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2年11月2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从“三无”到“三有”的蜕变
——镇安县党建引领“三无”小区治理工作纪实
文章字数:1271
  本报通讯员 魏 华
  在镇安县城,由于地域、历史等各方面的原因,像阳光雅居这样“无物业管理、无主管部门、无人防物防”的“三无”小区共有93个。
  “为了把这些小区有效管起来,我们把这些小区划分为7个老旧改造型、8个单位失管型、10个自建开发型、68个分散自建开发型‘四个类型’的小区,再按照‘节约资源、方便管理、适度联合’的原则,整合成30个区域,由47个机关单位包抓,成立30个党支部,引领小区治理,做到了因区施策、精准治理。”县委组织部干部金燕说。
  为了建强党支部,该县规定小区党支部由3-5名支委组成,其中牵头单位派1名副职领导任第一书记,社区和小区各推荐1名支部书记或副书记,小区内选出1-2名支委。在此基础上,按照“应建尽建、服务群众”的原则,建立楼栋党小组27个、党员中心户45个和楼栋长118名,全面加强小区治理。
  同时,采取用小区内原有公共房屋、借用小区辖区内机关事业单位闲置用房或与之共用活动办公室、小区居民提供闲置房屋、与包抓牵头单位共用党员活动场地“四个办法”解决党组织活动场地问题,并按照有统一标识和名称、有基本场所、有服务项目、有服务队伍、有党建氛围、有运行机制的“六有”标准建立党员活动阵地30个。
  张青文自建楼是典型的自建开发型楼栋,由于只有30来户、90多人,成立不起来物业公司,楼内的管理,全靠居民自觉,环境卫生差、邻里矛盾多等问题十分突出。“在小区党支部的组织下,成立了16个人的志愿者服务队,建立了物业调解相关事项清单,居民修水、修电、卫生保洁之类的小事就有人管了,大家都觉得小区比以前温馨多了。”张军笑呵呵地说。
  加强“三无”小区治理,发动小区居民支持、参与是关键。镇安在各小区成立了以党员为主力的志愿者服务队,同时,因地制宜在老旧改造型、单位失管型、自建开发型三类小区全面建立业主委员会,具备条件的成立物业公司。
  据了解,目前在全县“三无”小区中,成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30支945人,物业调解工作室5个,物业调解事项清单16份。该县涉及“三无”小区的四个社区,都在通过探索建立党建微信群、开发智慧党建网络等方式,智慧赋能“三无”小区高效率治理。
  县上统一建立“区分四型、户分三类”管理机制,在科学划分“四个类型”小区的基础上,把小区居民分为红色放心户(中共党员、在职干部、退役军人等)、黄色关注户(残疾、空巢、生活困难、居家隔离等特殊人群)、绿色常态户三种类型,建好“三类管理”、小区内居民信息和牵头包抓单位联系小区居民的“三本”台账,因户施策、精准治理,把管理和服务的触角延伸到户、落实到人。
  该县通过建立紧密的“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楼栋长)”组织体系,务实的“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物业公司(物业调解工作室、物业调解相关事项清单)”服务体系,以“五单”服务制为抓手,通过包抓单位、街道、社区、片区居民、社会五条渠道共筹措资金276万元,新修和修缮门房13个,安装门禁和院内监控共29套,监督岗亭22个,新设规划车位128个,拆除违章建筑263平方米,等等一系列硬件设施促进治理提质增效。在小区居民心中,搭建起了一座座从“三无”到“三有”的“幸福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