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2年09月1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中秋节的时尚理念
王卫民
文章字数:1855
  州河秋汛有点儿轻描淡写,就那几天,河水浑浊了一阵。按往常农事,这些天也正是收稻子的日子。州河岸老稻子米粒儿小,常有绿颗子,做饭胀锅,好吃。村头的石碾子吱吱呀呀显得忙了,为的是赶八月十五这天能吃上“捞饭”。那时人们常把米饭叫“捞饭”。扯着风箱蒸糖馍,或支鏊锅打月饼……普通百姓把这个节时看得重。
  故乡湾子里的稻田从初夏就有蛙鸣,自从放水那天开始,青蛙叫得更欢了,蛙鸣伴着我的成长,更伴着稻子。收割前许多日子稻田就断了水,青蛙的叫声有点嘶哑,把整个秋夜交给了蛐蛐,蛐蛐叫的时候,四声一联,八声一顿,母亲把这蛐蛐叫称“捶捶浆浆,补补纳纳”,意思是天就要冷了,该给孩子们准备棉衣了。过去的日子就是补补纳纳。稻香飘到了中秋吃上米饭的这一天,一个季节也就结束了。偶尔一声蛙鸣,带着几分凄厉。
  月亮刚刚翻过村子东头的山垭,母亲烙的糖馍正好出锅,头一天就暖好的柿子,房后石榴树上的石榴,老本梨树结的小酸梨,不是筛子就是簸箕,摆了半个小院。
  那些日子州城的点心房、馍炉子,忙着打月饼,香气四溢。买月饼的人一脸喜色,总是要买一个先尝尝,冰糖、核桃仁、青红丝,只要咂巴一下嘴就能尝出好坏,再看看手心里的月饼渣,略一仰头吃了,这才说出他要多少包,或多少封。
  日子不穷了,州城大街小巷的月饼摊儿前还是那样熙攘,这在别的地方很少见。他们也过中秋,吃月饼,却不热烈或隆重。并不是商州人喜甜食,而是一种人文现象。这种人文现象与这块土地上的民风息息相关。这其中有时代烙印的时尚理念,是一坛尘封已久,经岁月精华而成的陈年老酒,看似平淡无奇,却回味悠长。
  民国初年,辛亥革命的浪潮带来了生活的新气象,妇女放足。国人一下子失去了女人以“足小为美”的风景,女人绑腿带子有多种款式,多以黑白蓝三色为主,宽不过二寸,长不过三尺,消费市场发生了变化。香胰子、塑料发卡、洋袜子诸多商品成了时尚。中秋节这天,州城的热闹之地还在老十字口。有京货铺子、日杂小店门前都摆着月饼,也有支着大锅,烧着柈子柴炒栗子,街上没有“爷们”的长辫子了,偏分头很时尚,“留洋楼不戴帽”,洋楼就是偏分头。不论民风习俗怎样变化,月饼形状、质地始终不变。走亲访友怀揣一包月饼,足矣。
  “粘胶布”在商州兴起的时候,州城女人流行的“宽、大、短”已经过时了。我在照相馆上班时洗过那一时期的相片,上衣大而宽,裤子只到膝盖上下,其状如同后来流行的裙裤。就是这年的中秋,父亲为母亲买“粘胶布”了,“粘胶布”是石化工业最早民用的无棉化纤织品,不要布票。事情本来不大,可村子里人先是羡慕,后生嫉妒,母亲的妯娌们结成一伙攻击母亲。
  糖馍蒸好了,东家西家是我给送去了,不到一个后晌,被他们的孩子还了回来,说不吃糖。我睁大眼睛几分错愕。母亲低声自语着,都怪“粘胶布”。因母亲有一块“粘胶布”,要做衣服了,村子的女人们一下子也不爱我们了。没人送糖馍送栗子给我们,那一顿新米大米饭也没吃香。母亲把那块布收了起来,说等姐姐大些了给姐姐做衣裳,不亏料。姐姐很高兴。真正到姐姐大的时候,大街上已流行起了“军绿色”了。当时讲究一顶黄帽子或一条黄裤子,就是那种草绿色。兴啥啥好看。姑姑的儿子从部队给我寄回一顶黄帽子,有点儿大,我还是戴着去学校了,刚进教室门,一片哗然。那一段日子他们轮着戴,我一直头疼的数学作业,有人就替我做了。农历八月十三是黑龙口的传统集日,担柴卖草,粜苞谷麦、籴大米的,古老而窄小的街道有些拥挤。这个集日是八月节的大集。为称一斤红糖,我汗流浃背挤柜台,手里攥着母亲给的买糖的钱都湿了,拿着那包糖时,激动、兴奋中发现帽子不见了,“我的帽子,谁见了?”我的喊声被嘈杂淹没。
  供销社门口的高台阶上,我泪汪汪地向人群看去,确实有许多人戴着和我一样的帽子,只要时尚,总有呼应的人。他们都禹背汤肩的样儿,我不敢上前辨认,回到家里像丢了魂。丢了“时尚”的中秋节是在沮丧中度过。“天上一轮刚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我却觉得月亮明得有点儿嬉皮笑脸,在门前河边上拿石头向静水潭砸了许多石头。涟漪消失,月亮又圆了。
  “补金牙见人笑,穿皮鞋走街道”的时尚已经成为过去。大街上卖毛栗、八月炸和卖“白土”的乡邻,赶八月节走街串巷的吆喝,似乎还在耳畔回响。“白土”是那时用来染鞋底子的,叫“油层底”鞋,多流行于城市女性。今天那种鞋子再也见不到了,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打月饼、蒸糖馍、炒栗子,还是那口锅,却不再是烟熏火燎地烧柴、烧炭了。出门买月饼“戴口罩”“一米线”,忙着看手机,给朋友、家人发微信送祝福。惟月饼签子还是那么红,月亮还是那么圆、那么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