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22年02月1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第四季度“商洛好人”事迹简介
文章字数:7275
  敬业奉献

  林建军,男,51岁,市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科科长。参加工作30多年来,林建军用无私奉献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和作为。2020年疫情期间,我市确诊第一例新冠病例后,他第一时间上报,启动应急预案,部署疾控机构流调溯源,排查密切接触者,及时落实人员管控,使得疫情未扩散传播。在专题会议上,林建军及时建议市政府率先在全省启动联防联控和应急响应,抓早动快,抓早抓小,为全市应对疫情赢得先机。他组建防控应急和救治队伍,协调县区及时落实应急防控救治措施,收集相关数据,及时分析研判疫情,向专班提出防控策略建议,曾连续4天4夜奋战在办公室,疫情最紧急的时候更是90多个小时未合一眼,俨然成了“林铁军”。正是因为有林建军这样一批“铁军”式共产党员的主动担当、扎实工作和默默奉献,才有了2020年2月21日以来,在新冠肺炎疫情全国多点暴发、此起彼伏的情形下,商洛再无新增病例的可喜成绩。林建军被授予“三秦最美医务工作者”荣誉称号。

  王振全,男,35岁,洛南县公安局古城派出所民警、兼职教官。从警10年来,他始终扎根基层派出所,处理矛盾纠纷、公民求助、案件办理。基层10年的工作磨炼,让他深刻地明白警察存在的意义,在平凡的岗位上爱岗敬业、勇担使命、服务人民、无私奉献。他既是办案民警,又是公安系统兼职教官,始终铭记入警誓词,危难时刻能做到临危不惧、舍我其谁,用自己平凡的一言一行践行着一名人民公仆的初心和使命;他头顶警徽、心系人民,认为警察既可以轰轰烈烈,也可以平凡而踏实;他沉心静气扎根基层,时刻将人民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默默发挥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光和热;他满腔热情努力为辖区群众排忧解难,彰显着新时代人民警察的光荣本色;他舍生忘死、勇担使命,只为点亮群众的每一张笑脸。

  张华,女,汉族,49岁,丹凤中学教师。1994年参加工作以来,她先后任英语教师、班主任、教研组长等,潜心理论研究,致力于教学创新和教法改革,教学成效显著,所带九届学生高考英语成绩位居全市第一,获省、市、县教学质量奖20多次,辅导20多名学生获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一等奖。担任班主任工作近20年,关心爱护学生,注重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带历届班级高考升学率优异。20多年来为高校输送优秀本科大学生800多名,多名学生被北大、上海交大等名校录取。以“张华工作坊”为平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引领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带出了一个优秀的教学团队,奔赴市县兄弟学校进行示范课教学、专题研讨和送教帮扶活动,分享教育资源成果,助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她先后荣获省特级教师、省首批中小学学科带头人等称号。

  石洪东,男,39岁,镇安县中医医院职工,在后勤服务科室工作。他始终坚持“服务一线,保障供应”的工作理念,以赤诚高昂的热情、高度负责的态度,谱写了一曲共产党员创先争优、爱岗敬业的奉献之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中医医院负责新建传染病区,在紧要关头,他主动请缨,担任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经过10多天的日夜奋战,建成了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设置床位48张的规范传染病区(院),创造了“镇安速度”,为全县战时的疫情防控和平时的传染病救治工作奠定了扎实的硬件基础。在负责医院门诊综合楼项目建设中,他严把安全质量关,尽职尽责。2021年7月29日,他突发心脏病住院治疗,在得知医院门诊综合楼项目被确定为全市重点项目观摩点的消息后,毅然办理了出院手续,立即投身到门诊楼搬迁准备工作当中,最终在规定时限内顺利完成了门诊综合楼的整体搬迁工作。他还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多年来累计资助贫困家庭100多人次,帮助10多个家庭走出生活困境。

  郭兴妮,女,48岁,商州区第二小学教师。参加工作30年来,她忠于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省级教学能手、省岗位学雷锋标兵、省德育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她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少年儿童听党话、知党恩、跟党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她积极开展线上防疫宣传工作,号召师生学会“七步洗手法”、进行居家锻炼和亲子阅读等,还录制《给少先队员们的一封信》《开学第一课》《共抗疫情 同历成长》等视频进行宣传。她关爱贫困儿童、助力脱贫攻坚,在她的号召下,学校师生积极行动,2472人参与捐物捐款,为陕西省“童步益行——给乡村孩子一双运动鞋”累计捐款24747.45元,受助建档立卡贫困儿童602人,救助金额近4万元。2021年,她积极响应商州区教科体局开展的“9·5”慈善周和“9·9”腾讯公益日活动,组织全体教职工及家长成功捐助28266.86元,为乡村振兴送去1413份爱心礼物。她带头开展基层学校辅导员培训,累计培训辅导员2000多人次。

  王俊涛,男,50岁,国网商洛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商州输电运维班班长。参加工作31年来,他坚守在输电运维的第一线,辗转六县一区,日复一日跋山涉水、顶风冒雪,累计巡线行程3万多公里,发现并消除输电线路缺陷1.3万多条。圆满完成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十四运保电任务。2020年8月6日,洛南县发生暴雨洪涝灾害,时任洛南输电运维班班长的他立即带领班组党员青年突击队冒险前往灾区,同抢险队员奋战了两天一夜,用800多包沙袋守护了悬空塔基,守护住了巡检镇唯一的供电命脉。2021年7月23日,洛南县及商州区再次发生大范围降雨洪涝灾害,他带领党员青年突击队,迎着洪水,冒雨组织对35kV保洛黑线138#基础进行加固后,又立即前往35kV黄巡线30#参加抢修现场,确保了杆塔基础的牢固。王俊涛先后参与灭山火50多次,开展防山火宣传100多场次,向有关镇办送去各类防火宣传标语、文件500多份,赴学校开展用电安全和防火宣传,先后获得国网商洛供电公司“2019年度先进工作者”“应急抢险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

  胡祥锋,男,36岁,镇安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驻村第一书记。2008年参加工作以来,他曾连续3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受到过中央和省、市、县表彰奖励。中队辖区道路条件差,交通安全隐患多,交管工作环境艰苦,只有5名辅警的交警中队管辖两个镇,工作量大,任务艰巨,但是在他的带领下,通过宣传与打击相结合,使辖区群众交通安全意识不断增强,“严管控、降事故、保平安”工作目标得到实现。2021年7月底,他任木王镇月坪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刚上任就赶上汛期。他在组织、领导抗洪抢险工作中,做到了无一人伤亡。在入户走访中,他发现两户群众身体残疾,家庭生活特别困难,便尽自己所能全心全意为其解决实际困难。“8·21”洪灾过后,胡祥锋向包扶月坪村的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主要领导汇报受灾情况,交通管理大队解决灾后重建资金4万元。他看到村上受灾严重,积极向县级财政部门争取救灾资金33万元。为村上争取路灯70盏,价值20多万元;争取产业路便民桥一座,价值20多万元。

  史建勇,男,45岁,商洛市体育运动中心干部。十四运期间,他积极配合做好场馆建设、氛围营造、环境整治等各项工作,深入商州区、商南县、丹凤县等策划、指导并全程参与“我要上全运”系列赛事,200多天一次也没回山阳的家。一年多来,他一日三餐基本上都在办公室或者活动现场解决,最忙碌的时候一天要接打200多个电话。他与组委会23个部室、项目竞委会55个成员单位和执委会办公室14个内设处室沟通对接,积极联系上下,协调左右,有力保证了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各项工作无缝对接、协调运转高效。他按照“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的要求,编制了两个项目比赛和火炬传递倒计时作战图,实行“红黄旗”公示和“五定四清”制度,迎接组委会和国、省领导督导、检查、评估30多场次,出色完成了所承担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十四运和残特奥会商洛市区站火炬传递活动以及两个项目比赛圆满举办作出了突出贡献,受到国、省体育部门领导的高度评价和各参赛队的广泛好评,先后荣获陕西省群众体育先进个人、商洛市体育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

  助人为乐

  贾军平,男,54岁,商洛高新区创业创新示范园干部。自2015年以来,他通过自己捐助和社会募捐等形式,募集爱心捐款12万元、爱心物资200多件,共帮助100多位困难群众、残疾人、寒门学子渡过生活难关。他为丹凤县寺坪镇身患白血病女孩魏拉捐助1.2万元,为其家长在互联网销售苹果50箱,价值3000元,魏拉通过社会资助骨髓移植奇迹康复;为洛南特困户刘爱青家庭捐助7500元和爱心物品,帮助她的3个孩子上学;成立“周末微公益”爱心服务队,先后为商州区窑头小学严重烧伤的学生岑肖华捐助2500元及爱心书籍、物品,为商州区牧护关西沟小学捐赠羽绒衣50套、书籍文具共45套,价值3万多元,为镇安县文家小学捐赠羽绒服10套、书籍10套。他的事迹先后被商洛电视台、商洛日报、咸阳电视台等市内外主流媒体报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他带领全体党员捐款购买防疫物资。2021年,洛南暴雨灾害发生后,他带头捐款,并倡议孵化企业捐款,购买爱心物资送到洛南县石门镇黄龙村。多年来,他经常默默无闻地做好事,还带动身边人加入公益事业,受到社会关注和好评。

  曹得有,男,67岁,商南县文化志愿服务队志愿者。2014年底,曹得有从供销社退休,加入县文化志愿服务队,坚持发挥特长,抢救家乡的非遗文化,撰写商南民歌民乐,义务参加文化惠民活动。6年来,他冒着严寒酷暑翻山越岭,走遍了商南的山山水水、沟沟岔岔,步行近万里,穿坏了十几双鞋。他用心感受家乡的变化,用手机拍下家乡的美景,用笔记录家乡的人和事,用歌声唱出对家乡的爱,先后为县政协《民俗通书》撰写商南民歌100多首,在报刊、网络平台发表散文、诗歌、民歌等200多篇(首),其中近期创作的《文明鹿城之歌》《甪峰鹿鸣》两首新歌正在全县传唱。为县文化馆撰写文艺演出、文化动态专题报道40多篇次,参加各种文艺演出80多场次。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他将疫情防控知识编成快板、顺口溜等,录制成视频、音频,通过网络给群众宣传防控知识。

  车堂红,女,38岁,柞水县小餐饮业主。近两年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她和众多同业者一样经营惨淡、苦苦支撑。2021年底,柞水封城防疫,又一次关门停业,她没有怨天尤人,而是积极行动。封城的第二天,她就召集大厨、服务员,发动家人、朋友,在娘家门口支灶、搭棚,克服物价上涨、采购不便、设施简陋、天气寒冷等诸多困难,按时按点为各执勤点和有关部门奋战在防疫一线的工作人员免费送去可口的饭菜,让严冬寒风中的值班执勤人员感受到来自社会的鼓舞和支持。在她的引领组织下,柞水小餐饮的从业者们积极响应,随着参与的人越来越多,她协调安排一家做一餐,接力送餐献爱心。截至2022年1月13日,他们已经连续爱心接力免费送餐16天、32餐、1500多份,其爱心义举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赞誉。

  钟建刚,男,43岁,山阳县财政局色河铺财政所职工。自2016年5月加入山阳县爱心人士志愿者团队以来,他与志愿者队伍活跃在大街小巷,以实际行动为一个个困难家庭送去希望和温暖。2018年7月,钟建刚路经西河时见到一位老人倒在路中间,浑身抽搐,鼻翼及脸颊有血迹。他立即把老人搀扶上自己的车,迅速送往医院,配合医生给老人做了全面检查。他协助板岩镇政府成立扶贫济困协会,经常走访镇上孤寡老人,为他们发放扶贫济困资金,自掏腰包为生活困难的老人购买棉被、米、面、油等生活物品,解决他们生活中实际困难。他多次与其他志愿者一起为贫困学生发放助学金、购买学习用品,利用周末看望残障儿童,多次资助患病儿童、慰问抗战退伍老兵。无论从媒体报道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只要看到有困难的人和事,他都尽自己所能捐款出力。
  诚实守信

  陈晓鹏,男,49岁,商洛鹤城出租车有限公司司机。2021年12月21日,陈晓鹏驾驶出租车将一对父子送到商洛市中心医院以后,行驶到工农路附近,有一名乘客准备上车,陈晓鹏往后座看了一眼,突然发现后座有一个棕红色的钱包,里面有厚厚一沓现金,还有卡,他猜想这应该是老人看病的钱,现在钱丢了应该非常着急,因一时无法联系,便在出租车群里发了消息,又在抖音号发了视频,让同行一起传播,不到10分钟就找到了老人,将钱包还给了他。陈晓鹏做这样的好事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之前就曾捡到过乘客遗失在出租车上的手机、钱包等财物,都及时交还给了失主。10多年来,陈晓鹏坚持热心助人,拾金不昧,得到了乘客和公司的一致好评。特别是近年来参加爱心送考,组织出租车司机为洛南县石门镇、商州区杨斜镇灾区捐赠并运送救灾物资,展现了新时代出租车司机的风采,连续多年被评为4星级(最高级)驾驶员。

  陈有才,男,58岁,山阳县乾农生态农林产品有限公司经理。多年来,他诚实做事,坚守初心,宁可自己受累、企业亏损,也不失信于客户和消费者。2017年,陈有才为响应产业扶贫号召,放下红火的事业,返回家乡筹建山阳县乾农生态农林产品有限公司。他坚持完善工作流程和健全规章制度,建立实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以诚善待工人,保证工人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对家庭负担较重、经济比较拮据的工人更是关心体贴,真情关爱。经过积极努力,公司的柿子醋实现年销售利润520.86万元、利税90.27万元,为项目区农民带来直接经济效益1350万元。公司带动作用明显,将全村原60户贫困户都镶嵌在产业链上,带动大家通过自身劳动勤劳致富。为所有农户谋利益的同时,陈有才自愿包扶贫困监测户10户23人,帮助他们顺利实现脱贫。转入乡村振兴后,他又自愿包扶5户16人,用实际行动带动他们实现稳定收入,过上幸福生活。由于贡献突出,2018年他被山阳县人民政府表彰为致富带头人,2019年被山阳县人民政府表彰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见义勇为

  程建军
  程宝存,男,丹凤县武关镇梅庄村村民。程建军,男,43岁,丹凤县武关镇梅庄村村民。二人系父子。
  2021年9月13日,连阴雨天气导致武关河水时大时小。当天上午,程宝存、程建军在梅庄村武关河南岸的坡上挖花生,突然听见公路上有人大喊:“老人被水冲走了!”程建军、程宝存发现河里有一个人连同背篓在大水里拼命挣扎,父子二人放下农具扑到河边,连鞋袜都没有顾不上脱就跳进水里救人。经过几番挣扎,二人将落水的田角林拖到岸边,没有想到意外突然发生,还在水里的程宝存被水冲走,很快被冲向深潭,儿子程建军疯了一样要去深潭救父亲,被岸边上的人强行拽住,才避免了悲剧再一次发生。60多岁的程宝存为救人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父子二人救人的事迹在当地传为美谈。程建军团结邻里,乐于助人,积极向上,在家务种香菇,在乡邻里也有一个好口碑。

  孝老爱亲

  李娜,女,46岁,商州区杨峪河镇中心小学教师。6年前,她的丈夫意外脑出血导致重度残疾,生活不能自理,她用柔弱的双肩挑起家庭的重担,细心照料丈夫,艰难抚养儿女。她坚持每天给丈夫翻身、擦身、按摩,并购买了康复器材,搜集各种康复资料,帮助丈夫做康复训练。在她的精心照料下,丈夫慢慢可以挪动,精神状态逐渐变好。她用优良的家教家风悉心教育儿女,每天坚持抽出一点时间和孩子谈心、交流,教育孩子坚强、励志,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她一个人默默承担,无怨无悔,用爱情、亲情、汗水、泪水苦苦经营出一个幸福的家。承担家庭重担的同时,她不忘初心使命,坚守教育岗位,默默耕耘,在农村任教22年,担任班主任16年,多次获得教学能手、优秀教师、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为了不耽搁给学生上课,又能照顾好丈夫,她带着重病丈夫来到教室,每天早上5:30起床,照顾好丈夫的生活之后,又匆匆忙忙去学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用善心、爱心温暖着家人、学生,感动着身边人。

  梁爱群,女,62岁,洛南县灵口镇上寺店村村民。自20岁嫁入张家,她就和丈夫张建生一起打工供家里的弟弟妹妹读书。婚后第三年,公公因病去世,留下婆婆一人。不管农忙还是农闲,她都端饭倒水嘘寒问暖赡养婆婆。婆婆生活不能自理后,她肩负起照顾婆婆饮食起居的重任,一日三餐、一把屎一把尿地伺候卧病在床的婆婆。5年前,丈夫张建生脑出血,落下偏瘫和血管性痴呆等疾病,长期生活不能自理。梁爱群既要给丈夫治病,又要照顾80多岁的婆婆,但她从来没有想过去麻烦别人,更没有想过去麻烦政府。多年来,只有小学二年级文化水平的她,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坚持照料家庭及家人,欣然接受命运的安排。梁爱群的事迹在十里八乡广为人知,人人都敬重她的所作所为,总是在人前人后赞誉她,但朴实的梁爱群总是一笑置之,说:“这没啥,都是应当的。”

  杨宝林,男,43岁,柞水县营盘镇九年制学校教师。他是一位带着父母上班、恪尽孝道的好儿子。2020年8月14日晚,一场车祸让曾为人师的父亲颅脑严重损伤,在肇事司机无力支付医药费的情况下,杨宝林多方筹借50多万元,为父亲挽回一条生命,但父亲从此生活不能自理。为更好地照顾父母减轻家庭支出,他在学校旁租间民房,把瘫痪的父亲和患冠心病的母亲接到身边,在教学的间隙照顾父母,被全校师生和周边群众传为佳话。他是一位课堂严格要求、课后与学生打成一片的好老师,也是一位关心体贴的好丈夫、好女婿。妻子在县城工作,他在乡下教书,周内分头照顾父母,周末共同照顾双方老人,二人相互支撑、相互体贴。他倾尽家财为重病的岳父四处求医,变着花样做可口饭菜,岳父生前逢人就夸“一个女婿半个儿”。他还是一位乐于助人的好邻居。2021年9月份,邻居被洪水围困,他不顾个人安危,冒着后山随时有滑坡泥石流的危险,摸黑连夜为邻居疏通排水沟,受到乡邻的夸赞。

  自强励志

  姚行祥,男,42岁,商南县清油河镇团坪村村民。年轻时一场意外的交通事故,导致他身体高位截瘫,常年卧床无法行走,日常生活要靠年迈的父母照料。一时难以适应的姚行祥变得沉默寡言,郁郁寡欢。经历多年的磨难后,有一天姚行祥突然警醒,父母的年纪越来越大,终究有一天会离自己而去。于是,自力更生的念头在脑海中浮现,他从亲戚朋友处借钱,在自家正房南边盖起一间平房,办起一家便民商店,通过自身努力,有了第一份收入。2015年,政府为姚行祥办理分散五保供养,加上原有的残疾人生活和护理补贴,他每年能获得政府近8000元的生活补助。虽然享受着国家扶贫兜底保障政策,但他却身残志坚,没有因此而精神懈怠,借钱购置了一台旧电脑和话筒、音响等设备,每天努力克服身体的不适,坚持做近9个小时的直播,在直播平台竭尽所能地为观众唱歌、讲故事,宣传当地的天麻、香菇等土特产,收入从原来每月几十元钱逐渐涨到每月近千元。在县、镇、村干部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支持下,姚行祥的人生终于走出阴霾,开启了逐梦之旅、创业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