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2年02月2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增速持续上扬 质量不断改善
——2021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回眸
文章字数:3527


  曹艳萍 益晓云 陈晓艳
  2021年,我市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扩大有效投资,以高质量项目建设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投资增速持续上扬,投资质量不断改善。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分别高于全国、全省9.1、17个百分点,进入陕西省第一方阵。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力度加大,带动全市投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
  2021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体运行平稳,同比增长14%,2020年至2021年两年平均增长5.2%,保持了较快增长。
  从主要领域投资看,工业投资增长快、占比高。2021年,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3.7%;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1.3%;房地产业投资同比下降17.9%。工业投资占比已超过基础设施投资,跃居第一,占比达到35.7%,高于基础设施投资2.8个百分点。
  从投资规模看,亿元以上项目仍是拉动投资的中坚力量。截至2021年底,全市有亿元及以上项目365个,占全部施工项目个数的32%,完成投资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76%;亿元以下68%的项目个数完成投资只占到24%。
  从三次产业投资看,占比呈现“两提一降”。2021年,三次产业均呈快速增长态势,一、二、三产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22%、23.4%、7.6%。从投资占比看,一、二、三产业投资占比分别为9.1%、35.6%、55.3%,其中一、二产业投资占比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0.7和2.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下降3.3个百分点,占比呈现“两提一降”。
  从投资主体看,民间投资快速增长。2021年,民间投资持续活跃,撑起半壁江山,完成投资额已占据固定资产投资的主导地位。2021年,全市民间投资同比增长47.3%,高于国有投资60.7个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8.7%,占比比上年同期提高13.3个百分点。同时,民间投资内部结构也日趋优化,其中,制造业投资占到41%,远远超过其他行业,成为投资的重点。
  从投资构成看,建安投资占绝对主导。2021年,全市施工项目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同比增长14.2%,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87.7%;设备工器具投资增长31.8%,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7.9%;其他费用投资下降10.2%,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4.4%。
  战略性新兴产业成投资热点
  2021年,全市着力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投资,加快抽水储能电站集群、储能电池两大朝阳产业发展,在节能环保、信息技术、动力电池等领域实施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形成新的投资热点。
  新能源行业日渐崛起,绿色低碳投资力度加大。2021年,全市投资以高质量项目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响应国家能源革命的号召,着重加大了新能源项目的投资。
  水能、光能等清洁和可循环利用的优质能源成我市投资重点。以国网镇安抽水蓄能电站、旬河梯级水电站为代表的水能项目和以山阳县万明光伏能源有限公司的19兆瓦光伏扶贫项目等为代表的光伏发电建设蓬勃兴起,带动我市新能源行业日渐崛起,为全市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体系奠定了基础。
  新材料产业集群提速,投资热度升温。新材料产业是支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新兴产业。2021年,我市在电子信息、生物医疗、动力电池等新材料产业上实施延链补链强链等举措,助推企业自主创新,企业投资热度升温。
  信息材料制造产业是最活跃的新材料领域,陕西三秦触控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年产2000万片触摸屏项目、商洛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的弗迪科技线束工厂商洛分厂生产车间、山阳电子信息产业园等电子信息材料项目建设步伐加快。随着生物技术、医药技术等的发展和相互交融,以陕西丰上鑫和健康产业有限公司的10亿级医疗器械产业链项目、商洛鹤秦服装有限公司的护理防护类医疗器械生产线建设项目等为代表的生物医疗材料投资持续加大。积极响应国家能源革命的号召,以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年产1000MW单晶硅片电池项目、海恩动力锂能有限公司新增日产20万只18650动力电池、陕西动力越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000吨动力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等动力电池材料投资增加,加速了我市动力电池产业链雏形的形成。电子信息材料、生物医疗材料、动力电池材料等投资的加大,加快了我市新材料集群化、规模化的发展步伐,带动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8.7%。
  持续推动结构优化,高技术投资快速增长。高技术产业投资代表产业优质化、现代化的发展方向,相比于传统产业投资,能获得较高的预期回报,反映了未来产业结构优化趋向,也预示着投资新动能的规模不断地壮大。
  2021年,我市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激励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政策举措,带动高技术投资同比增长17.7%,高于固定资产投资3.7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89%,高于高技术投资71.3个百分点,助推高技术服务业发展进入快车道。信息服务和电子商务等领域投资力度加大,成为高技术投资热点。2021年,全市各县区相继布局云计算、大数据中心、5G网络及工业互联网建设项目,以商南县云网大数据中心、移动联通5G基站建设、物流商洛大数据平台等为代表的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带动高技术投资快速增长,推动经济结构走向优化。
  投资结构有待继续优化
  2021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较好的增长态势,但项目储备不足、国有投资持续低迷、企业负担加重、医药制造业投资锐减等问题仍然存在,这些将对长期投资稳增长及经济结构优化调整产生一定的影响。
  大项目减少,项目规模缩减。2021年,全市施工项目规模缩减,亿元以上项目个数及计划总投资双双减少,投资持续增长仍需努力。截至2021年底,全市施工项目规模1.67亿元/个,同比下降11.1%;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下降5.8%;亿元以上项目365个,同比下降4.7%。项目储备不足,特别是大项目储备不足问题突出,后期投资稳增长压力大。
  风险管控加强,国有投资持续低迷。受政府投资行为严格规范、平台公司不得违规举债、政府投资项目不得由施工单位垫资建设等因素影响下,政府类投资持续低迷。2021年,全市国有投资各月均呈现两位数下降,截至2021年底,国有控股投资同比下降13.4%,低于固定资产投资27.4个百分点;施工项目资金来源中,国家预算资金同比下降55.4%。
  应付工程款成倍增长,企业债务负担加重。2021年,全市施工项目各项应付款合计同比增长15.9%。其中,工程款同比增长1.42倍,由于施工过程中的垫资以及工程款被欠等不良现象,导致部分企业资金链趋紧,企业债务负担加重。一部分项目因资金链断裂、资金不到位等因素影响而被无限期搁置,如陕西跃迪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的年产5000辆纯电动客车项目、陕西秦煌电动车有限公司的年产10万辆纯电动汽车项目等被迫停工。
  高技术制造业投入不足,医药制造业投资锐减。2021年,全市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21.2%,其中,医药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56%。随着2020年陕西盘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线技改、醋酸棉酚原料药及中药饮片生产线项目以及陕西笃诚医药产业园等重大项目的建成投产,2021年只有陕西丰上鑫和健康产业有限公司的十亿级医疗器械产业链项目等4个生物医药在建项目,项目个数减少75%,直接导致2021年医药制造业投资出现断崖式下跌。
  精准招商促优化升级
  2022年,在投资方面,我们要抓住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主要加大项目储备,优化营商环境,指导企业加快改革步伐。在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方面精准招商,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多渠道招商引资,加快优质高效项目落地。全市应进一步落实《陕西省招商引资重点产业指导目录》,采取云招商、叩门招商、以商招商、乡情招商、节会招商等形式,持续扩大招商引资,坚持招大引强与延链补链相结合,发挥最美秦岭城市优势,谋划健康、养生、养老、休闲、旅游等多元化功能融为一体的项目,突出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投资,加快高质量发展项目落地建设。

  凝聚政策合力,强化要素保障。全市上下应进一步凝聚政策合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理顺行政审批局与行业主管部门的工作流程,协助项目单位做好立项、选址、用地、设计、规划、环评、安评、文勘等一系列前期工作,围绕项目做好各项服务工作,为项目顺利实施铺平道路,确保重大项目及时落地建设。做好西康高铁、丹宁高速建设的各项保障,加快推进西十高铁项目,以大项目促进大投资、支撑大发展。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核心竞争力。对现代企业而言,结构合理、比例适当的负债是正常的,也是必需的,不仅能加速资金周转,还有助于企业不断改进技术,提高总资本报酬率。然而,负债是一把双刃剑,一旦形成沉重的债务负担,极易降低企业的运营能力,甚至迫使企业清算、改组。企业必须从建立健全投资体制、完善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方面入手,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增强其核心竞争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多项举措,同时与建设方沟通解决三角债等问题,切实缓解项目资金压力,提高营运效率。
  加大高技术制造业投资,走高质量发展之路。高技术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战略性先导产业,对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加大先进制造业投资,特别是高新技术制造业的投入,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方面继续加大投资,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