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3年05月3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立体农业带来增收“新门路”
本报见习记者 刘桃李
文章字数:1245
    钓友垂钓

  “咕咕咕,咯咯咯……”5月24日,在商州区闫村镇上官村242国道路边,记者远远便听到鸡鸣声传来。循声走进一处结满樱桃的果园里,只见成群的散养鸡或追逐嬉戏,或安静啄食。鸡群边,几名务工群众一边除草,一边说笑。
  “果园里的鸡养得好、鸡蛋也好,我成天来看,想逮些回去养殖。”亲眼见证了一茬又一茬小鸡仔长成出栏鸡的附近村民李西海说。
  这个由上官村村民阮建锋承包的果园占地30亩,最初只是单一种植樱桃。看到林下有大片的空间,他便一直思索着如何让“绿”成“金”,让“绿林子”变成“钱袋子”,提升果园的经济效益。在闫村镇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帮助下,阮建锋结合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绿色农副产品的需求,注册成立了小河湾土鸡养殖场,开始将鸡散养在园子里。
  “与普通肉鸡相比,果园散养鸡肉质饱满,非常受市场欢迎,过年时供不应求,还有山阳县的人专门来购买。”阮建锋说。
  依靠散养鸡吃掉杂草、虫子,它们的粪便又成了利于樱桃生长的有机肥料的良性循环,阮建锋的养殖场形成了“林果、禽、草、肥”相配套的生物链,走出了一条循环发展的生态农业之路。
  “我养鸡好几年了,觉得这个效果还可以,让我家脱了贫。近期又卖了500只鸡,收入2万多元,新鸡仔也上了。”阮建锋一边将孵化好的鸡苗投入园子,一边说。
  像阮建锋的土鸡养殖场一样,上官村还发动在外致富能人利用村中水资源,建了一个小河湾垂钓园。垂钓园里,几位从山阳县过来的钓友打好窝、支起鱼竿,正在享受着钓鱼的乐趣。垂钓园边,烧烤炉、遮阳棚等物品一应俱全。
  “这里有草鱼、鲢鱼、鲫鱼、鲤鱼等,深受钓友青睐,人最多时鱼塘边都坐满了。”
  小河湾垂钓园日常管理者秦生发说。
  日子红火了,腰包鼓起来了,群众的幸福指数也节节攀升。
  据上官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生宝介绍,上官村党支部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农户”模式,流转林地220亩,发展林下养鸡专业合作社2个,林下散养红玉鸡年存栏1.6万只,出栏肉鸡1.2万只,年产蛋4000多公斤,每户年均增收1.1万元。下一步,村上将持续吸纳致富能人和在外英才,大力发展休闲垂钓、烧烤、全家游以及采摘项目,持续增加农户收入。
  近年来,闫村镇结合地域特点,坚持农业产业优先发展,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立足资源优势,重点发展“药、菌、果、畜、薯”五大主导产业,着力培育“林下经济、土蜂、手工粉条”等特色产业,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目前,全镇连翘建园万亩以上,马铃薯种植2500多亩,种植中药材柴胡、板蓝根等512亩,林下栽植猪苓230亩,养蜂1100多箱,有手工粉条加工作坊3处,林下养鸡、养猪、养羊等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为进一步强链补链,2023年还将在安武村建设中药材仓储初加工厂、上官村建设蜂蜜加工场。”闫村镇镇长赵玉焕表示,闫村镇按照“党建引领+人才助力+产业支撑”的模式,积极探索出了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目前,全镇已形成了以中药材种植、林下养殖、中华蜂深加工为主的多元化特色“立体农业”,“一地多收”带来的经济效益逐年凸显,描绘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彩的乡村振兴新“丰”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