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3年03月0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共产党员张淑珍的茶树人生——
飘 香
本报通讯员 张永罡 张 矛 孙黄荣 王秦禹
文章字数:2044
  茶树的栽种仅仅是茶业发展的第一步,要想产出真正的好茶叶,制茶环节相当重要。在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这传统六大茶类中,每类都有其不同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要领。
  那时初生的商南茶,既没有传统的制茶经验,也没有现代制茶技术的普及,单就杀青这一关,就很难跨越。刚开始,炒制出的茶叶青草味总是很浓,口味也不是很好。如何突破制茶的技术屏障,让商南茶能为大众接受并能够走向市场,成为摆在张淑珍面前的又一道关口。
  “我们就先从绿茶制作工艺入手,抽调了一批技术人员组成试制小组,从杀青到揉捻,再从揉捻到干燥,三道工序一次次反复的试验,每制一包都对锅温和杀青的时间做了详细的记录,然后在泡上一杯,逐个进行比较。”一天下来,张淑珍的10个手指头常常被烫起“亮泡”。
  “后来我们就发现杀青是制茶的关键,茶叶口感好不好关键在杀青,而杀青一个就是要控制好锅温,再一个就是要控制好时间,时间长了也不行,时间短了也不行。”
  十次,百次,千次,仅仅杀青这一个环节,她反反复复尝试,不断在实践中摸索总结,终于找到了适合商南茶的杀青手艺。而一番苦功也终于研制出韵味久长、浓香回溢的商南名茶——商南泉茗,并在中国西部名优茶促进会上获得“陆羽杯”大奖。
  1980年,张淑珍走上商南县林业局茶叶站站长岗位,作为全县茶业的领头人,她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时值改革开放初期,茶叶的销售还延续着计划经济的老路子。供销社茶叶卖得好,茶农得到的利润却不多,茶叶卖不动,供销社就没有了收购的积极性。
  1984年,商洛地区供销社春季收购了1万公斤商南茶叶,到冬季还积压在库中。茶叶价格走低,茶农挣不到钱,很多人开始打起了退堂鼓。这一切让张淑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后来,张淑珍找到供销社,折价回购了积压的1万公斤斤茶叶,带着全站职工,用报纸卷装成筒,走街串巷卖茶。不料,两个星期茶叶就全部卖出了,除了上缴国家600元税金外,站里还净赚了5000元。这件事给了张淑珍极大的触动和启发。
  “通过这件事儿,我发现商南的茶叶卖不动的症结是产销脱钩,当时就想如果能成立一个茶叶销售公司,把农户的茶叶组织起来直接面对市场,不就减少了中间环节,就增加了茶农的收入。”
  张淑珍很快便把这个想法交给茶农,征求他们的意见。几天后,36份要求加入茶叶销售公司的申请书接踵而来。1985年3月,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成立,开始探索茶农种茶、茶场初制加工、联营公司精选包装销售的茶业发展新模式。
  同一时间,张淑珍和茶业站20多名职工自愿丢掉“铁饭碗”,将茶叶联营公司和茶场、茶农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大胆地走向市场,和农民们一起种茶、制茶,寻找销路。
  为了引导当地农民制好茶,每到采茶季节,张淑珍都事必躬亲,一个茶场挨着一个茶场,给乡亲们示范操作,教大家制茶要点。收获季节,她披着晨露钻进茶林,亲自采摘,以身施教,炮制时刻,她站在高温炉前,动手操作。
  听村干部说村里感兴趣的人都可以学种茶,富水镇茶坊村赵力本的爷爷做出了一个决定,将自家田里的小麦挖掉,种上了茶。此后,他们一家三代都成了种茶人。
  起初由于不懂种茶,赵力本家收获的只是稀稀疏疏的茶苗。听说张淑珍在村子里搞培训,赵力本的爷爷就成为了培训班的一员。
  改革开放前,农村条件比较简陋,各方面工作都是纯手工制作。赵力本说:“没想到,张站长是真的教,从播种到采收、摊晾到揉炒,再到包装,一遍一遍地讲解和示范,后续还有源源不断的‘随问随答’。”这也成了当地农民学习技术的保障。
  村里的茶园可以承包后,赵力本家便把承包的茶园从100多亩扩大到200多亩。现在每年都在承包的茶园里采摘春茶,然后包装好后自主销售,一年净收入10万元左右,家里的经济更宽裕了。
  赵力本说,茶厂平时固定工人有十来个,采茶旺季需要招工40多人,每人一天100到200元,他不仅自己挣到了钱,还可以帮助乡亲们,一举两得。
  看着茶农腰包越来越鼓,许多群众坐不住了,纷纷拿出自家承包的荒坡,到茶业联营公司要求“入伙儿”,家住富水的柯长江便是其中一位。
  乡亲们愿意种茶,这当然是好事儿。张淑珍专门去他家承包的地坡里化验了土壤,给柯长江提供了茶籽和技术,还配备了技术员,当年他家承包的110亩荒山光茶苗就种了60亩。
  “茶树到第七年开始大量采摘茶叶,采摘好后,联营公司派人上门来收购,我们种起来放心,一年利润800多元,收入非常可观。”柯长江说。
  后来,柯启林接了父亲柯长江的班,将110亩承包山都种上了茶树,每年下来能赚七八万元,效益非常明显。此外,每年采茶期时需要雇60多人,这些人基本上都是附近的群众,一个采茶期下来有的家里也能挣上一万多元。
  “在张阿姨的帮助下,我们一家子都学会了种茶,在自己家门口有了稳定收入,日子越过越好。”柯启林说道。
  不到10年时间,原来和张淑珍一起丢掉“铁饭碗”的职工年收入超过万元,多数人住进100平方米的家属楼,与商南县茶叶公司联营的茶场达到120多个,公司产值一下子由原来50多万元增加到2000万元。与此同时,茶农们在茶叶联营公司的带动下,人均增收达到了5000元。跟着张淑珍种茶挣了钱,群众心里个个乐开了花,而张淑珍的名字,也同商南茶一样,口口相传,香飘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