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2年11月0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风雨里的守望
本报记者 肖 云
文章字数:1468
    程卫红(左一)在陕西红旗民爆集团镇安分公司开展防雷安全检查

  长年与风雨雷电、冰雪寒霜打交道,使程卫红总能敏锐地捕捉到天气变化的蛛丝马迹,他自我调侃说:“这是一种职业病。”
  25年前,程卫红被分配到镇安县气象局,从跟班做起,经地面观测站、科技服务股、防雷减灾中心等几个岗位的历练,成为气象系统的一名多面手。他连年获县“优秀党员”的称号,被陕西省气象局表彰6次,被市气象局表彰16次,被评为2022年度敬业奉献“镇安好人”。
  镇安山大沟深,天气复杂多变。镇安县气象局作为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24小时开展包括气温、湿度、气压、风向风速、能见度等 方面的观测,在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做好预报预警和各项服务保障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面观测工作实行 24 小时轮班制,时刻不能离人,每逢雷雨交加的深夜,别人都在酣睡,程卫红和同事却要顶着狂风暴雨,打着手电筒、怀揣观测本,艰难地赶往观测场,准确记录仪器表上一个个数据。“风大雨急,经常把伞都吹跑了。”程卫红说,等返回时,整个人淋成了落汤鸡,但是,只要怀里的观测记录本没被打湿,就算庆幸的。
  “遇到冰雹天气,要把冰雹拾回来称重,冬天结冰了,要更换湿球纱布并融冰。”程卫红告诉记者,以前,他们对观测到的数据进行人工查算、编报之后,要第一时间发往邮局。为此,他还总结了三步工作法:监督好上一班,做好本班工作,服务好下一班。如今,气象事业发展突飞猛进,网络传输省去了许多繁杂的流程,然而,随着气象服务范围的扩展,程卫红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气象预报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程卫红说,精准、及时的天气预报,可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为农业生产提供重要参考,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全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重要性不言而喻。
  除了观测之外,哪里有需要,程卫红的身影就及时出现在哪里,气象仪器出现故障,他二话不说,带上维修工具一口气爬上10米多高的风向杆迅速维修。对人工增雨和防雹减灾,他也是毫不含糊,每次都抓住有利时机开展作业,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利益。
  “热爱一件事,就要为之献出自己的一切”,为了将这句话变成脚踏实地的行动,程卫红心里的天平不自觉往工作上倒,与此同时,他对家庭的愧疚感也与日俱增。
  1998年冬天的一个深夜,由于妻子出差,程卫红带着儿子住在宿舍,恰巧他值夜班,哄儿子睡后他就到了值班室。凌晨1点多,他正在为即将进行的观测做准备时,儿子却光着屁股跑进来,哭着说:“爸爸我怕!”不敢耽误工作,程卫红眼含泪花,脱下外套把孩子包住,放在椅子上,便急匆匆去了观测场。回来时,儿子已歪倒在椅子上睡着了,将儿子抱回宿舍,程卫红又继续写起了报务信息。
  一晃19年过去了。2017年5月,本应是程卫红为儿子操办结婚大事之时,身为县气象局防雷减灾中心主任的他却接到某民爆股份集团有限公司的一个技术改造项目,该项目涉及整个生产区域防雷装置的设计与布局,马虎不得。程卫红多次到现场测量距离、查看图纸,就在儿子结婚的前一天,该公司生产线的防雷设施要核定最终数量,程卫红只得将家里的一摊事交给妻子和亲朋好友。等忙完已是晚上了,朋友揶揄他说:“程大忙人回来了,儿子明天结婚,你今天还上班呀,你真行!”他只是低笑一下说:“没办法呀,工作需要。”
  在耳濡目染的熏陶下,程卫红的儿子也考进了气象系统,在业务方面展现出了优秀的才能。程卫红自豪地说:“这是我家第三代气象人啦。”原来,程卫红的父亲就从气象系统退休,妻子也是气象干部,这个普通而平凡的职业,经过他家一代一代的传承、沉淀、发扬光大,竟有了像圣火接力一般的使命感,令人不禁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