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22年03月0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新时代的“半边天”
本报记者 李敏 王倩
文章字数:1154


    ③

    ④


    ⑧

    ⑥


  草木初萌,花枝孕蕾,大地开始色彩斑斓。今天,我们迎来了第112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今天,请为女性朋友们送去一份节日祝福,请对身边的每一个她致以深深敬意。
  她们是默默耕耘在平凡岗位上的普通女性,她们用勤劳双手和辛勤付出为社会作出了贡献,也为自己赢得了尊重。温柔坚忍的她,智慧勇敢的她,自信顽强的她,千千万万个她植根于千家万户,在广阔的社会舞台上将个体价值融进时代发展的洪流中。她们,是新时代的“半边天”。
  节日,是意义的呈现,记忆的载体。我们赋予了“妇女节”平等、进步的内涵,更应在实际生活中层层递进,不断强化这种意蕴。在“国际妇女节”里,我们聚焦了一群在不同工作岗位上工作的女性,用一组镜头定格了她们的美。
  ①“喂,您好!这里是商洛市公安局情指中心,请问有什么能帮助您?”接警员樊蔚一边接听电话,一边飞速地在电脑上记录报警信息。接到报警后,立刻做出反应,详细询问报警信息,明确警情所在的位置、警情管辖部门,才能及时准确地下达出警指令,这是樊蔚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她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9年。2021年,市公安局情指中心接警21万多次。
  ②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是对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的形象比喻。担任商州区大荆镇石桥村党支部书记的喻玉对这句话有着深切的感受。她说:“村上工作多而杂,最主要的是要心里时刻装着百姓,多站在百姓的角度考虑问题。看到老百姓日子越过越好是最开心的事,再苦再累也值得。”
  ③50岁的穆小荣是市区某家汽修店的洗车工,每天的工作就是负责洗车、擦车,工作虽枯燥,但她却一丝不苟,看到一辆辆布满污渍的汽车变得光亮干净,她觉得很有成就感。
  ④很多农村妇女在料理家务和照看老人、孩子的同时,她们会利用闲余时间找点活干,撑起家庭的经济重担。洛南县景村镇丰中村村民李彩霞在当地的草编合作社上班,她和20多名妇女一起,每天利用玉米和小麦秸秆等编织摇篮、帽子、拖鞋等产品,由于产品纯手工且环保无污染,市场前景广阔。她们在增加家庭收入的同时,也将传统手工艺产品推向了国内外市场。
  ⑤急诊科是医院的“前沿阵地”。每天,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护士长桂妮和她所带领的团队都十分紧张而忙碌。她们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接收到什么情况的病人,但她们时刻严阵以待,竭力为救治每一位患者做好准备。
  ⑥夜晚的商州夜市一片灯火通明,38岁的李佩在冒菜摊点前忙碌着。早上买菜、中午备菜、晚上出摊,是这三年来李佩的日常生活。日子虽然辛苦忙碌,但付出得到的回报也让她很满足。
  ⑦“干特教工作,耐心、爱心都不可或缺。对我来说,他们就像我的孩子一样。”这是市特殊教育学校八年级教师连淑红对记者说的一段话。9年来,连淑红在自己的岗位上为这些特殊群体默默奉献着光和热。
  ⑧55岁的刘秀民(右)是市区某建筑工地的一名女工,负责搬运工地上的钢筋等杂物,虽然年纪较大,但一天下来能挣100多元,这让她干劲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