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2年03月0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党员进社区 服务家门口
魏 华
文章字数:1180
  “党支部划分菜地,让我们不再吃从老家带的蔫菜、烂菜;帮我联系在附近琅玺公司上班,娃他爸出门打工,三个娃可就近上学。以前住在高山垴上,这好日子做梦都不敢想。”近日,高峰镇和平佳园的王芳兴奋地说。王芳的话,是镇安县近年来在全县59个移民搬迁安置小区探索推行“三到门口”党建模式,成功实现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的生动写照。
  镇安县按照各小区规模和党员情况,因地制宜建立社区党支部2个,由属地村(社区)党支部建立功能性党支部28个、党小组29个。根据楼栋分布和搬迁党员劳动力状况、就业形态、技能水平等不同情况,建立楼栋管理党小组71个、传统产业党小组22个、社区工人党小组11个、外出务工党小组26个、三产服务党小组9个,实现搬迁小区党的组织全覆盖。各镇办选派党建指导员42个,推行“党支部+党小组组长+片长+楼长+单元长”的五级纵向管理体系,实行党组织统一领导居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物业公司、“五老”协会、志愿服务队的“1+7”横向一体管理机制,制定“居民公约”等系列制度,全面加强小区管理。统一规范小区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配建党群服务窗口、党员活动室、综治中心、警务室等,切实提升服务水平,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同时,在全县推行支委认领楼栋制,以楼栋为中心分区、分线划出责任区,建有党支部的,由支委认领,没有党支部的,由属地村(社区)党支部派出支委,认领负责区域的居民发展、环境卫生、矛盾调解、扶弱济困等工作。建立“十小”领办制,解决小菜园、小库房、小超市、小理事会、小公墓等群众“急难愁盼”事,领办小服务队、小工程队、小工厂、小产业、小培训等促进群众增收致富事。在支委领办的领域悬挂公示牌,公开联系方式、工作职责等,接受群众监督;建立台账和责任清单,季研判、年交账,确保高效履职。
  在党支部推动、支委领办下,目前,全县搬迁小区共计成功建成154亩小菜园、1.2万平方米小库房、96个小超市、59小理事会、31个小公墓、58个社区工厂,在原居住地及安置小区周边发展桑园1.2万亩、茶园6500亩、食用菌1300万袋、中药材1.5万亩、板栗核桃5.6万亩,组织外出务工1.1万人次,搬迁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9年的10240元提高到2021年的14320元。
  根据小区党员知识能力、身体状况,将党员分为有工作能力党员、半工作能力党员和无工作能力党员三种类型。前两种党员与居民建立5座党群连心桥,居民在“心愿墙”上留下需求,党支部(党小组)安排党员及时处理;家家一张“党员联系卡”,群众直接联系党员寻求帮助;通过结对子,党员与特殊困难群众建立长期结对帮扶关系,2066名兜底保障困难群众获得党员结对帮扶;每个单元悬挂一张党员领管公示牌,方面群众联系党员获得帮助;在广场、休憩点建立林下小课堂,讲政策、听民情。安排党员认领小停车场、小理发室、小餐馆、小药店、小公厕等期望事,小寄存点等“三类15种”小事,全面促进搬迁群众融入新小区、共享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