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3年06月2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端阳琐谈
田家声
文章字数:1175
  好比中秋节吃月饼,端阳节不吃粽子就不为过端阳。从前的时候,乡村普遍贫穷,也只有在过端阳时家家户户才能包几升糯米或小米粽子,煮上一大铁锅,供一家人放开肚皮吃几天。所以端阳节就显得特别隆重、喜庆,颇有一种仪式感,也是大人小孩最期盼的节日之一。
  老早就去河堤苇园扯几把苇叶,或去深山老林打几捆槲叶,拿回家晒干备用。再去集市粮食市场购回数升糯米和几斤四季豆,讲究点的人家还要去干果店买一二斤干大枣,再称一包老红糖。万事俱备,只待节日来临。
  端阳正值夏收大忙,再忙也得抽空包粽子。五月初三夜煮了叶子,初四晨把叶子担至小河畔或水井旁,以清水将煮熟的苇叶或槲叶一片片洗干净,并提前泡了糯米、小米、四季豆,下午开始包粽子。人口少的包三五斤米,一会会就包完了,家大人口多的要包十几斤米,一直要包到掌灯时分才能完工。粽子的样式有两种,一种是苇叶裹的三角形粽,一种是槲叶裹的长方形粽。包好了整齐地压在铁锅里,上边用板儿石压了,盖好锅盖。然后,在锅洞添柴烧煮,先猛火烧滚,再改微火慢烧,一般要烧煮一夜方好。这中间人可以上床睡觉,但锅底不能断火,睡至半夜三更还须披衣下床,奔厨房给锅底添火。
  翌晨,起床,无论大人小孩第一件事不是奔茅房,而是直奔厨房揭锅摸粽子吃。脸是要洗的,舀盆锅里煮粽子的水轮流洗了,然后拿粽子开吃。大人吃罢粽子去忙收麦,学生娃吃罢粽子去上学。这天,乡村的空气里处处散发着粽香味。定了媳妇的男孩,母亲会用盖盒笼拾20个粽子,外加一包红糖、一包绿豆糕和一瓶酒让给岳丈家送去,名曰“送端午”。当日,岳丈家必做好吃好喝的招待女婿,返回时送女婿一顶新草帽、一件裹兜或汗衫。
  饭时,全家人围坐吃粽子,而且每人必饮雄黄酒一杯。小孩子多不善饮酒,于是大人便把雄黄酒涂抹在儿童鼻孔、耳孔,说是涂了雄黄酒,毒虫闻见气味会避而远之。有的人给小孩额头用雄黄液涂写“王”字以避邪。除饮雄黄酒之外,还有给小孩手腕、脚腕戴用五色线做的花花绳的习俗,此俗一说是图吉利,一说是遇见毒蛇时解了花花绳扔过去,蛇见了五色花花绳,就逃之夭夭。
  戴香囊也是端阳节的一种习俗。年轻的巧妇每每于节前半月就张罗着买香料、备花线,角料布做成诸如粽子、青蛙、螃蟹、茄子、南瓜、娃娃等各种造型的香囊。有手笨的拙妇做不来精巧的花鸟虫鱼之类,干脆做一个三角状的囊袋,名曰“牛尻子”,给自己的孩子佩戴在纽扣上。孩子自尊心强,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胸前戴着十分好看的香囊,只好将自己的“牛尻子”藏于衣襟内,羞于见人。青年男女,则以互相抢夺对方胸前的香囊为趣,也有多情的妙龄少女做了漂亮可意的香囊,赠送给意中人。
  五月称为“恶月”,旧俗端阳节这天要插“蒲剑”,悬“艾虎”以辟邪驱瘟。是日清晨,家家户户都起大早,男人于野外采得一捧菖蒲、艾草斜插于门首,不但寓意端午安康,菖蒲、艾草还具有杀菌、清热、解毒等作用,能够预防病疫,给人们身体带来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