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2年12月0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叶峰:公众应主动按照要求参加核酸检测
陕西日报记者 杨 静
文章字数:1577
  当前,省内多个城市出现疫情,“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持续加大,我省疫情形势严峻复杂,社会面筛查持续发现病例。快速找到社会面存在的隐匿传染源,加速推进社会面清零,核酸检测是重要手段。
  近期公众有这样的疑问:为何一些区域核酸检测持续进行?核酸检测如何做到“既不层层加码,也不随意减码”?公众应如何配合进行核酸检测?在此期间,公众还需要注意哪些防护问题?为此,记者采访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叶峰。
  记者:为何一些区域核酸检测持续进行?
  叶峰:核酸检测技术是新冠病毒检测公认的金标准。目前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核酸检测是找出潜在感染者的有效手段。
  当前,我省社会面筛查持续发现病例,表明社会面仍存在隐匿传染源。快速发现隐匿传染源的手段就是核酸检测,从而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阻断病毒的传播,保护公众的生命健康。另外从公众关心的核酸检测成本上来看,组织公众做核酸检测的成本要远远小于处置规模疫情的成本,是经济快速阻断病毒传播的手段。
  因此,核酸检测依然是目前主动发现感染者的主要方法。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公众应主动按照要求参加核酸检测,不要漏检。
  记者:核酸检测如何做到“既不层层加码,也不随意减码”?
  叶峰:无论是第九版防控方案,还是二十条优化措施,都对常态化核酸检测和发生本土疫情后的区域核酸检测作出了明确规定。各地要基于疫情风险,科学精准组织开展核酸检测。
  从大规模核酸检测标准要求看,省会城市和千万级人口以上城市发生疫情后,经流调研判,传播链不清、风险场所和风险人员多、风险人员流动性大,疫情存在扩散风险时,疫情所在区每日开展1次大规模核酸检测,连续3次核酸检测无社会面感染者后,间隔3天再开展1次大规模核酸检测,无社会面感染者可停止大规模核酸检测。当然,是否需要进行区域性核酸检测,应当取决于科学研判,服务于疫情防控的需要,才能够做到“既不层层加码,也不随意减码”。
  记者:公众应如何配合进行核酸检测?
  叶峰:参加常态化核酸检测风险较低,公众要做好相应措施,才可以把风险降到最低。因此,要按社区通知的时间安排,到指定地点参加核酸检测,提前准备好“陕西一码通”或身份证,等待核酸采样期间,全程佩戴口罩。核酸采样前2小时尽量避免进食,前30分钟请勿吸烟、喝酒或嚼口香糖;前后左右排队人员均保持一米社交距离;全程尽量少交谈、少打电话,不大声说话;前面的人采样结束后,等待医护人员完成双手消毒,拿出新棉签后,迅速上前取下口罩张嘴采样,取样结束后立刻戴好口罩。核酸采样时,保持身体与医护人员之间的安全距离,避免身体任何部位触碰采集台;采集口咽拭子时,减少吞咽、清嗓子动作。采样结束后立即离开采样点,不要在采样点周围吐痰、呕吐、抽烟、逗留。
  此外,高风险区应该做好核酸检测的组织工作,按照分时、分批、有序的原则,在做好防护的情况下开展核酸检测;核酸采样点要全力做好组织和管理工作,维持好秩序。
  记者:在此期间,公众还需要注意哪些防护问题?
  叶峰:为尽快阻断病毒传播,提倡单位至家庭“两点一线”,不扎堆、不聚集、不聚餐,非必要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尽量不跨区(县)流动;家长要落实学校疫情防控要求,避免接触近期外地返回人员,非必要不出市,如确需出行,要及时向社区(村)及学校报备;个人及时关注官方媒体发布的高风险区、涉疫轨迹和疫情防控信息,不前往高风险区(涉疫场所)周边。如自己和家人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请及时到就近发热门诊就医,途中做好防护;主动向社区(村)、单位、住所报备高风险区旅居史、涉疫场所活动史、风险人员接触史等情况,不瞒报、不漏报,配合落实健康管理措施。
  临床中发现,接种疫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降低感染后的重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减少感染。因此,公众应尽快完成新冠疫苗加强接种。(原载《陕西日报》2022年11月30日第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