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3年03月1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守正创新担使命 凝心聚力奏强音
——2022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文章字数:3466

  本报通讯员 南 星
  时间的刻度,记录着前行的足迹,也标注着奋进的历程。2022年,在党的二十大光辉的映照下,秦岭深处的商洛注定绚丽耀眼。
  打开2022年商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卷轴:一场场接地气、冒热气的宣讲活动,如春风化雨般润泽心灵;一篇篇有声势、有温度的宣传报道,让主流舆论更加壮大;一道道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带给人们无穷的精神享受;一项项沉甸甸的荣誉,一个个频闪的亮点,让商洛进入“高光时刻”……宣传思想的力量,融入奋进的血脉中,展现于赶超的细节里,铺就人心底色,熔铸精神支撑。
  这一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心怀“国之大者”,紧扣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工作主线,坚持守正创新,扎实履行“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光荣使命,主动融入大局、积极应对变局、有力服务大局、有为开创新局,奏响了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的时代强音,为打造“一都四区”、推进商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文化引领。
  筑牢思想根基 凝聚奋斗共识
  思想之旗引领新征程,理论之光照耀奋进路。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全市上下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精心组织学习交流、宣传宣讲和专题研讨,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和宣传阐释,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热在基层、走进百姓家。
  一年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持续深化理论学习宣传阐释,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走深走实。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学有所悟,而后笃行。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深入研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等理论著作,开展专题学习11次、专题研讨6次,不断把学习宣传贯彻引向深入。有序开展巡听旁听,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形成学、督、改工作闭环,规范提升县(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健全落实“学习日”制度,组建“新时代”“理论先锋”等7支示范性理论宣讲团,举办“商洛大讲堂”6期,组织实施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国“两会”精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市第五次党代会宣讲1.24万场次,受众80.2万人次。建好用好“学习强国”商洛学习平台,省级平台采用952篇,全国总平台采用86篇。围绕打造“一都四区”开展专题调研,开展2022年度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项目竞赛。组织开展“新时代新征程”大调研,10个课题入选省委宣传部重点目录,多篇被《陕西宣传工作》采用,《商洛实施“123”工作法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创新案例推送中宣部交流。 
  伟大的思想,指引前进方向,激发奋进力量。一次次学习研讨,一篇篇理论文章,一场场精彩宣讲,让真理之光照耀商洛大地,凝聚起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激情。
  擂响奋进鼓点 提振拼搏士气
  舆论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一种软实力。重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重要法宝。
  过去的一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牢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倾力抓好各项重大宣传,传播正能量、奏响主旋律。
  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同频共振、同向发力。通过拜会邀请、通联融合、信息共享等方式,拓展与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日报、光明日报和陕西日报、陕西广播电视台等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合作新空间。7家中央驻陕媒体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带队深入牛背梁、金米村等地调研采访,亲身领悟“国之大者”,推出《商洛:全力打造“中国康养之都”新名片》等重点报道60多篇(条)。特别是陕西日报社受邀在我市召开践行群众路线推进融合发展工作会议,对商洛进行了高密度、全接触宣传,连续推出《商洛“一都四区”描绘高质量发展新画卷》等头版重头稿件6篇、全媒体报道500多篇。中央、省级主流媒体累计发稿3000多篇。推出《商洛这五年》《你爱商洛有几度》等宣传片,“22℃商洛·中国康养之都”秦岭康养清凉之旅、“商於古道”文化体验研学之旅等4条线路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新成立意识形态工作科和舆情信息科,建立意识形态领域形势综合分析、日常研判、定期通报工作机制,意识形态工作持续强化。充分运用“3+N”涉商热点敏感舆情应对处置机制,实行扁平化指挥和全天候会商研判,形成上下联动、市县协同、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链条,提升应急指挥和舆情处置质效。强化各类阵地管理,“五突出、五强化”工作经验在2022年全省“扫黄打非”工作会上作经验交流,市委宣传部荣获2022年全国“扫黄打非”先进集体。完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动态管理机制,中共商洛工委旧址被命名为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商洛声音、商洛故事,成为新闻媒体关注的热点。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人民网、新华网、央广网等主流媒体不断聚焦商洛,在一次次广泛而有力的宣传报道中,让更多的商洛元素、商洛故事走出陕西、走向全国,不断擦亮“22℃商洛·中国康养之都”新名片。
  厚植文化沃土 共建多彩家园
  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精神和灵魂。文化的力量,催人奋进。
  一年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以共建共享、惠民利民为落脚点发展公共文化事业;聚焦出作品、健全文化产业体系,繁荣发展文化文艺,着力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坚持守正创新,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制定《商洛市推动文艺大创作大繁荣的实施意见》,评选商洛市第二届文学艺术奖优秀作品37件。商洛花鼓《情怀》荣获第九届中国秦腔艺术节“特别推荐剧目奖”,散文集《月光不是光》荣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纪录片《仓颉》、长篇小说《征途望北斗》、纪实文学《商洛作家群探究》分获全省重大文化精品扶持项目和重点文艺创作资助项目,纪录片《丹江》开拍。先后组织陕西文艺界走进商洛和中国作协来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采访采风实践活动,丹凤棣花古镇和洛南音乐小镇采风创作基地挂牌运行。组织开展2022年全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策划组织“喜迎党的二十大、奋进新征程”“文明新风进万家”等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千余场次。出台《“十四五”文化发展改革规划》,推进“三馆一站”及镇村文化示范点建设,建成基层文化服务中心站点2491个。启动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三年攻坚行动,侏罗纪梦幻世界等4家3A级景区创建通过验收,商南县、山阳县入围第二批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创建行列。积极创建文化产业园区,推荐2个园区为第五批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立文化产业项目库,包装文化产品33个,入选全省“十百千”骨干文化企业7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5家。
  一部部精品,一方方阵地,一个个项目,汇聚成一束束精神之光,掀起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华彩高潮,涵养丰润着商洛百姓的精神家园。
  浇灌文明之花 涵养新风正气
  一座城市的繁荣,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地方的进步,得益于文明的成长。爱尚文明,崇德向善。精神文明的力量,写就了商洛和谐幸福的基调,为推动商洛高质量发展汇聚了正能量。
  一年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弘扬时代精神、树立时代新风、造就时代新人统一起来,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全社会树立了崇德向善、共建文明的鲜明导向。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寻找最美人物等系列评选表彰活动,推荐8人获评“陕西省第八届道德模范”及提名奖,张淑珍获评“三秦楷模”。持续打造“文明商洛 好人之城”品牌,季度发布“商洛好人”84人,推荐9人荣登“陕西好人”榜,3人荣获“中国好人”称号。培树“新时代好少年”,表彰市级“新时代好少年”26名,5人荣获省“新时代好少年”称号。持续巩固提升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对照测评体系,实施六大提升、七大整治、十大创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推进七县区文明县城创建工作,开展文明细胞创建工程,持续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弘扬时代新风,培育文明风尚。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功能,统筹公共服务资源,提高利用率,实现文明实践组织机构和志愿服务全覆盖。举办首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让初心在文明实践中绽放”“丰阳新声微宣讲”2个项目获评“文明实践看陕西”创新案例。扎实开展移风易俗文明实践专项行动,开展抵制恶俗婚闹专项整治,深入推进婚俗、丧俗改革,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抵制婚丧陋习、厚葬薄养等不良社会风气。合理运用“红黑榜”“积分兑换”等制度,推动乡村基层治理,引导群众守望相助、崇德向善。
  奋进新征程,勇担新使命。全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以新担当新作为奋进新征程、再谱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