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3年08月1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构建诉源治理新格局的商洛实践
本报通讯员 任丹江 章美玲
文章字数:2708
  诉源治理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商洛市两级法院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着眼抓前端、治未病,推动构建党委领导、齐抓共管、多元解纷、服务人民的诉源治理新格局,奏响平安建设“和谐曲”。
  党委领导 构建诉源解纷大格局
  党委领导是诉源治理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商洛市两级法院立足执法办案工作实际,科学分析辖区矛盾类型,精准研判,并及时向党委、政府请示汇报,推动形成党委领导下的诉源治理大格局。
  7月18日,商洛市诉源治理现场会召开。会上,以市委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名义印发的《关于加强诉源治理推行“1+N+1”多元解纷机制的实施方案》,是商洛市两级法院推动构建诉源治理工作大格局的生动写照。
  早在2021年6月,商洛中院就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探索构建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1+N+1”多元解纷机制。机制的第一个“1”指市委政法委、县委政法委牵头抓总,利用综治中心促落实;“N”指汇聚更多法治力量,通过各方调解组织对分流案件先行调处;后一个“1”指人民法院及派出法庭,对调解不成的案件导入诉讼,依法裁判,兜底解纷。
  两年多以来,随着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的深入推进,该机制得以成熟、完善,此次在全市范围全面铺开,将整合纪委监委、政法委、国土资源、教育等部门力量,吸收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法律咨询、心理服务、社会帮扶等力量,建设集信访、调解、仲裁、诉讼、法律援助、民政救济、司法救助、心理安抚等于一体的“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平台,为群众提供全覆盖、全领域、全过程的服务。
  齐抓共管 共奏联动解纷“大合唱”
  “感谢你们冒雨上门解决我的问题!路通了,我心里的疙瘩总算解开了。”4月24日,镇安县法院木王法庭联合辖区派出所、村委会等,诉前化解了一起相邻权纠纷,当事人郭某十分高兴。
  郭某的住房与同村蔡某的承包地毗邻,过去郭某每次进出家门都要从蔡某承包地旁的一条便道经过。2021年7月,一场大雨毁掉了这个便道。经村委会协调,重新给郭某在蔡某的承包地里划出一条便道,供其出入。可新便道设立后,郭、蔡二人因宽度、路线等问题产生了分歧。今年4月12日,双方再次因通行问题发生冲突,矛盾激化,郭某随即求助于法庭。
  考虑此案为相邻关系纠纷,如一判了之必将难以从源头化解矛盾、消除两家隔阂,且不利于执行。于是,法庭便联系当地派出所、村委会一同上门,巡回处理纠纷。经对现场实地勘查,听取同村群众意见,组织当事人协商,办案人员通过“背对背”做调解工作,向双方释明法律规定及邻里和睦的重要性。最终,在多方努力调和下,郭、蔡两家重新确定了便道的路线及宽度,立桩定界,矛盾得以顺利化解。
  近年来,商洛市两级法院立足山区司法实践,延伸47个派出法庭触角,发挥“前哨”作用,推动创建“无讼”村(社区),打造“法庭+”联动解纷模式,落实落细“一村一法官”举措,2022年以来,全市法院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累计调处各类矛盾纠纷9083件。
  多元解纷 彰显能动司法大情怀
  “杨调解员有什么秘诀,这么快就能化解我们两家多年的矛盾?”
  “我是法院的调解员,将情、理、法有机结合,引导群众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很多矛盾自然就解决了。要说有秘诀,那就是背靠着法院,有公平正义做后盾!”
  这是发生在洛南县法院“杨灵芝调解工作室”的一幕。通过诉前调解,杨灵芝成功化解一起叔侄间财产损害赔偿纠纷。
  现年66岁的杨灵芝是洛南县人,退休前她曾长期担任人民陪审员,有着丰富的调解实践经验。2022年6月,洛南县法院首个以个人命名的工作室——“杨灵芝调解工作室”成立,目前工作室已调处各类纠纷284件。
  在依托党委、政府“向外借力”的同时,商洛市两级法院充分吸纳民政、信访、妇联等部门人员,注重从综治中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等“挖潜蓄能”,在企业设立“助企法庭”,邀请律所、仲裁委等机构入驻诉服中心,能动司法,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多元司法诉求。目前,已成立调解工作室、驻村(社区)法官工作室、司法服务点40多个,参与法院解纷2100多起,使各类矛盾纠纷见之于早、防之于小、解决在萌芽状态。
  在从诉源、执源等领域化解矛盾纠纷、遏制案件增量的同时,对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商洛市两级法院多点发力深耕速裁快审立执“示范田”,打通诉讼各个环节,通过组建扁平化办案团队等,力求高质高效定分止争,减少案件“存量”。丹凤县法院在全院范围内抽调精兵强将,组建速裁中心,2022年以来,共办理案件1236件,审结1231件,案均审理时长3.82天,带动全院整体时长缩减为13.9天,位居全省法院第一,跑出司法审判“加速度”。
  服务人民 托起幸福安康“大民生”
  “诉讼不是目的,解决问题才是关键。”近日,涉及刘某某、冀某某等54户200多人的涉群体性系列拆迁补偿案,在商洛中院承办法官李军宏的协调下,得以实质性化解,达到了让群众满意、政府认可、社会肯定的良好效果。
  原来,2018年洛南县政府启动西城区旧城改造项目修建英华路,次年县政府与涉案54户群众签订了拆迁安置协议,承诺就近定点置换房屋安置,约定3年内交房。因安置房建设滞后,协议未完全履行,54户群众与县政府3年来多次协商未果。今年4月,54户中的32户群众向商洛中院递交诉状。为加强诉源治理,从源头化解行政争议,经法官反复释明,涉案当事人同意后,商洛中院对其中5起案件予以立案。
  李军宏随即确定加强协调实质化解争议的思路,先后10多次与当事人座谈,耐心释法,安抚当事人情绪;发挥府院联动优势,向县政府发出《诉前化解行政争议函》,召开联席会议2次,并进行带案指导,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双方达成合意,洛南县政府同意将原确定的定点安置变更为货币补偿,均按就近地段最高补偿标准予以补偿,并筹集资金1605万元,用于向54户群众兑付补偿款和过渡费。6月29日,刘某某、冀某某等5人拿到了政府补偿款和过渡费支票,自愿撤诉罢访。与之相关的其余49户群众均接受了货币补偿方案,全部息诉罢访。
  从个案入手,既治“已病”又防“未病”。为进一步发挥人民法院在诉源治理工作中的职能作用,促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近日,商洛中院出台《关于全面加强诉源治理工作推动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的实施意见》,从坚持党委政府领导、源头预防解纷、汇聚法治力量、深化“分调裁审”改革、巩固一站式建设成果和完善涉诉信访工作机制等6个方面,明确20条具体措施。
  “下一步,我们将全力推动各项机制和措施落实落细,构筑‘源头预防为先、非诉机制挺前、法院裁判终局’多元共治、分层递进的解纷体系,提升‘办理典型一案,促进解决一片’能力,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无缝隙、全覆盖的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商洛贡献司法 智 慧 和 力量。”商洛中院党组成员、副院
  长陈彩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