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3年08月0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洛南创新古树名木保护利用机制
文章字数:1584
  地处中华民族祖脉——秦岭东段南麓的洛南县,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种类繁多的古树名木。据统计,洛南县现有古树名木约1.24万株。位于古城镇的页山古柏,是全国树龄超过5000年的5棵古树之一,树高23.1米,胸围8.2米,平均冠幅25.7米,被誉为“秦岭古柏王”,堪称古树界的“大熊猫”。
  近年来,洛南县按照“全面保护、依法管理、科学养护”方针,强化措施,久久为功,实现古树名木保护与利用“双促进”,让“活文物”焕发出新魅力。
  强化四重保障
  洛南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县长任组长的古树名木保护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由县政府分管领导牵头,林业、公安、财政、生态环境、气象等部门和辖区镇(街道)参与,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具体问题,全面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强化责任保障,县委、县政府与县林业局、辖区镇政府、养护人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保护责任,建立巡护制度,制定养护措施,形成了“县委书记、镇党委书记、村党支部书记”三级书记抓保护的工作格局。强化资金保障,将全县古树名木管护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每年按需列出专项经费,保障日常巡护、养护复壮等各项工作有力有序开展。强化机制保障,落实“每周一检查、每月一研判、每季度一通报、每年一考核”工作机制,成立联合督查组进行跟踪督查,确保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注重日常管理
  洛南县制定《洛南县古树名木保护实施方案》和《页山古柏“一树一策”保护方案》,修订完善了应对暴雨、大风、雷电、洪涝等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严防自然灾害对古树名木带来的损害。对重点古树名木实行“2622”管护机制,要求县级包抓领导年巡护古树不少于2次,镇(街道)行业部门年巡护不少于6次,具体养护管护人每月巡护22天以上。对“页山古柏”落实日常巡查、定期体检、联动保护及应急救治等措施,严防火灾、虫灾及人为破坏行为。组建涵盖林学、森林保护、植物学、土壤学等15名权威专家组成的古树名木保护专家团队,定期对重点古树现状进行现场诊断。成立页山古柏保护管理站,设立古柏保护警务室,常态化开展巡逻管控,并为特级和重点古树安装监控系统,进行24小时监测保护。
  科学实施管护
  洛南县为全县113株散生古树和6个古树群建立“一树(群)一档”图文档案,实施数字化建档管理,详细登记树种、树龄、胸径、冠幅、位置、长势、生长环境等情况,全面掌握古树名木生长现状。围绕重点古树开展周围松科植物松材线虫病防治,全面清理周边杂物,为古树生长营造良好的自然生长环境。邀请省林科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教授对包括“页山古柏”在内的重点古树名木进行全面体检,划定保护范围区,科学实施管护。深度挖掘整理古树文化历史,形成古树名木文献资料40多篇,将古树保护与文化宣传有机融合,通过举办古树名木图片展、开展媒体宣传等方式,努力将古树名木打造成洛南对外宣传的一张亮丽名片。
  合理开发利用
  洛南县依托页山古柏、核桃王、白皮松等古树名木,着力打造四皓康养度假区、古城草店村高端民宿,带动玫瑰小镇、音乐小镇、仓颉小镇等康养旅游三产发展。将古树名木所在村(社区)全部列为乡村振兴示范村,围绕“果烟菌药畜菜”六大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让群众端上“生态碗”吃上“产业饭”,既富口袋又富脑袋。发挥古树群的辐射带动作用,围绕洛灞路百里生态长廊、国道344沿线等,实施以3条主干线、8个镇(街道)、50个村为主要内容的“3850”乡村建设工程,全面加快农村厕所和土坯房改造,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着力打造“村即是景、景即是村”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发挥古树名木旅游带动作用,引导群众大力发展农家乐、民宿,依托洛南核桃、洛南豆腐等地理标志产品和“洛味源”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推动当地优质特色农产品开发销售,吸引外地游客来洛观古树、游山水、品文化、享美食,使农村变景区、产业变景点、民房变民宿、农产品变商品,持续增加群众收入。 (本报通讯员 郭民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