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2年12月1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让青春之花在大山深处绚丽绽放
——记第八届“TCL希望工程烛光奖计划”获奖教师刘丽丽
文章字数:3080
    ◁教学生叠被子

    △悉心照顾学生生活

    ◁给留守儿童上心理课

    ▽课外交流

    讲解疫情防控知识

  本报通讯员 代绪刚
  9年前,她向往大山。
  9年后的今天,她以山为家,以校为家。
  她是学生们的“校长妈妈”、老师们的“知心大姐姐”。
  商南县赵川镇寇家村小学校长刘丽丽,来自西安市蓝田县。蓝田县自古为关中通往东南诸省的要道,刘丽丽从小就对大山有一种莫名的向往。因为经常在电视里看到大山里的孩子们求学不易,加上当教师的哥哥们从小熏陶,师范毕业后她毅然前往偏僻的商洛市商南县赵川镇寇家村小学执教。
  2014年秋季开学前,刘丽丽肩背行李,怀揣着梦想来到了寇家村小学。该学校是一所完全小学,从学前班至小学六年级共100多名学生,有7名教师、20间砖木结构校舍和不足半亩地的操场,学生多为留守儿童。简陋的工作环境,简单的生活状态,她并不感到意外,因为只有她自己知道,在分配时是她主动向领导请缨,要到条件最艰苦的地方去。所以,她默默地拿起扫把,将操场的垃圾清扫干净。春去秋来,这一扫就是9年。
  孩子们的“校长妈妈”
  “刘老师回来了,刘老师回来了!”每一次,刘丽丽外出回来还未进校门,早来的同学们就从院子里涌出来,如一群雏燕等待衔虫的妈妈。一瞬间,她满身的风尘与晕车的不适,便随着山风飘向远方。
  学校地处偏远,回家一次要耽搁两天的时间,因此刘丽丽周末很少回家,不是去学生家里家访就是在学校里读书学习。“刚工作的那几年条件不好,周末我一个人待在学校有点害怕,住得近的孩子会主动回到学校来陪我,我就给他们做饭一起吃。今年刚报到的新生特别喜欢我,我走到哪里他们就粘到哪里,放学后妈妈来接都舍不得走。”刘丽丽说。
  在学校,她总能和孩子们打成一片,很多孩子跟她比跟父母还要亲密,她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校长妈妈”。
  寇家村小学是半寄宿式学校,有一半的学生在学校住宿。由于大部分是留守儿童,爷爷奶奶教育观念的差异和孩子们的叛逆心理导致很多学生不喜欢学习,刘老师会对他们给予更多生活上的关爱。
  留守儿童们缺少父母的关爱,刘丽丽就把自己当作孩子们的家长,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校园地势较高,经常缺水,她就带着孩子们,一起从山脚下的村庄抬水。她天天照看着孩子们洗漱、穿衣、叠被子,天冷了追着给他们加衣。她利用课间带着孩子们画文化墙,带孩子们堆雪人,自掏腰包给留守孩子过生日,让孩子们围成一圈学习灭火常识。她从不因学习成绩不好轻易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对于班上的学困生,她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奖励。每一朵花都有不同的花期,她认为只要默默地浇灌,总有一天能等来花开。
  5年前,刘丽丽担任三年级语文教师时,学生小磊(化名)性格孤僻,不善于与人交流,课堂上爱发呆,注意力不集中,课下好动,常与同学们产生矛盾。经过谈心后了解到,这个孩子从小父母离异,父亲常年在外打工,由爷爷奶奶照顾。爷爷奶奶年事已高,还要务农养家,对孩子缺少心灵沟通,以至于孩子心理敏感,听到同学们谈及关于父母的话题时就委屈难受,无人倾诉。有一次开家长会时,小磊满心欢喜地等待父亲的到来,结果只等到了一通电话,瞬间泪如雨下。她看到后,立即将他拉入怀中,悉心安慰。此后,她对小磊给予更多关注,课堂上时不时地注意他、提醒他、提问他,日常给他辅导作业,帮他解决疑难杂惑。她还坚持每月两次家访,经常与小磊的父亲进行电话与微信交流,时刻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她给孩子买过彩笔与本子等学习用品,给孩子买过新衣服,还帮他争取过爱心人士的资助。就这样,她一直坚持了4年,直到孩子小学毕业。4年间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小磊感受到学校的爱与温暖,对她的称呼也从“刘老师”变成了“刘妈妈”,这是发自内心的感恩与感动。而她,也欣喜地看到了孩子的转变,从成绩倒数到名列前茅,从性格孤僻到开朗爱笑,从胆小自卑到阳光自信……
  学校里,像小磊这样的单亲留守儿童非常多,她就组织老师结对帮扶,每月进行家访,定期汇报帮扶情况,总结经验,让老师们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里,为他们排解生活与心理上的烦忧,让孩子们全心全意地学习,无忧无虑地成长。
  年轻老师们的“知心大姐姐”
  寇家村小学目前有6名正式教师,平均年龄不到30岁,大多是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这些年轻教师刚刚从大城市回来,适应不了山村的生活,她就是大家的“知心大姐姐”,帮他们走过迷惘,带他们以苦为乐,发现身边的美。
  “我觉得我的心理年龄永远是18岁,很喜欢和年轻老师们打成一片,会关注出了什么新游戏,周末和他们一起玩,努力融入年轻人的圈子。”刘丽丽说。
  生活里,她的浪漫和睿智是化解艰苦环境的良药。学校停电又要批改作业时,她会带着老师们一起到操场的乒乓球桌上,点燃蜡烛,拿出几个好看的红酒杯倒上开水,美其名曰“浪漫烛光品作业”。
  2016年,学校分来了两名年轻又充满活力的女教师,一周一次的公开课成了她们日夜煎熬的心头病。刘丽丽知道后,亲切地与她们分享自己的经验,帮助她们理清思路、设计板书、预设课堂问题,还多次邀请她们来听自己的课学习经验,走进她们的课堂进行指导……经过反复打磨,她们的公开课得到了一致好评,刘丽丽与章洁老师合作研讨的公开课《落花生》与《一路花香》还成为寇
  家村小学的经典示范课。
  这种以身示范、以身引导的教学作风,让每年来的新老师都能尽快适应新的岗位。她包扶的青年教师章洁从羞涩走向成熟,如今已能独当一面,成为学校的骨干教师。而且,章洁老师的公开课还走出村小,走上了县级“舞台”,在2019年全县评比中荣获语文、英语、品德与社会三科第一的好成绩,获得全县“师德标兵”荣誉称号,成为远
  近闻名的“明星教师”。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8年,刘丽丽撰写的论文《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优化分析》荣获国家级一等奖;2019年,她的论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学设计《月亮与云彩》《美丽的森林——用数学》分别荣获省级三等奖。在她的模范引领下,学校“比、学、赶、帮、超”的氛围日益浓厚。
  2019年,刘丽丽在担任校长的同时还勇挑四年级语文、五年级品社两门主要学科,这两门学科在全县期末统考中分别获得了语文一等奖、品社二等奖的优异成绩,由她帮扶的年轻骨干教师所带的3门主课同时获得全县第一的可喜成绩,她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提高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先进个人。不久前,第八届“TCL希望工程烛光奖计划”获奖教师名单揭晓,由共青团陕西省委、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推荐的26名优秀乡村教师获奖,刘丽丽成为商南县唯一获此殊荣的乡村教师。
  体育教师出身的刘丽丽,神奇地将寇家村小学语文学科成绩提高到连续两年全县第一。
  让青春之花在大山深处绚丽绽放
  从西安来到偏远的山村任教,刘丽丽的家里人起初很难理解。
  学校的新校区2020年才建成,以前是土木结构的四合院,房子都是危房,卫生间也是农村的“旱厕”,一下雨就没办法使用。近几年,学校才有了明亮的教室,教室里也配置了电子白板。
  新学校落成以前,刘丽丽从没请家人来过自己工作的地方,直到新学校建成后,她才请妈妈和妹妹前来看望过一次。为了支持她实现自己的梦想,丈夫也辞去了省城的高薪工作,回到了家乡商南。
  “以前学校条件太差了,加上我丈夫家里原来也是土房子泥巴地,还有 100多年历史的老院墙,他们要是看见这样的环境,估计当场就会把我带回西安了。这里的人都特别热情,学生也特别的单纯淳朴,我看着他们一个个从学前班长大,真的很舍不得。”刘丽丽说。
  从业以来,刘丽丽有过多次调往镇上工作的机会,都被她拒绝了。远离家乡,刘丽丽最大的困惑就是不能经常陪在家人身边,父亲从生病到离世,她都没能在身边尽孝,成了内心最大的遗憾。
  “关爱山村儿童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更是我以后工作的重点,我会毫不犹豫地扛起这份责任,让青春之花在大山深处绚丽绽放。”刘丽丽斩钉截铁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