夫妇过年。“现在日子是好过了,十年前一到过年,都愁着呢。”看着眼前的3层楼房,苏青松回忆起那段最难熬的日子。2009年,苏青松做了一次大手术,花费了70多万元,卖掉了老房子,还欠了好多外债。那时候全家3个学生要上学,每月靠着几十元的低保救助度日,一家子的希望都落在夫妇二人肩上。
  尽管命运多舛,但生性要强的苏青松并没有被生活的磨难所击垮。身体康复后,他开始干起了收购香菇的小生意,每天穿梭在商南县的各个乡镇。2018年年底,苏青松发现香菇市场已趋于饱和,收购香菇赚的利润越来越少,于是决定转型。
  2019年初,苏青松开始发展养牛产业。他申请了5万元贴息贷款,养了15头牛,边学习边摸索,除了参加养殖培训、向养殖大户请教外,他还利用手机在网上学习养牛知识,完成了养殖门外汉到养殖专业户的转变。
  “每年都是腊月天开始出栏、卖肉,平时还能卖些小牛犊。”苏青松说。一头小牛需要一年半以上才能长成,苏青松养殖了肉牛和母牛,实现了牛犊自产自销,保证肉牛出栏后不断茬,保证了每年的出栏数量。在夫妇俩的辛勤付出下,养牛数量逐年增加,2021年增加到42头。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小日子红红火火,苏青松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近日,他计划着再重新找一片地方扩大养殖场的规模,好好发展养牛产业。
  冬日艳阳高照,村里的两个小伙子一身运动衣,从我们身边快步跑过。“我呀,人强命不强!就是有这股不服输的劲头,才能度过那么艰难的日子,前几年房子也盖起来了,还给娃在西安买了房,一年比一年有信心,日子是越来越有盼头了。只要勤劳踏实地干,肯定会有好的回报。”苏青松看着年轻人的背影说,“增收致富奔小康,就要拿出这种奔跑的速度、奔跑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