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3年05月0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小麦扬花
郭花蕾
文章字数:1464
  “快看,小麦扬花了!”与我一同散步的父亲惊喜地喊道。
  仿佛丝线剪断的碎絮,轻小的素白、细微的淡黄,黏上了绿旺旺的麦穗,若即又若离,在五月风中柔柔地飘摇。这是小麦的花。
  小麦扬花了!这“扬”字用得何等妙啊。花亦为华,植物开花展露生命的精华,生命吐芳华的时候多多少少都张扬、昂扬,甚至激扬、轻扬直上,乃至扬眉吐气。当种庄稼的农民说出这个“扬”字时,他一定是骄傲自豪的。这个“扬”字有形容词的意味,更有动词的力道。五月里,渭北平原的麦子,要扬花授粉传宗接代了。小麦扬花,一个“扬”字,是大半辈子以种地为生的人对时令节气的迎接,对匆匆流逝时光的感知,对田间劳作的力量的触摸,对铺天盖地的金色收获季节的憧憬。
  提起花朵,不是色彩鲜艳夺目,便是花香招蜂引蝶。小麦花却开得浅淡微小,没有一点花的样子。人家花儿香气袭人,小麦开花始终淡雅氤氲,似乎不想让人知晓。小麦的花素朴至极,却又厥功至伟。这开着不起眼花朵的植物,在一万年前不过是野草的一种,当它操纵人类之后,迅速传遍了世界各地。大片麦田波浪起伏的渭北平原,是无所不在的小麦的途经地之一。哪个关中道的人,不是吃面食长大的?蒸馍、锅盔、油泼面、拉条子、酿皮、煎饼……关中大地上的人种植出一茬又一茬的麦子,麦子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而地球上的人类、地球上诸多生命也都依赖着麦子繁衍生息,无穷无尽。
  然而,有谁看得见小麦扬花呢?
  午后的麦田间。一位老人小心翼翼地挪着碎步,生怕踩坏一株麦子,他是我的小学老师。这位辞去民办教师工作而甘愿把余生都奉献给土地的人,正在用心拔去麦株之间的一根根米米蒿。“唉,不知咋搞的,这一畦地除草时遗漏了。”他苍老的脸上,依然笑容灿烂。如果他不辞去民办教师的工作,这个年龄应该正领着退休金,过着轻松自在的生活吧!这个经历过生命中巨大得失的人,脸上看不出丝毫悲戚之色,看不出曾经的失去对人折磨的痕迹,他淡定乐观亦如一株在大地上扎稳扎实了根的麦子,只顾生长,不言其他。
  我的大大,已经七十有余,愈发清瘦矍铄。这个年龄的人了,为替儿子还债,还开着一辆电动三轮车奔忙,车上载了大袋大袋的复合肥。我们彼此打过招呼。他瞄着大田里的麦子不住赞叹,“麦子长得好齐簇啊!”“齐簇”指麦子长势良好,庄稼齐簇意味着生活有希望。临了呵呵一笑:“我要给人家送肥料去。”车又突突突地开走了。
  承包了千亩大田的表哥,正在地头看无人机给麦田喷洒农药。“哥,今年收成应该不错吧?”“小麦扬花的时候,阴雨天气多小麦赤霉病严重,今个儿这打第四次药哩。收成好不好要看天,还要看市场行情。我的芹菜卖过三块一斤,也卖过四毛一斤,但不管咋样,当农民总要好好种地。”他微笑着。面对这一群坚韧顽强的人,我羞愧于自己遇到不如意时的矫情娇气。
  在钢筋水泥林中的斗室待得太久,我几乎忘记了小麦扬花的样子。在这阳光明媚的午后,已过知天命之年的我,陪着日渐衰老的父亲在田野里散步。又一次,看见了小麦扬花。
  千千万万棵植株密密匝匝挨挤在一起,铺展在故乡一马平川的土地上,连绵成浩荡的绿色的海。无数的白的黄的细碎如屑的花儿,悬挂在麦穗上,静静地舒瓣吐蕊。我听到了它们绽放的声响,细微,轻巧,无息无止。
  想起坐公交回家途中赠我晕车贴的村妇,不等我再道一声谢,就悄悄下了车。我不知道她的姓与名。萍水相逢,一别之后,此生也许再无相见机会。
  小麦扬花,并非为观者开,只为等待累累籽实来。
  我们这些从乡下艰辛跋涉走向城市的人,我们这些生命起始于泥土的人,我们这些曾在田间抛洒过汗水、流淌过血泪的人,总记得那广袤无际的麦田,那扬花的一株株麦子。
  我们把自己活成了一株株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