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3年10月1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握好驻村“接力棒”
本报通讯员 南晓文
文章字数:1511
  今年47岁的朱其富,2020年2月被柞水县委组织部派驻红岩寺镇红安村任第一书记,2021年9月,朱其富被调整到曹坪镇九间房村任第一书记。几年来,他用真心换得群众的真情,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诠释着驻村第一书记的初心和担当,群众亲切地称他为“好书记”。
  朱其富来到高寒偏远的红安村开展帮扶工作的第一个月里,他走遍红安村的山岭沟岔,深入农家院落、田间地头,了解群众急难愁盼,与群众面对面沟通、心对心交谈。
  经过入户走访,朱其富了解到红安村基础设施薄弱,道路不通是制约群众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影响了狮子沟、王家沟、柳木沟、石窑沟4条沟的华山松、连翘、核桃、板栗等产业发展和群众出行,村民纷纷要求修路。他立即召集村“两委”开会讨论,制定方案,落实责任,多次同村上干部一起,找相关单位申请项目,筹集资金。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他争取到“一事一议”项目资金100多万元,相继整修硬化了4条产业路,解决了400多户1200多人的生产、生活和出行难问题。
  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朱其富根据红安村的气候条件、土壤结构,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优势,做大做强高山、林下、路边三大中药材种植园区,着力打造红安村中药材产业特色示范基地,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建设中药材育苗大棚15个,培育苍术、黄精药苗500万株,种植连翘900亩。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0多万元,吸纳25名脱贫劳动力在中药材基地务工,人均月收入2000多元。
  一条条乡村道路干净整洁,一栋栋民居错落有致,一盏盏明亮的太阳能路灯整齐划一,如今的红安村,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美、民富、产业兴,朱其富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2021年9月,朱其富来到曹坪镇九间房村。九间房村山高坡陡、气候寒冷、信息闭塞、距县城85公里,距镇政府22公里,因产业发展单一、群众收入低、基础设施滞后,被列入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
  朱其富抓住省级帮扶村机遇,把发展民宿作为村民增收的突破口,盘活农户闲置房屋,利用帮扶资金120万元,重点打造民宿康养集群产业链,采取“民宿+康养”模式,凭借距蓝田葛牌高速路口15公里以及森林覆盖率高、自然风光好、养生条件优越的特点,吸引西安等地游客前来避暑度假,加快推进特色产业、休闲旅游融合发展,鼓励村民开办农家乐,让大山里的村民吃上“旅游饭”。
  针对九间房村一年仅种一季庄稼,缺乏长期支柱产业的实际,朱其富从发展农产品、中药材、林产品及养殖业4个方面入手,大力发展玉米、核桃、板栗、食用菌、土鸡、脱毒洋芋及土猪养殖等,为打造九间房糍粑、腊肉、蜂蜜“三宝”品牌奠定了基础。
  2022年,朱其富多方筹集资金3万元,购买1万公斤新洋芋种,免费发放给群众种植。同时,发展光伏发电装机150千瓦,年收益10万多元;村集体经济流转农户土地40亩,建成了秦艽基地,育苗100万株,带动58户脱贫户增收;引导脱贫户养殖土鸡2万只,盈利3.6万元;引进陕西富农绿色农业有限公司种植食用菌,建大棚28个,年生产平菇菌棒60万袋,产平菇90吨,产值300万元,带动脱贫户40多人就地就业,人均增收5000多元。
  “你跟群众有多近,群众对你就有多亲,和群众打交道,最重要的是与群众建立真挚的感情,实打实干事,心贴心帮扶。”朱其富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脱贫户王齐金家有洋芋1000公斤,吃不完想卖一部分,找不到销路,朱其富知道后多方联系,寻找买主,当王齐金从他手里接过卖洋芋的1000元现金时,激动得热泪盈眶;朱其富还帮32户群众卖洋芋7000公斤,村民增加收入1.4万元;残疾人付兴平家水管堵塞,影响饮水,他立即和村上水管员上门修理,付兴平腿脚不便,坐轮椅进出门槛困难,朱其富就帮其向残联申报,进行了门前檐坎、道路改造等。
  朱其富将继续以行动践初心,用实干担使命,投身乡村振兴第一线,在驻村帮扶路上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