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2年04月1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每一次转运都是一次守护
本报记者 白志鑫
文章字数:1028
  这是一个随时会响起的电话。
  “你好,我坐的火车再过半小时就到了,咱们城关街办这块是联系你对吧?”王博的电话里传来返商市民刘燕的声音。
  “我现在已经在火车站了,你出来应该能看到我。”王博的声音虽然沙哑,却让市民心头一暖。
  今年39岁的王博是商州区城关街办应急办干部,是这几天参与转运火车站低风险区返商人员的镇办工作人员之一。
  4月8日凌晨1点半,王博接到单位电话通知,要求8点前到沙河子火车站报到,承担返商旅客转运任务。接到电话后,他5点钟从单位步行回家取了自己的车子进行简单的隔离和消毒。
  为了方便工作,王博住在了单位。每天早上4点多,他和其他同事一起前往各核酸检测点帮忙、运送物资。早上9点12分,第一趟列车进站,他要在这个时间之前赶到火车站转运返商人员。每日有8趟列车抵商,王博马不停蹄,早出晚归,确保“车在位,人待命”,打通了群众回城的“最后一公里”。
  一天下来,他要接打上百通电话,往返车站和城区30多趟。
  4月9日下午,在西安参加完事业单位考试的小吴和同学一起坐上了回商洛的火车。“我们坐在火车上一直担心,市区交通管控,火车站到市区15公里,难道要走回去吗?”小吴说。在途中,她偶然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个朋友发的感谢火车站转运工作人员的信息,才知道出站后会有专人点对点接送。大喜过望的小吴问朋友要到王博的联系方式后迅速拨通了电话,电话那头王博肯定的答复给她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那天回来的考生特别多,往返了好多趟,单位知道情况后还增派了车辆,我弟也借了一辆车帮我。后来3辆车往返了好多趟才把考生一一送回家。好多考生都不停地道谢,我都不好意思了,还想给等待久的考生说句抱歉,我们尽最大力量把大家都安全送到。”王博说。
  4月11日晚上9点多,王博完成了当天最后一趟转运任务,回来对全车进行消毒后,又马不停蹄地进行信息汇总工作。忙完所有的工作后,他才想起自己还没吃晚饭。匆匆泡了一碗方便面,王博长舒了一口气。“这还算早的,前天忙到凌晨一点半。”王博说。
  王博的工作内容主要是负责转运返商群众,但是他依然每天早上4点多出发,和其他同事一起去各个防控点帮忙,每天忙得连轴转。
  4月13日下午两点多,送完群众后,王博又赶往区慈善协会仓库,装卸、运送爱心人士捐赠的物资。忙了近两个小时后,汗水早已浸湿他的衣服,他喝了一大口水,看了一下时间,5点多还有一趟列车进站,他要赶在那个时间前到达火车站。
  王博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是一名退伍军人,能为疫情防控多出点力,这便实现了我为人民服务的价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