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2年06月2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以首位产业引领转型发展
——市政协五届二次常委会议专题协商侧记
文章字数:2269
  本报通讯员 张先俊
  6月23日至24日,市政协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组织政协常委、委员紧扣“做大做强首位产业、推动工业集中区转型升级”议题协商议政。
  会前,市政协组建专门调研组,围绕工业集中区首位产业发展进行专题调研,各县区政协围绕工业集中区和县域经济首位产业开展自主调研,市县联动、双向发力,共同助推经济发展。
  优化产业结构促转型
  据了解,我市自2009年全面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以来,园区经济已逐步成为全市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主导力量。特别是随着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产业集群化发展二十条措施》《优化产业布局培育首位产业推动工业集中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的实施,聚力培育形成了新材料、绿色食品、健康医药和清洁能源、电子信息等协同发展的“3+N”现代产业体系。
  商洛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全市已发现各类矿产61种、探明储量47种,分别占全省的43%和51%。市政协委员袁鹏认为,应紧盯钒、钼、锌、钨等新材料,以强链、延链、补链为抓手,持续用力、发挥优势、错位发展,推动低端产业向“绿色矿业+新材料”方向转型,为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在丹凤,葡萄酒不仅是一个事关县域首位产业发展的新战略,更是一个彰显百年地域历史文化内涵的新课题。市政协委员王舒认为,做强县域经济首位产业,擦亮丹凤葡萄酒“金字招牌”,应坚守地方品牌意识,千方百计整合资源,打造“工农联盟”性质的“文化经济共同体”;坚守融合发展思路,讲好红酒发展故事,让葡萄酒文化成为丹凤文化发展的一条主要脉络。
  在调研组成员、市工信局副局长陈德锋看来,应发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的优势,坚持以“小木耳,大产业”撬动菌果药畜茶酒等特色农产品高质量发展,积极打造以农产品精深加工、功能食品、高端饮品为核心的绿色食品产业集群。
  怎样推进健康医药产业延链补链?调研组建议,加快优化中药材产业结构,规范推行“产业+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发挥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乘数效应;合理确定产业板块和产业链条边界,落实好“链长制”和“一链一策”,促进健康医药产业实现上下游产业环环相扣、上下游及配套企业集聚的链条式发展。
  激发内生动力促转型
  实施园区能级提升、招商引资、市场主体培育等五大工程,是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的重要途径。
  “山阳县坚持政府主导,市场驱动运作,推进园区配套设施建设,走出了一条政府‘重资产’、企业‘轻资产’的园区扩量提质之路。”市政协委员王昕认为,应发挥高新区创建引领作用,坚持产城融合,做好配套建设;开通产业园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绿色通道”,加强政策支持,优化工作流程,为企业发展提供“一站式”“店小二”服务。
  关于园区能级提升问题,市政协常委、经济委主任李志皓建议,应在优化整合市域园区格局、提升园区承载能力的基础上,围绕做大做强园区首位产业,集中人才、政策、资金、土地等要素,重点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
  市政协常委叶春祥认为,每一个首位产业都应培育一批骨干企业和至少一个龙头企业。他建议,注重在每个首位产业培育至少一家上市企业,通过上市推动企业不断规范提升品牌影响力、技术创新能力、营运管理能力等核心竞争力。
  招商引资工作事关现代产业体系的重塑。市政协委员韩东文建议,深化开展“千名干部招商引资”活动,找准产业定位,盯住重点目标,铆足劲、向前冲,以高质量招商撬动首位产业发展。
  “建议尽快启动‘市县同权、县县同权’改革,编制‘市域通办、县域通办’权力清单,探索试行‘政务服务+园区’模式,推进政务服务走出去,进园区、进企业,主动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市政协常委石红菊就优化行政审批要素保障如是说。
  如何拓展融资渠道,加强园区财源建设?市政协委员张晓东建议,科学谋划专项债券项目,加快融资平台整合升级,建立政银企交流合作平台,进一步支持工业集中区建设;做大骨干财源群体规模,巩固优势财源,培育接续财源,夯实财税增收基础。
  坚持生态绿色促转型
  秦岭生态是商洛的“核心王牌”。调研组认为,各工业集中区应以《陕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为遵循,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工业发展的关系,坚定不移发展生态产业,走好首位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
  作为2009年省政府批准的首批省级重点工作园区,洛南县域工业集中区已成为助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市政协委员李江峰认为,应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以生态环境治理倒逼企业转型升级,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建设,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发展智能制造、精细化工、新材料、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培育形成绿色工业体系。
  “绿色转型是重构经济绩效的应有举措。”调研组成员、市政协一级调研员闫青海建议,加快建立充分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用水用电价格机制,体现环境损害成本的污水垃圾处理价格机制,以及绿色生态、产业聚集为主要指标的评价考核制度。
  针对“两链融合”问题。市政协常委陈发春建议,探索“飞地互飞”机制,争取一线城市在商洛建设“生态工业飞地”项目;支持秦创原(商洛)中心建设科技经纪人队伍,加快落实高管、骨干人才激励政策,推动人才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调研组成员、市政协经济委副主任秦建良认为,应坚定不移地守住生态环境保护底线,筑牢秦岭生态安全屏障;践行“两山”理念,打通“颜值”与“价值”双向转化的通道;破解“一矿独大”的产业结构,拓展生态价值兑现、低碳循环发展等多元空间。
  生态绿色循环发展,关乎商洛高质量发展全局。市政协常委、委员们纷纷表示,应坚持生态绿色循环发展不动摇,充分发挥政协组织和委员企业的优势和作用,努力争当助推首位产业做大做强的排头兵,积极争当服务工业集中区转型升级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