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2年04月2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干部谋划金点子 村民种烟奔富路
本报通讯员 张 宏
文章字数:1770
  最美人间四月天,春风含笑柳如烟。
  站在洛南县城关镇王滩村山峁的烟田地畔,一条条地膜烟带,犹如白色银龙横卧在黄土地上欲动非动,一派勃勃生机景象。
  “这里就是国家级烟田综合体建设基地,全村种植优质烤烟1006亩。”4月23日,王滩村党支部书记拜双榜指着周围的烟田说,“工作队刚组织群众起垄覆膜,再过三五天就可栽烟苗了。”
  王滩村有11个组345户1228人,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自然村落。该村地处坡塬地带,土层深厚,光照充足,是烤烟种植适生地。
  虽然村民有种植烤烟的传统,但是由于缺乏科管、粗放经营,单打独斗形不成规模,村民的种植效益低下。2021年10月,市政府研究中心、市邮政管理局、市科协派出3名骨干队员组成帮扶工作队,由市政府研究中心王英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带领工作队员开展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工作队来了以后,从整体远景规划到烤烟产业布局、从社会基层治理到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出谋划策、招引项目,使村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拜双榜脸上露出轻松的笑容,“在发展思路、项目引进、资金投入、工作方法上,工作队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全村各项工作推进很快。”
  据了解,工作队驻村后,立即开展大调研大走访活动,深入群众了解村情民意,走进田间剖析产业结构,很快形成了《王滩村如何振兴可研性调研报告》。
  “我们根据村上的实际,狠抓班子建设,精准定位产业发展,建立防返贫监测预警机制,大力整治环境卫生,加强疫情防控等。”王英说,“目前,已经打通全村9条2.8公里通组路,新修10条8.6公里烟田路,实现水泥路、砂石路相互贯通。实施道路绿化10公里,路旁栽植侧柏、雪松6000多株,安装太阳能路灯160盏,力促乡村振兴有‘颜值’,有‘气质’。”
  基础设施的建设,村容村貌的改观,激发了村民的创业热情。王滩村60岁的村民曹长运原来在外打工背过矿石,曾在建筑公司打过短工。12年前,老曹妻子在家务烤烟20亩,一年挣了四五万元。从此,尝到甜头的老曹铁了心改行种烤烟。
  “出去打工不稳定,在家种烟只忙半年时间,比打工强多了。”曹长运说,“这些年我以滚雪球的方式发展,今年有工作队作坚强后盾,我流转土地60亩,保守估算年纯收入20万元。”
  事实上,王滩村种植烤烟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曹长运认为,种烤烟一是能挣钱,二是不向人讨账,只要烟一交,手机信息马上提示钱到账了。“一人富不算富,全村富才叫富,光我的烟田每年带动30户群众务工,年支付工资10万多元。”曹长运说。
  无独有偶。多年前,王滩村村民吴良移居咸阳市淳化县,在当地开废品收购站维持生计。五年前,他回了一次老家,看到曹长运种烟发家致富,索性返乡跟着一起干。去年,吴良流转土地40多亩,年纯收入10万元以上。如今,吴良将土房推倒,盖起了四间二层楼房。
  一亩烤烟十亩粮,对于科学种田获得丰厚收入的农民来说,科技改变了前途和命运。拜双榜说:“早先,群众在烟行中套种农作物,以贪图多种经营牟利,市科协从科学种植方面进行指导后,群众的生产效益大幅提升,现在不用动员他们都不愿意套种了。”
  依托科技优势,助力经济建设,在乡村振兴中,科协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据介绍,市科协安排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已投入10万元项目资金,建设科普示范基地,在大力推进科学种植、管理烟草产业的同时,指导村上及时复垦撂荒地,积极引进秦之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设“药王谷”药材科普种植基地,引导群众依靠科技致富。与此同时,市科协拟在该村建立青少年科普活动研学基地,持续推进艾草产业种植、加工、销售、研发、医药文化展示一条龙服务,不断拓展中药材产品链、价值链、服务链,实现荒山变美景、吃山又护山的远景目标。
  一年来,该村相继成立了洛南县祖师塬烤烟产业合作社、洛南县药王谷生态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洛南县二道河水产生态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全村35户大户发展烤烟,4个养殖大户分别养牛25头、养猪200头、养羊150只、养蜂50箱,全村种植中药材200亩。
  在王滩村工作队办公室墙上,一张五年规划蓝图光耀夺目: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康养产业园、农耕文化体验园、梯田观光产业园、民宿产业园分别用不同的色彩标注。
  “下半年,工作队计划组织群众扩建艾草种植面积300亩,累计建成500亩种植示范基地,将建成艾草园、荷园、菊园、玫瑰园、芍药园、银花园、桃园和梅园八大中草药示范园,提供就业岗位280个,竭力打造常年有花、四季常青的美丽乡村画卷。”王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