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2年08月2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越是艰险越向前
文章字数:3760
 
 便民服务车队接线员坚守岗位服务市民

 房海燕(左三)入户开展敲门行动

志愿者崔敏(左)协助医务人员开展核酸检测

 席裕(左二)在小区执勤

  近期,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城市原有的脚步。面对严峻的形势,全市上下守望相助、众志成城,不畏艰险、勇敢担当,用责任筑起了一座“钢铁长城”。面对疫情,我市与时间赛跑,将干部力量压实下沉在一线,以千钧之力保障疫情防控工作抓细抓实、推进有序,用实际行动为快速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贡献先锋力量。疫情袭来,快节奏的生活仿佛按下了“暂停键”。然而,在疫情防控的各条战线、各个角落,他们用不舍昼夜的辛勤付出,换来了抗疫力量的“加速”生长,为人们点亮希望、带来温暖。
  时刻待命
  “我可以!”“我报名!”“我参加!”8月15日晚,商州区交通运输局向商州城区出租车运营公司发布组建应急便民车队招募信息,在各出租车运营公司的车队微信群,短短几分钟,许多司机毫不犹豫,纷纷响应号召争先报名。
  “能加入‘应急车队’,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尽己所能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感到特别开心,也特别荣幸。”应急车队驾驶员董先生说。
  8月16日以来,由商州区交通运输局组建、40辆出租车组成的应急车队,贴着“商州区疫情防控车辆通行证”标识穿梭在商州城区,让有需要的市民第一时间得到帮助。
  8月19日20时起,商州区交通运输局在保留原有40辆应急车辆的基础上,再增加应急车辆10辆、增设2部便民服务电话,并继续保留原有4部电话全天候服务市民。商州区便民服务应急车队通过电话收集市民诉求,热线工作专班根据市民实际需求派单,爱心司机就近接单,从而保障城乡“老、弱、病、残、孕、幼”等特殊人员紧急就医、紧急购药等需求。
  “江滨壹号小区有个小孩把头磕破了,我们应急车队热线接到电话后,第一时间赶到,及时把小孩送去医院。我们组建的应急车辆严格落实‘一单一消毒’制度,每单出行时,认真登记乘车人基本信息,核实‘两码’,确保每一次出车顺利、平安。”商州区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张嘉豪说。
  所有参加爱心服务的司机时刻待命,接到需求电话后,第一时间抵达指定地点接送。在全市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穿梭于中心城区大街小巷的商州区便民服务应急车队已经成为抗疫一线最美的“摆渡人”。
  截至8月19日15时,商州区便民服务应急车队累计接到求助热线2081次,累计出动应急车辆515台次,帮助中心城区内因病就医和出院人群1658人。
  坚守“疫”线
  8月20日11时许,房海燕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社区办公室,泡了一桶方便面,三两下吃完后,稍微休息了一会儿,又迅速赶到社区路口值班。
  房海燕是商州区城关街办和平社区的社保协管员,还负责退役军人相关工作,也是和平小学十六片区的片长,在社区工作了31年。近年来,由于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她始终坚守在防疫一线,这次也不例外。
  中心城区惠民小区目前是高风险区,实行封控管理。家住惠民小区的房海燕,为了不耽误工作,8月16日还在请病假中的她,便以社区为家,睡竹板床,吃方便面。
  “疫情防控工作都是一些琐碎细小的事情,每天重复很多遍,但重要的是每一遍都要做细做实。”房海燕说,她每天4时许起床,5时许领取核酸检测所需物品,摆好检测台。等到医护人员到岗进行核酸采样时,她就召集社区群众,组织大家有序进行核酸检测。
  每天早上,和平社区宏影路核酸检测点有近千人参加核酸采样,其中老年人居多,他们中有的没有智能手机,无法申领健康码,有的是子女帮忙申请的,但是这次一些老人的子女被封控在别的小区,无法前来陪同做核酸,房海燕就和同事帮老人注册健康码,或者联系老人子女将健康码发送过来,然后帮老人们打印,并叮嘱老人每次做核酸检测时都记着带上。
  房海燕说,有的群众因年迈耳朵听不见,她和同事只能把要说的话写在纸上与老人交流。让房海燕印象最深的是一位98岁的老人精神状态很好,但是听不见也不认识字,她只能通过手势,一遍一遍耐心地与老人交流,最终帮助老人注册了健康码,顺利完成核酸检测。
  上午做完核酸检测,中午吃饭加休息共一个小时。下午,房海燕就待在社区路口值班两个小时,剩余的时间就是在辖区巡查,入户走访宣传。她每天只吃两顿饭,都是方便面,晚上忙到十一二点才能休息。房海燕说,自己刚住在社区那会,竹板床很硬,还操心着工作,晚上总睡不着,这几天也不知道是习惯了还是太累了,躺下就能睡着了。
  “我喜欢自己的工作,喜欢和群众打交道。”房海燕说,“这几天,许多群众请我到他们家里去吃饭,都被我婉拒了。今天早上天下雨,有群众专门送来雨伞,这说明群众对我的工作很认可。为大家做好服务,守护大家的安全,我更有工作激情了。”
  尽职尽责
  “请戴好口罩,保持一米距离,提前打开陕西一码通,做完核酸检测后立即回家。”席裕用小喇叭提醒市民。
  8月20日9时许,天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在商州区金源一路片区核酸检测采样点,下沉干部席裕和其他工作人员一起
  引导群众有序排队做核酸检测。
  席裕是市应急综合预警处置中心防汛科副科长,这个周末本该到他轮休,但因突如其来的疫情只能改变计划。为响应市上号召,8月19日8时,刚刚结束24小时防汛值班的他来不及休息,便迅速下沉社区,全力配合商中路社区工作人员,在金源一路片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8月20日5时30分,席裕和“战友”便已到岗,为6时的核酸检测做准备。看到排队做核酸检测的人不多时,他便及时通知居民下楼做核酸,并随时替换“战友”采集人员信息。
  有个别居民因等待时间过长闹起了情绪,席裕耐心解释:“医务人员为出行不便的群众上门做核酸检测了,马上就回来,你可以坐着等一会,不要着急。”说着便让出了凳子。
  维持秩序、安抚情绪、政策宣传……一件件事,虽然琐碎,却很重要。
  11时许,当天的核酸采样检测任务完成后,席裕就转化为金源一路片区疫情防控检查站值班人员,负责出入人员管理登记,一直忙到23时。
  “现在虽然身体累一点,但能为疫情防控出一份力,我非常高兴。我一定要当好防疫一线‘螺丝钉’。我相信,只要我们同心战‘疫’,共克时艰,就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席裕坚定地说。
  转变角色
  8月17日5时30分,当别人还在睡梦中时,崔敏已经在物业处领取防疫物资,然后迅速来到小区7号楼检测点,穿上防护服,变身“大白”参与核酸检测工作。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这座美丽又静谧的城市。在中心城区实行静态管理期间,阳光报驻商洛记者站编辑崔敏从媒体人迅速转变成了服务“疫”线的一名志愿者,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生活在这座城市里一位普通市民的忠诚与担当。
  8月16日下午,得知小区招募志愿者后,崔敏第一时间向所在的丹江水岸小区报名参与志愿服务。
  “明天去7号检测点,负责消杀和现场秩序维持。”面对随机分配的任务,崔敏既兴奋又担心,毕竟是第一次做志愿者。第一次直面来势汹汹的疫情,无论哪个环节出现纰漏,都会给周围群众和自身带来风险,因此,崔敏不断熟悉安全操作规范。
  “小朋友,别乱跑,戴好口罩,保持距离,一会儿医务人员拿出棉签了你再把口罩取下来!”“大叔,你的信息码在哪?打开信息码,准备好……”在核酸检测点,每天5时到11时,崔敏巡回在人群中,一遍又一遍提醒大家:戴口罩,注意保持距离,提前准备好陕西电子识别码。
  小区独居的老年人比较多,他们大都行动不太方便,崔敏和医护人员就主动上门帮老人登记信息,生成信息码,协助老人采样……每天在小区里来回跑几十次,崔敏从不抱怨喊累。
  虽入住该小区10年了,但每天崔敏匆匆忙忙上班,多数邻居都不认识。短短几天的志愿服务,崔敏认识的邻居远远超过这些年的总和,邻里间的感情在守望相助中快速升温。
  义不容辞
  8月20日6时,位于商州区中心广场附近的老北京大酒店操作间一派繁忙景象,一份份营养可口的饭菜陆续出锅,工作人员分餐、打包后,然后按照每个点所需要的量进行装箱,再迅速运送到每个点分发,确保饭菜送到时还是热的。
  为了隔离点市民和抗疫一线工作人员能吃上安全的热乎饭,老北京大酒店10多名员工已经在酒店住了一星期。
  连日来,老北京大酒店在做好一日四次消杀、落实落细疫情防控措施以及员工个人防护的基础上以成本价配送,每日承担着隔离酒店300多人和部分机关事业单位100多人的三餐任务,还为一些卡点值班值守人员和核酸采样点医护人员准备免费爱心餐。酒店抽调3辆三轮车、一辆小车,早中晚穿梭于中心城区,助力疫情防控。
  为在特殊时期守好新闻宣传舆论主阵地,及时传递最新信息、回应群众关切,《商洛日报》坚持每日出版,通过“报、网、端、微、抖”平台及时刊发和推送新闻,这就需要职工加班加点工作。
  “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流动,大家早上来到单位后,常常要忙到半夜才下班,这就要保障好大家的一日三餐,我联系了很多饭店,都不能提供送餐服务,后来找到了老北京大酒店。多亏了他们,大家才能吃上可口的饭菜。”商洛日报社职工石琦说。
  8月20日晚,记者通过电话联系老北京大酒店创始人任涛,他正在商州张峪沟村蔬菜基地收购蔬菜。原来,他得知因疫情原因,很多村民种的菜运不出来、卖不出去,便开车前去拉菜。
  “这里蔬菜挺多的,有黄瓜、西红柿、辣子等,上门采购既能缓解酒店蔬菜短缺难题,也能解决村民蔬菜销售难题。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人员很辛苦,他们常常不能按时吃饭,但我们可以利用自己的所长,尽一点企业的社会责任,能在这段时间为他们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我们义不容辞!”任涛说。
  (本报记者 李小龙 李敏 刘媛 肖莲 余婷 巩琳璐党率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