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2年10月3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产业扶出根 帮扶驻进心
本报记者 巩琳璐 通讯员 张恒
文章字数:1576
  “投资430万元立项实施三兴村农兴小学改扩建项目,目前该项目已完成规划设计。协调资金5万元修复水毁便民桥3座,解决170户643名群众出行难问题……”翻开市教育局驻洛南县麻坪镇三兴村第一书记张力的工作日志,密密麻麻、满满当当,每一笔都记录着他在三兴村工作的点点滴滴,每一页也记录着三兴村的喜人变化。
  驻村工作开展以来,张力时时刻刻都在思考如何带领群众致富,他深知选准做强涉农产业是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根本出路和长远保障。
  张力和村班子成员立足村情实际,遵循市场规律,发挥区域优势,利用土地资源,反复进行论证和优势比较,制定了产业富民战略,按照“择优开发,重点突破”的原则,加大三兴村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产业建设步伐,形成了以棚栽、烤烟、中药材三大特色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开发格局,2022年实现烤烟种植1750亩、订单豆角种植300亩、培育代料香菇5万袋、北五味子160亩、大棚西红柿种植180多亩,努力克服旱情带来的影响,预计实现产值1100万元。
  “还没到村子的时候,对于做第一书记我心里有很多想法,但是真正到了村里,我才发现没那么简单。很多事情不仅要嘴说,更要去实践,最关键的是必须了解群众想要什么,才能知道我们要做什么。”张力告诉记者。
  初到三兴村,张力和工作队员瑚磊、郭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入户调查。三兴村地处秦岭云蒙山深处,是市直教育系统包扶的5个村中最偏远的村、也是唯一的高寒山区村。该村由原来3个村合并而来,现有834户3019人,是麻坪镇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居住最为分散的村,全村有已脱贫户209户709人。为了做好调查工作,张力和工作队员行走在泥泞的山道上,翻坡下阶,往往走几里山路才能找到一户人家。
  望着乡亲们脸上的企盼,大家深感肩上的担子很重。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张力他们利用四五天时间跑遍了全村6条主要沟岔的29个村民小组,对道路交通、地形地貌、基础设施、风土民情、产业发展等有了全面了解,群众也被他这种勤恳务实的工作作风打动,愿意从心底接受这个新来的张书记。
  针对三兴村“村大、人多、底子薄”的实际,张力带领工作队始终将防返贫监测放在首位,在走村入户过程中,工作队摸清了脱贫户生产生活和产业、经济收入情况,筛查出30户经济收入较低脱贫户,逐户制定帮扶措施,落实中央和省、市惠农政策,将村光伏收入分红向低收入户适度倾斜,他还联系教育部门落实低收入户子女教育资助,协助低收入户申请低息贷款,用于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点的培育。
  抓党建、强堡垒是驻村第一书记的第一要务,一个强有力的村级党支部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成效。通过短暂的接触,张力深刻地感受到,村里党员干部接触面窄,学习先进理论、知识的机会少,很难跟上乡村振兴发展步伐。为拓宽党员干部的思路,在抓党建上,张力统筹谋划,以创建“五星级党组织”为目标、以严格规范党内组织生活为抓手,推动党员干部在学中干、干中学,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
  “张书记到村后特别注重团结党员群众,把全村党员群众拧成一股绳,打造了一支乡村振兴先锋队,带领大家干事创业。”三兴村老党员杨忠贤深有感触地说。
  三兴村地形地貌复杂、小流域众多,属汛情和地质灾害易发区域,2021年,张力带领的驻村工作队刚到岗便投身三兴村“7·22”抗洪抢险工作中,工作队员和村组干部涉水渡河、肩背手拉转移水淹区群众25人,两名工作队员受伤,以血肉之躯守护了群众生命安全。为了做好后续的汛期抗洪工作,张力带领工作队员建立了党员先锋岗,进一步夯实了“‘人盯人’防抢撤+党建”的工作机制。
  今年春天,疫情呈现反弹反复趋势,形成了一波“倒春寒”,针对三兴村在外务工人员达769人、涉及424户,同时居住分散、不便管控的防疫实际,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张力顾不上自己骨折的伤势,拄着拐与村“两委”加班加点制定核酸检测方案,划定检测采样地点,购置设施。每一次核酸检测,张力都会早早到达检测采样点,布置场地,帮忙维护秩序,解答群众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