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2年04月1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陪孩子一起成长
王双
文章字数:1072
  前段时间与友人相聚,闲聊中谈及孩子的学习成绩,友人顿时情绪高涨,论及她那顽皮的儿子,更是一脸的恨铁不成钢。痛诉写作业要督促,每次家长会要被老师约谈,都小学二年级了,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都没能养成,说又说不得,打又打不得,兴趣班、补课班从未间断,却无任何成效,家人坚持以孩子天性为重,她为此很是头疼。
  在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我认为家庭教育是第一位,从孩子出生那一刻,其实已经开始接触了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不仅仅涉及家庭环境、生活习惯等,父母的言行举止、思想认知、文化层次直接影响孩子。很多事实证明,不管是成功的例子,还是反面的教材,家庭教育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孩子直接接受父母的思想灌输,模仿其言行举止。望子成龙存在于每个父母心中,很多父母把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作为一种任务强加于孩子身上,忽略了孩子的心理需求,对孩子提出过高要求,采取与年龄不成正比的教育方式,造成了很多家庭悲剧。
  很多父母依赖学校、老师,认为孩子学习好、考上知名大学、有个高薪资的体面工作就是成功的教育,这种想法存在于绝大多数的父母。现如今,学校教育不断地在改革,比如学校“双减政策”的减负,注重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有的学校还开展了心理辅导的课程,这足以证明社会教育也把孩子的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不再以单一的文化课程作为考核的标准。
  学校教育是全面教育的基础,也最能体现孩子三观正确树立与否。自古传今,严师出高徒。过去我们犯错,戒尺、体罚,学生无条件接受,即使不服回家告知父母,家长也从未提出过异议,相反还会全力支持。可是现在观之,时代在进步,生活质量在提高,孩子的抗压能力却越来越弱。抑郁、叛逆,在家父母说不得,老师在学校不敢批评学生,不能严加教导,导致孩子对于学习没有正确的态度,对于老师没有一定的敬畏心理,心理越来越极端脆弱。
  当然,对于孩子的教育,不光是局限于家庭、社会、学校,同时体现在生活当中的每一个小细节,可以细化到吃饭穿衣、待人接物、是非分辨等。人是一个置身于不断发展过程中的生命体,在生命的每一时刻他都在成长变化,所以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欣赏他们成长的脚步,给他们足够的自由发展的时空,我们要细心呵护,耐心等待,而不是一味地要求,施压于他们。
  教育是一种期待,一种固守,一种耐心,一份信任,一份宽松。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人与人心灵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
  这是一条任重而道远的路,这是一个不断被重复的话题,也是一个不断被升华和更新的理念。漫漫长路,希望我们都能做懂教育、会引导的父母,和我们的孩子一起相互理解、相互鼓励,一起在阳光下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