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3年06月2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扩基地兴产业 延链条育主体
——商洛市联农带农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文章字数:3412
  近年来,我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聚焦“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坚持不懈扩基地、兴产业,延链条、育主体,带动越来越多的农民融入现代乡村产业,分享农业产业增值收益,走出了一条联农带农富农的新路子。
   扬优势锻长板
  我市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多措并举完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壮大特色产业,打造联农带农“驱动器”。我市立足资源优势,聚焦产业培育、主体带动、利益联结、集体经济、资金投入、消费扶贫、技术服务“七个环节”,以产业化思维、市场化机制、项目化举措,大力发展以“菌果药畜茶酒”为重点的特色产业,着力打造从农户到企业、从基地到市场全产业链,真正把农户镶嵌在产业上,形成利益共享、抱团发展的良性发展格局。比如,丹凤肉鸡产业形成了以华茂牧业为龙头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养殖基地覆盖全县10个镇57个村,养殖深加工规模达3000万羽,年产值达6.5亿元,产业链上辐射带动从业人员1.2万人,带动脱贫群众4570人,户均年收入2.65万元。柞水县持续发展壮大木耳特色优势产业集群,累计建成木耳生产基地80个、专业村65个,培育木耳万袋以上种植户3900多户,带动69个村4860户参与木耳种植,户均增收1.5万元。截至2022年底,全市食用菌、香菇、木耳、核桃、板栗、中药材、冷水鱼规模产量均居全省第一;饲养生猪228.57万头、蛋鸡759.66万只,位居全省第三;全市形成了以丹凤肉鸡、商南茶叶、柞水木耳、洛南核桃为代表的一批区域特色主导产业,有力带动了16.9万户56.11万人顺利脱贫。
  培育经营主体,打造联农带农“牵引器”。我市围绕家庭农场示范提质、合作社规范提升、龙头企业扶优扶强,持续培育壮大经营主体,让农民通过流转土地收租金、基地务工挣薪金、资金入股分红金、承包经营赚资金、领养产业得现金的“一地五金”增收方法,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逐步建立起卓有成效的利益联结模式,成为乡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有力推手。比如,山阳县和丰阳光食用菌产业园带动县域经营主体67家,建成基地79个、标准化大棚3300个,发展食用菌8000万袋,把1万多户脱贫户镶嵌在产业链上,户均年增收1.2万元。洛南县按照“市场+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规划建设了西北地区功能最完善、现代化程度最高、规模设施最大的核桃物流园区,吸纳10多家企业、12家电商、32家合作社入园从事核桃加工、网销、仓储,辐射带动4个镇20个村6000多名群众增收致富。目前,我市共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68家、现代农业园区152个、农业产业化联合体4家、省级农产品加工园区1家,带动脱贫人口9.45万人;发展农民合作示范社227个、带动脱贫人口7.73万人,培育家庭农场2781家、带动脱贫人口1.62万人。
  实施农旅融合,打造联农带农“加速器”。我市依托特有的农业资源和自然禀赋,坚持“融合化”发展、“品牌化”创建、“市场化”运作,将农村的田园风光、农耕文明与自然景观等资源有机结合,大力实施“一村一品”,积极发展“农业+旅游”“农业+康养”等新业态,打造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产品变商品、劳作变体验的休闲业态,让农户端稳生态碗、吃上旅游饭。商南县坚持“产业生态化、产品绿色化、基地景区化”发展路径,建成富水茶旅康养融合示范园、试马北茶小镇等一批休闲农业示范园,2022年全县茶产业综合收入达13.5亿元,真正实现了荒山变“银山”、茶叶成“金叶”;依托猕猴桃产业,建成了富水万亩猕猴桃观光采摘基地和过风楼丹水田园综合体等农旅融合项目;依托5A级景区金丝峡,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度假、高端民宿等产业,建成了金丝峡八大农庄。丹凤县实施“葡萄酒+文化+旅游”等文旅融合模式,为百年品牌注入了文化内涵,带动运输、轻工业、科研、餐饮、酒店、民宿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形成葡萄酒产业与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发展“五小”经济,打造联农带农“助推器”。我市制定出台“小种植、小养殖、小田园、小加工、小商贸”为主的“五小”经济扶持政策,在充分尊重农户发展意愿的基础上,鼓励和引导群众利用房前屋后、房顶地下等闲置土地和空间发展庭院经济,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园则园、宜加则加、宜商则商,让群众特别是弱劳动力和无法外出劳动力掌握了一门产业发展技能,使“方寸地”变成了“增收园”,把“砂石堆、柴草堆、杂物堆”等变成“小菜园、后花园、微农场”,扮靓了农村人居环境,形成了小规模大产业格局,为提高群众经营性收入占比、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2022年底,全市清零“空壳村”“薄弱村”占比下降26.9个百分点,全市收益10万元以上村集体经济占比较2021年增长119%。其中,5万元至10万元的有452个村(社区),10万元以上的有734个村(社区)。
  有堵点待疏通
  产业基础不牢固。我市农业产业区域集中度较低,地方特色不明显,生产效益不高;部分产业基地老化,管理粗放,产品质量和产量不高。“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模式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休闲观光、农村物流、电子商务、乡村旅游、康养产业等新业态新模式初见雏形,但比重不大,增收作用有限。
  产业水平层次低。近年来,我市虽然在农产品产销对接方面做了一些有益尝试,延长了农产品加工链条,打造了商南茶叶、商洛核桃、柞水木耳等知名品牌,但农产品附加值仍处在较低水平,存在大多数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农产品品质不优、名特优新少等问题;农业产业体系还存在资源环境匹配度不高、流通体系效率不高、低端农产品过剩和高端优质农产品供给不足并存等问题,亟待建立健全覆盖全产业链的农业产业体系。
  经营制度不健全。我市大部分村级集体经济经营制度不健全,与民营企业合作没有建立良好的利益分配机制,合作合同不规范,监督制约不到位,一些产业项目出现永久关停、临时停业、经营困难等情况,导致扶贫资产流失、闲置等,出现村级集体经济与民营企业纠葛不清的债权债务关系。
  利益联结不牢固。我市各类经营主体与农户建立的契约关系相对较为松散,没有强有力的制约关系,利益联结机制不够稳定。劳动力多数年龄偏大、素质偏低,在各种联农带农模式中,农户主要依靠在生产端获取附加值低的收入,产业链整体参与度低,在产品的加工、销售环节没有形成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机制;个别地方农民专业合作社没有做到风险共担,企业承担成本居高不下,发展难以良性持续。
  补短板提质效
  坚持党建引领,提升各方联农意识。应围绕“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总体目标,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按照“党建引领、全域统筹、融合发展”的党建思路,以思想引领为主抓手,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切实保障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以基层党支部作为节点,采取教育、培训、宣传、典型引导、边干边学等灵活多样、喜闻乐见的方式,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增强广大农民乡村振兴主体意识和产业发展风险防范意识。
  坚持因地制宜,推进模式多元发展。应坚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并评估劳动力素质、产业结构、土地利用率、资本集中程度等因素,综合采取多种联农带农模式,最大程度地保证联农带农模式符合当地实际,使广大农户能够较好地参与进来,力争达到“1+1>2”的效果。各级政府要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通过贴息、奖励、风险补偿等方式,带动更多金融资源和社会资本进入,提高农户在产业链中的获利份额,赋予农民更多的市场话语权。
  坚持共享发展,创新利益联结模式。应加强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建设,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一方面,积极引导农民通过土地入股、股份合作等形式参与新型经营主体的农业生产,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引导,弘扬诚实守信的社会风气,减少小农户违约行为。同时,要积极探索经营主体之间通过资金、技术、品牌等要素“相互入股”的方法,建立“保底收入+股份分红”的收益分配方式,确保小农户、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能够从农业产业链、价值链的建立和延伸中获得相应收益,实现各经营主体共享产业发展红利。
  坚持动态考核,提升部门监管能力。完善现有考核机制,将联农带农能力和效益作为政策扶持的标准之一,健全完善相应的监管措施,对未能严格履行约定甚至坑害农民的经营主体给予相应的惩罚;对履约效果好的经营主体予以奖励,不断促进良性循环。在推动生产的同时,增强龙头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农民的社会责任感,提升农民在产业发展中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市委政研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