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3年02月2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搬出群众稳稳的幸福
本报通讯员 陈波 刘梅
文章字数:1377
  近日,笔者来到丹凤县商镇商邑社区,放眼望去,小区街道宽阔整洁、一栋栋高楼错落有致,小区内不时传来孩童们的嬉闹欢笑声、老人们聊家常以及跳广场舞的欢乐声,处处洋溢着一派祥和安乐的景象。
  商邑社区下辖4个移民安置小区,共有住户5180户18863人,其中易地搬迁户2373户9478人,是县内大型扶贫易地安置社区之一。
  “张叔,您上次说水龙头水小的问题我给社区反映并解决了。”“王姐,你上次反映电动车充电不方便的事我联系社区干部了,目前34个充电桩已安置到位,随后还要继续安装,到时候你下楼就能给电动车充电了。”……楼长贺新民正在上门为搬迁群众排忧解难,在商邑社区像这样的楼长共有92个、片长112名。
  商邑社区采用“社区干部包片+帮扶单位干部包楼+楼长片长包户”的原则,坚持“点线面结合、线上线下联动、信息化网格化两端发力”,贯彻落实“人盯人+”社会治理体系,切实发挥楼长片长的“触角”作用,确保党的惠农惠民政策落实到千家万户,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
  “自从易地搬迁后,日子是越来越幸福。以前在老家,孩子上学、买东西、看病啥的都不方便,想赚钱就要去外地打工,家里就照顾不上。现在好了,媳妇在社区的公性益岗位,空余时间还能打打核桃、干干零活补贴家用;两个孩子在老君幼儿园上学,均享受幼儿困难生活补助;我在县医院项目部做消防水电工,一年下来也能挣个五六万元。”家住六期北区15号楼中单元505室的孙盼感慨地说道。
  “就是,我原来住在铁峪铺镇李山村,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娃上学更是不方便,就连买包盐都要骑摩托车跑上4公里才能到达小卖部。最害怕的就是夏天,自家三间砖瓦房依山而建,遇到暴雨或连阴雨时,晚上睡觉担惊受怕,就害怕房屋突然倒塌或屋后滑坡。现在情况好了,我个人出了1万元,政府在商邑社区给我分了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我丈夫赵红因在老家担任过村委会委员,经过考察面试现担任商邑社区监委会主任,我在老君小学门口开了一个小超市,两个孩子都在上学,既照顾了孩子,又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创业,日子是越来越好了。”刘红莉笑着接过话茬。
  近年来,丹凤县为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立足县域实际和搬迁群众需求,及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十条措施》,从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帮扶责任、完善配套服务、做好产业就业、强化支持保障等十个方面进行了细化明确,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落得下、稳就业、能致富”。
  商邑社区自2022年1月正式成立以来,本着“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坚持“为群众办好事、让群众好办事”的理念,开设岗位、兜底安置,党建引领、强化服务,创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妇女儿童之家、日间照料中心、退役军人服务站等,积极开展各类爱心活动,丰富群众业余生活,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不断增强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尤其是在解决就业方面,除了提供40个公益性岗位外,依托辖区企业,定期召开招聘会、对接会,为辖区用工企业和意愿务工群众搭建供需桥梁,仅2022年社区群众在辖区企业务工人员就达到了120多人,人均家庭收入增加3万元以上。
  据社区党支部书记秦建太介绍,商邑社区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路径,充分发挥“党建联盟”平台作用,凝聚乡村振兴强大合力,努力在提升社区治理水平、促进群众高度融入、解决群众疑难问题、推动群众稳岗就业上狠下功夫,以此助推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互促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