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3年09月0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双河蜜境”成产业
本报通讯员 邹大鹏
文章字数:755
  时下,步入镇安县达仁镇双河村,青山掩映间,时不时便能看到一群群小蜜蜂忙碌地在绿树花海中起舞。
  8月19日,在村民马玉祥的养蜂场,一个个蜂箱错落有致地摆放在茶园间隙,蔚为壮观。村民马玉祥信手揭开一个蜂箱,金灿灿的蜂蜜映入眼帘。
  “我家的蜜蜂采的是大山里的野花,这样的蜂蜜自带花的清香。这蜂蜜,味道可好了!”马玉祥开心地说,今年他已经发展到120箱了,一年仅养蜂收入四五万元。
  马玉祥只是双河村发展蜂产业的一个缩影。双河村有林地5.38万亩,境内生态环境优美,四季繁花遍野,蜜源植物丰富,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天然蜜库”,拥有发展养蜂产业的绝佳自然条件。“野外收蜂、靠天养蜂”是当地养蜂的传统模式。目前,全村有蜂农100多户,养蜂2100多箱,产值达130多万元。
  近年来,双河村依靠丰富的森林植被资源,将天然生态环境优势与传统养蜂产业发展相结合,打通“两山”转化通道,走上了生态产品实现价值的康庄大道。
  “以前的蜂蜜产量低,也没有啥好的销路,挣不下多少钱。”双河村党支部书记刘声炜说起以前养蜂的困境时感慨地说,“现在好了,合作社把散户聚在一起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品牌名声打出去了,蜂蜜
  的销路也就畅通了。”
  2015年初,双河村挂牌成立草帽哥养蜂合作社,通过定期组织培训、引进优质蜂源、打造蜂蜜品牌,先后推出“茶花蜜”“拐枣蜜”“槐花蜜”等特色蜂蜜产品,大力推广新技术,将养蜂产业引向规模化、科学化,蜂蜜产量和品质得到大幅提升。
  双河村还以打造“天然蜜库”为思路,大力发展茶叶、拐枣等产业,建有茶园2000亩、拐枣示范园2100亩,将辖区临河两岸10公里以外的所有山地林区划定为全村中华蜜蜂保护区,构建出绿色生态的“双河蜜境”,实现养蜂产业可持续发展。
  “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走绿色生态好路子,让双河村的‘绿水青山’变成老百姓的‘金山银山’,让群众生活过得如‘蜜’甜!”刘声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