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3年04月1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象园茶香飘远方
本报记者 李小龙 王江波 见习记者 张 矛
文章字数:3432
    采茶

    手工制茶




  春日绿意浓,茶乡气象新。清明节前夕,位于秦岭深处的镇安县达仁镇象园村的茶农们开始忙碌起来。他们早上采茶,下午加工生产赶制明前茶,确保春茶市场供应,希望卖上好价钱。
  春暖花开,茶吐新绿。象园村村民杨校军像往年一样,迎来了一年中最为忙碌的时节。每天一大早,他就匆匆挎上竹篓来到茶园里采摘茶叶。
  “这里自然环境好,山清水秀,独特的自然条件给茶树提供了很好的生长条件。我们的茶叶畅销全国各地,往年刚出产便销售一空。”在茶叶基地里,杨校军一边小心翼翼地采摘鲜嫩的芽叶,一边向记者娓娓道来。
  近年来,象园茶香飘远方,使农民有奔头,乡村更有活力,奏响了乡村振兴最强劲的旋律。
  传承百年茶
  茶以山名,山以茶显,好山好水孕育好茶。谈到茶,人们自然会想到西湖龙井、信阳毛尖……但我们身边也有好茶——镇安象园茶。
  象园茶生长在高海拔的石坡上,属于典型的高山岩茶。象园村负氧离子含量高、昼夜温差较大、光照时间长等多种特有的自然环境因素,使象园茶独有一份自然清新的品质。
  “春茶开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一把一把地抓。做高端有机茶,要采一芽一叶,一定要按照要求和标准采摘。”茶园里,象园村党支部书记刘道俭正在给大家讲解采摘春茶需要注意的细节。
  茶农穿行于茶树间,兴高采烈地采摘着嫩叶,享受着春日里别样的幸福。
  茶园丰收的喜悦背后,是历代茶农的辛勤付出与不懈努力,他们共同见证了镇安象园茶的历史。
  “清朝顺治年间,江南刘氏从安徽迁播第一棵茶树,在镇安县达仁镇象园村种植成功,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是陕西商洛发展茶叶最早的县之一。”刘道俭说。
  茶农刘东是刘氏大家族的后裔。他说:“我们家一直以种茶为生,大约有五代人从事茶叶种植。我从小耳濡目染,接触最多的树种就是茶树,现在不管是种茶、采茶,还是制茶,我都可以独立完成。”
  “我已经做了20多年的茶叶管理和生产,年轻时接受过传统茶叶加工工艺的学习。”在镇安县佳茗茶叶专业合作社厂房里,刘东的妻子张芳正忙着指导工人初选茶叶。
  “生活在象园村这片土地上的村民,家家户户都有种植茶叶的习惯。他们种茶、采茶、制茶的技艺代代相传,积淀了独特厚重的茶文化。”刘道俭说。
  茶叶是象园村三组村民刘道菊一家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她家种茶近半个世纪。
  “这些年,我们家依靠茶叶增加了收入,我们会继续种茶,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刘道菊说。
  一个人,一双手,一口锅,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传统手工炒茶师的真实写照。走进象园村任意一家茶叶合作社,制茶车间最显眼的除了平铺在竹筛上嫩绿的青叶外,还有几口手工炒茶锅。
  在陕西盛华茶叶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制茶车间,村民黄大军正将一筐鲜叶倒入铁锅,随后只见他将双手摊开,手中握满茶叶,不断地将茶叶向同一方向推拉。黄大军说:“小时候,我家里喝茶都是手工制茶。长时间受茶香熏陶,我也慢慢对传统手艺产生了兴趣。”
  手工炒茶是个慢工活,即使黄大军认真地学,也经过近3年时间才慢慢熟练起来。
  面对手工炒茶产量低、人工成本高、耗时长的状况,有些手艺人就选择了高效率的机器制茶,然而黄大军却是个例外。
  “机器制茶有机器制茶的好处,但也有很多客户打电话点名购买手工茶。作为手艺人,我们的责任就是要把这个工艺传承下去。”黄大军说。
  象园村因茶而美、因茶而兴,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村民们用一片小小的绿叶,凭借一缕淡淡的茶香,让茶成为镇安一张亮丽的名片。
  茶香飘远方
  “一共4斤5两,登记了,本子您收好,下一位……”在象园村的镇安县韵农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收茶点,合作社工作人员不停地过秤、分装,一派忙碌景象。
  连日来,茶农们每天都会陆续把当天上午刚采摘的芽叶卖到这里。
  说起韵农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刘道俭说:“我领办的这个合作社现有茶园3100亩,产值70多万元,吸纳会员63户。”
  “村子这么好的山水,种植的茶叶品质好,我就想把茶叶做出品牌,销往外面,带动村民致富。”
  近年来,刘道俭经过深入学习,不断提升技术,有效提升了茶叶品质,并通过收购附近茶农芽叶进行加工、销售,兑现了带领村民持续增收致富的承诺。
  走进正在建设的陕西商栗茯茶发展有限公司二期厂房,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工人正在赶进度,计划在5月20日把厂房交付投用。“茯茶采用的主要是4月至7月的叶子,延长了茶园的生产周期。”总经理熊瑾介绍,公司将秉承“产业融合、功能拓展”的发展战略,在开发建设上以“茶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为依托,竭力打造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局面。
  在镇安,不仅仅是韵农、商栗两个茶企在探索茶产业的发展新路,越来越多的合作社、企业都在尝试创新茶产业,延长茶产业链。
  在陕西盛华茶叶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吴正松最近忙得歇不下脚,常常是这个电话刚刚挂断,另一个电话又打了进来。
  “最近网上销售特别火爆,很多顾客都在订购我们的明前茶。刚才销售部的负责人打电话过来询问茶叶储量。”吴正松说。
  陕西盛华茶叶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是象园村规模最大的茶企,拥有标准化茶园基地2.8万多亩,辐射带动全县4镇12个村发展茶园8万多亩。
  “我们公司在茶叶研发上投入了很多资金,不管是绿茶的外形、红茶的工艺研发、老茶树的保留等,我们都在努力尝试,让象园茶的品质更出众、口感更丰富、种植更科学、产业更强大。”吴正松说。
  刘道俭说:“目前,象园村种植茶叶1.7万亩,年产干茶120多吨,产值1200万元。村里先后成立了盛华、绿晟、象园3个茶叶公司和23个茶叶合作社。”
  如今,镇安象园茶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被列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象园雾芽”被认定为“陕西省名牌产品”,荣获陕西省优质茶叶金奖、中国(上海)国际茶博会“中国好茶叶”称号。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产业兴旺,持续做优茶品质、做强茶品牌、弘扬茶文化、拓展茶市场、分享茶红利,推动镇安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努力把镇安象园茶打造成全国绿茶的代表品牌。”镇安县副县长王德平说。
  鼓起钱袋子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片绿叶,造福一方百姓。
  迎着金黄色的阳光,穿行在象园村高山茶园里,只见山坡上的茶树郁郁葱葱,一畦畦茶树紧密相连,像绿色的绸带铺满山间。10多名采茶工身挎竹篓穿梭于茶垄间,熟练地采摘春茶,绘成了一幅春来茶事忙的诗意画卷。
  “现在农闲,我和几个同村的一起过来采茶,60元1公斤,每天能挣100多元。”米粮镇树坪村村民魏文霞说,她自己种有庄稼,趁这段时间地里不忙,便来到山上采春茶。
  “我已经连续干了4年。”与魏文霞一起采茶的米粮镇村民孔庆梅感慨地说,种庄稼挣得少,在茶园干得多挣得也多,前年她一个月就挣了3000多元。
  “去年我种了30多亩茶,仅茶叶就收入7万多元。今年价格还不错,肯定能卖得更好。”说起种茶带来的收入,刘道菊高兴得合不拢嘴。
  刘道菊说,村子里家家户户有茶园,采茶旺季人手不够,仅自家茶园就需要8人,每天每人收入近200元。这样一来,她不仅自己挣到了钱,还可以帮助其他人,一举两得。
  同刘道菊一样,村民郭吉兵这些天也在茶园忙着采茶。“我们家的主要收入是种茶,面积有200多亩,年收入约20万元。”郭吉兵开心地说。
  为促进产业发展,近年来,象园村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山区良好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茶产业,让茶叶成为村民致富的“金叶子”。
  茶叶的发展,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让百姓从“绿色银行”中取出真金白银。
  村民刘道勇和胡成奇也是其中的代表。过去,他们收入主要靠种玉米、水稻。现在,他们两人在韵农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茶厂务工,家里生活有了明显改善。
  刘道勇算了一笔经济账:“在合作社一年四季都可以上班,最忙的时候每个月能挣8000元左右,而且还能兼顾家里的农活。”
  胡成奇说:“现在茶叶市场好,苦干实干加巧干,多劳才能快增收,幸福的日子是奔出来的!”
  “茶叶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给产地周边村带来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吴正松介绍,每年到春茶采摘季节,茶叶基地附近村镇的富余劳动力几乎是能用尽用,村民多劳多得。
  从土地流转租金,到茶叶采收,茶农的增收渠道在不断增宽。
  刘道俭表示,将坚持“一村一品”的新理念、新思路,大胆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逐年改造低产茶园,建设标准化优质高效示范园,依靠龙头企业拓宽市场渠道,不断开发新产品。
  事实上,象园茶的蜕变,是镇安茶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目前,全县种植茶叶11.55万亩,培育茶叶企业5家、茶叶加工厂32家、专业合作社71家,开发绿茶、白茶、红茶3个品系10多个品种,全县茶叶年产值2.5亿元,茶叶已经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黄金叶”。
  从一片叶子到一个产业,镇安将生态优势转换为产业优势、竞争优势,让象园茶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让绿水青山带富了更多乡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