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2年12月1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当 好 苏 陕 协 作“ 帮 扶 员 ”
本报通讯员 李 翔
文章字数:663
  身着一袭红衣,穿梭在基地忙个不停,查土壤水分、种苗形状,测树体承载量……一大早,胡新苗就在镇安县茅坪回族镇五福村红仁核桃基地开始了她一天的工作。
  2021年4月,南京市浦口区农业农村局林业站副站长胡新苗横跨千里,来到镇安县,开始了漫长却又短暂的交流学习生活。
  “红仁核桃营养价值高、市场效益好,确实是一项富民产业。”胡新苗说。
  镇安地处秦岭南麓,山大沟深,板栗核桃等林业产业基础厚实,但产业效益却较为薄弱。初到镇安的第一个月,胡新苗走遍了15个镇(街道)的每一个林业产业基地,看现状、问发展,给林业产业发展“把脉诊病”。
  过去,五福村核桃产业基地管理方式粗放、产业品种单一、经济效益低下,胡新苗来后,一直关注红仁核桃产业的发展,先后多次为五福村红仁核桃基地争取苏陕协作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现在,该基地已建成标准化园区160亩、育苗3万株,全面丰产丰收后亩产收益可达6000多元,产生的效益是之前的6倍以上。目前,五福村的繁育苗圃正在向全县延伸,全县共栽植红仁核桃3450亩75900株,两三年后全面达产达效可实现年收入2000多万元。
  黎世杰是镇安县林特产业发展中心的高级工程师,也是胡新苗在镇安开展工作的好伙伴。“每到一个产业基地,胡老师都会帮助我们分析当地的产业架构、发展思路,让我对全县的林业产业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作为一名浦口区援派镇安县“三支”人才,胡新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当地产业发展注入了活力,也为人才振兴埋下了种子。“我要把先进的技术、理念留在‘第二故乡’,让它们和镇安林业人携手共同擘画苏陕协作的最大同心圆。”胡新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