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2年03月0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六十年的“绿色情缘”
朱卫东
文章字数:916
  我珍藏有一只非常精美的陶瓷笔筒,它承载了我家4代人60余年的“绿色情缘”。
  这只笔筒造型宛如一根竹节,筒壁上是一幅精工描绘的“山野植树图”,远方青山连绵,近处苍松挺拔。山石嶙峋间,红梅朵朵盛开,春意盎然,正是植树的大好时节。两位胸前飘着红领巾的小学生,一个扶树,一个培土,忙得热火朝天。一位身着绿色上衣的女学生扛着一面红旗从远处走来,另一位男生也扛着铁锨急匆匆赶来帮忙。
  这只笔筒最初是祖父的藏品。20世纪50年代末期,祖父到东北一家林场谋生,主要工作就是植树,一干就是30多年。有一年,祖父被评为劳模,到省城参加林业部门召开的表彰大会,这只绘有植树场景的粉彩笔筒就是祖父获得的奖品。后来,祖父老了,退休返乡,这只陪伴他度过了几十年植树生涯的笔筒也被带回了老家。祖父临终前,把笔筒交给了父亲。
  父亲在乡里的林保站做技术员,整日和各种树木打交道。为掌握准确的林业信息,他经常背着干粮和白开水钻进林区,统计数据,采集样本,一去就是几天。作为林业职工,父亲也喜欢植树,一方面大力推广本地优势树种,一方面也尝试着引进和培育外地的优质树种,因成绩显著,多次被表彰,成了远近有名的“植树达人”。
  知道我喜欢收藏各种老物件,前些年父亲把这只笔筒转交给了我。对于这只笔筒,我非常熟悉。我还很小的时候,祖父就着捧着笔筒给我讲述画面上的植树故事,告诉我要做一个爱植树的孩子。成年后,我虽然没有进入林业系统,而成了一名中学教师,却依然有着浓厚的“植树情结”。课堂上我为学生介绍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重要意义,课余时间带他们在校园和公园里参加植树活动。每年春天,我都要回到老家,和女儿一起植树。我在用自己的方式回应着祖父和父亲的殷切希望。
  女儿出生的那一天,我在老家院子里为她种下了第一棵树。女儿打小跟着爷爷到林区看护各种树木,“植树情结”早已在她心中生根发芽。在学校里,她积极向同学们宣传植树造林的诸多好处,带头成立了植树护绿小组。高中毕业,她毅然报考了一所全国知名的林业大学。读大学期间,一连两个暑假,她都到林业部门顶岗实习,熟悉相关工作。我有一个打算,在女儿大学毕业的时候,把这只承载了4代人60余年“绿色情缘”的笔筒转交给她,让这只笔筒伴随女儿实现一名林业科学家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