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2年12月2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回乡创业天地宽
本报记者 费 翔 韩 露 通讯员 代绪刚
文章字数:1469
  正当事业处于上升期的时候,刘军辞去高薪工作,毅然选择回乡创业。是什么让他放弃在大城市努力打拼的事业和优厚待遇,回到家乡商南县清油河镇涧场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带领乡亲脱贫致富奔小康呢?
  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来到涧场村采访。今年41岁的刘军精干沉稳,说起回乡原因,见面后他打开了话匣子。“我从商南县富水职中毕业后,先后在西安、广东、上海、山东等地闯荡,通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从陕国投集团的一名普通职员晋升为集团公司某下属公司的二把手,年薪能拿30多万元。”在外打拼的经历充满了艰辛。刘军学历低,最初入职公司的时候,干着最普通的工作,月薪只有600元左右。后来,他通过自学取得了大专文凭,加上工作踏实肯干,公司领导看在眼里,打算重点培养他,就这样他顺利进入了公司管理层,负责代理公司一个区域的业务。
  到了新的市场和区域,刘军人生地不熟,如何开拓新市场成为他眼前的一道难题。2010年在广东的时候,商南在那里成立有广东商南商会,靠着商南老乡借钱帮忙,他用两年半时间打开了市场,公司业务逐步走上了正轨,自己的月薪也达到了3万多元。当时,广东商南商会介绍了商南县很多回乡创业的优惠政策,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又在西安见到了时任清油河镇镇长的石小林,向他介绍了商南“借袋还菇”等产业发展政策,一项项真金白银的优惠政策激发了刘军回乡发展的心思。
  2015年底,趁着集团公司进行改制的机会,刘君辞去公司职务,准备回乡大干一番。次年,他回到家乡涧场村流转了村民45亩土地,投资种植了10万袋香菇,连同厂房建设共计投资了120万元,带动村上18户贫困户48人,人均务工收入1800元以上。“当时每袋香菇的纯利润在1.5元到1.7元左右,当年收入15万元左右。”虽然收入不及他在外工作的一半,但能照顾家里,他也很满足。
  种植香菇属于“半年闲”的产业,加之受天气等影响,收入也不是很稳定。2018年受到倒春寒天气的影响,香菇成活率不高,刘军直接损失了4万多袋香菇。由于清油河镇谷沟坡地多、气温适宜天麻生长,许多村民从事天麻栽培的时间长、技术成熟、经验丰富。2017年底,他邀请当地碾子沟村、团坪村等天麻种植大户帮忙选址、示范种植,就种植的关键环节传授秘诀。当年他种植天麻2000多窝,来年纯收入七八万元。通过购买带贫益贫的原材料、地租、劳务等形式带动12户34人,人均增加收入1000元左右。
  2018年,刘军参加了村上党支部书记的竞选,并顺利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刚到村上任职的时候,村里年轻人基本上都外出打工,村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为了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他多方奔走联系,积极为村里引进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2020年底,村上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陕西隽永茶叶产业有限公司,村集体经济入股茶业公司,一起带动周边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和基地务工形式增加其家庭收入。一期在涧场流转土地350多亩,种植金牡丹茶苗(红茶)210万株,现已全部完成种植,并在覆膜进行科管,带动5个村民小组309户310人通过土地流转或者基地务工增加收入,预计每户平均增收1300元左右。
  在刘军回乡创业的影响下,涧场村一批在外创业人士纷纷回到家乡发展。在广州创业的党红旗回家养起了蝎子,第一年就养了2万多只。在外创业人士张艺回到村上种植了11万袋香菇,还担任了村上的组织委员,和他一起搭班子,带领村民致富。
  “回乡发展一定有前途,能为家乡出点力是我们这代人的责任,自己从来没有后悔过。”刘军说,“以后村上将带领群众把茶叶、香菇、天麻等产业做大做强,使它们成为全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同时,根据市场需求,积极引导企业投资香菇、茶叶、天麻深加工领域,延长产业链条,大力发展电商产业,推动全村经济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