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2年09月1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搬进新家园 生活节节高
文章字数:834
  本报讯 (通讯员 代绪刚)今年以来,商南县持续提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确保搬迁群众能够融入新环境、适应新生活。
  商南县着力提升教育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按照“缺多少补多少”的原则,做好教育资源调配和校舍改扩建,加强义务教育学校、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将新增师资编制向安置点所在地学校特别是大型安置点倾斜,做好搬迁群众子女转学衔接和就地就近入学工作,落实教育扶贫政策,建立长效机制。合理配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快提升安置点标准化卫生室,全面完成迁入地管理,提高迁入地特别是大型安置点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保障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基本公共卫生、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落实其他健康扶贫政策,建立和完善安置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提高处置能力。完善各类社会保障政策,做好相关社会保障的转移衔接工作,对符合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搬迁家庭做到应保尽保。搬迁群众可自愿参加安置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灵活就业人员和有稳定劳动关系的可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按照“原籍管理地和林、迁入地管理房和人”的思路,商南持续推进户籍“双簿制”。各镇办大力宣传和全面推行“双簿制”管理制度,对搬迁群众原籍实行户口簿,迁入地实行居住簿的双重管理,使搬迁群众原籍享受的各项优惠政策不断档,迁入地优惠政策不落空。搬迁群众凭居住簿可在迁入地享受同等就医上学、就业安置、低保办理等惠民政策。
  同时,商南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档升级。借鉴和推广镇安县“三个五”工作机制,因地制宜,在每个移民安置点合理配建小超市、小菜园、小库房、小公墓、小理事(红白理事会)、小公厕等公共服务设施,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今年计划在10个镇办16个移民安置点建设小超市28个、小库房100间、小菜园126亩、小公墓174亩、红白理事会13个。按照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对安置点路、水、电、信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进行全面配套,确保安置点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齐全,逐步实现提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