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3年03月0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炉道手工挂面
高鸿
文章字数:2183
    炉道风光

    正在晾晒的挂面

    宋师傅正忙着扯挂面

  在商洛几个县里,丹凤建县相对晚点,是从周边的商县(今商州区)、商南、山阳、洛南4个县里拼凑来的,期间还经历过撤并重建。
  从丹凤县城沿丹庾路北行37公里,就到了庾家河街道。一路向北,翻过红二十五军曾血战过的炉庾山梁,脚下就是炉道。炉道得名始于西汉。西汉时,官府于庾岭两岔河铁铜沟置炉炼铁、修道运矿石,任用官吏管理,始有“炉道”之名,承于唐宋,盛于明清。据《中国县域统计年鉴·2018(乡镇卷)》记载,1949年设炉道乡,1953年分南、北炉道两乡,1956年又合并为一乡,1958年设立五星公社,1961年更名炉道公社,1984年改名炉道乡。1996年,炉道乡面积81平方公里,辖龙骨岩、黄坪、天明、建国、五一、新春、五二、五三、和平、何塬10个行政村。1997年,撤销炉道乡、庾家河乡,合并设立庾岭镇。时至今日,说蛮子话的下湖人居多的炉道不再是乡名、村名,而是一个时代远去的象征,凝聚成一代人的家园情结,浓缩成一方水土的牵挂。
  炉道有两个比较开阔的河道,河水流经瓮沟注入洛河,解放前归洛南县三要司管辖,三要称前堡,炉道称后堡,俗称前川后山,界岭原是洛南县和商县的分界线。1954年之后,炉道乡划归丹凤县管辖。三要是农贸市场,三六九逢集;庾家河是骡马市场,一四七逢集,兴盛的时候,商旅云集。后来庾家河集市渐渐衰落,而三要的集市依旧,尤其是四月会和十月会热闹红火,是炉道青年男女逢会必去的集市。炉道人喜欢沿庾三公路坐班车过三要上西安或者下河南金矿,似乎骨子里隐藏有一种洛南情结。
  在丹凤南北二山的农村,现在仍有一些手艺人扯挂面。手工挂面作为一种传统面食,一直是许多人忘不了的舌尖上的美味与乡愁。
  我从小长在农村,爷爷、父亲都是扯挂面的能手,特别是爷爷扯的手工挂面做工精细,面条细如发丝、洁白空心,用手摸上去光滑柔韧,风味独特,一直是我的最爱!父亲扯挂面的技能是爷爷传授的,虽不及爷爷那么精湛,但也不错。
  记得小时候,每到年关前,村里就掀起了一股扯挂面热,都是亲朋好友预定的,哪家也不敢落下,大姑家扯一座,小姨家扯一座……一个冬季,爷爷和父亲都忙个不休。
  虽然要忙到年前,起早贪黑也很辛苦,但都是自家人,扯到好挂面,温暖了别人,自己心里也有成功的满足。扯座挂面过大年,图的就是喜庆。如今,父亲年事已高,再也扯不动了,过年想吃挂面,要预定。
  挂面好吃活难干。扯挂面的程序错综复杂,做起来真的不容易。
  和面是第一道工序。根据季节不同,盐水和面,入九前下盐比重大一些,入九后下盐稍轻些(一般是100斤面粉下5斤食用盐比较合适)。和面时不能过硬或过软,要反复用力揉和,直到不粘手、不粘盆为止。这是项硬活,最费体力。面和的道数越多,面就越劲道,口感明显不一样。以前是纯手工和面,劳时费力,时下有了和面机,轻松多了。
  和好面后就是醒面。将和好的面放置半小时左右,使其充分发酵。
  下来就要盘条。将和好的面团放在平整的桌面上,用快刀将面团切割成直径3厘米左右的圆形长条,连续划割,中途不停断。然后用手来回反复捻搓成直径1至2厘米的圆条,层层盘入盆中。
  然后是绕条。将盘好的面条交叉缠绕在竹扦上(俗称上筷子),绕条时用力要均匀,至竹扦绕满为止。下来要二次醒面,将绕好的面条放入发酵槽中(简易的面箱)进行发酵,通常面上覆盖草帘子或棉被保温,让面条充分发酵自动下沉。
  再下来是拉条,一般在后半夜进行。拉条时要均匀用力向外慢慢伸张,然后再次放入面箱里醒面,待全部醒好后才可以拿出去上杆。
  扯挂面的关键工序是上杆扯面。第二天天大亮后,将面条从发酵槽中取出,插在高2米左右的木架子上吊扯。将面条从架子上垂下,反复分条、拉扯,然后任其自然垂至地面,在太阳底下充分晾晒。晴天最好,下午就可包装;遇上阴天,有可能到第二天中午才能干透。
  最后就是下杆包面。将晾干的空心挂面慢慢取下,平整托放在案板上裁剪、包装入箱,手工挂面就做好了。一座面有四五斤面头,面头有嚼劲,荤素皆美食。
  每到年关,炉道手工挂面便火起来,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2022年冬季,因工作需要,我多次去两岔河村送教上门,每次都见路边的宋记玉师傅家正在扯挂面,门口杆上的挂面远远地诱惑着我。
  有一次,我忍不住驻足问宋师傅:“师傅,你的手工挂面吊得很好啊,卖不?”宋师傅说:“冬月腊月要的人多,暂时没货啊!”
  我说:“我想要40斤!”另一同事紧跟着也说:“我也要40斤!”
  “不好意思,暂时没有啊!”
  我们与宋师傅闲聊得知,因为当地人都知道他家挂面吊的好,都提前预订了他家的挂面,入冬以来他两口子就一直在家里扯挂面。他告诉我们,由于手工挂面工序非常复杂,再着急也没办法,程序一样都不能少。
  我们走进宋师傅家的面房,现场观看宋师傅两口子揉面、盘条,为第二天吊面做准备。粗略算了一下,宋师傅两口子一天扯两座面,约75公斤,除去成本,一天能挣500元钱,一个月一万多元。扯面是重活,挺熬人的,一般人还真干不了。
  庆幸的是,宋师傅答应给我们吊40公斤手工挂面。不过,我们拿货的时间已经排到腊月二十左右了。宋师傅说,面吊好后立即给我们打电话。我们当然很高兴,但也知道找宋师傅下单的客户很多,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不知到时能否如愿以偿?
  手工挂面看似普通,但不一般。其制作技艺是手工艺人代代相传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还是一家一户的纯手工作坊。正是这些普通的手工艺人的辛勤劳作,才将我国传统的面食文化不断地发扬光大,工业时代的任何机器也不可能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