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3年10月1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让青春力量在乡村闪光
本报记者 张珍珍
文章字数:3500

 杨琰(右)和村民一起采摘五味子

 五味子苗买回来了,大家一起卸车。

 曹湾村志愿服务队给高龄老人和困难群众送生活物资
  一场秋雨一层凉。在这个多雨的秋季,人们抢着空子完成了秋收,紧接着新一轮的耕种计划也慢慢地拉开了序幕。
  近日,在商州区杨峪河镇曹湾村党群服务中心,村“四支队伍”成员围坐在一起商讨新规划的40亩五味子种植基地推进事宜。杨琰作为商州区融媒体中心驻曹湾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为村上向区上相关部门申请的40万元扶持资金出了很大的力,只听她说:“如今资金也下来了,水泥杆一栽好,接下来就可以大面积栽植了……”其他人跟着你一言我一语说出自己的想法,屋子里气氛融洽,泛出层层暖意,驱散了山里浓重的寒气。
  我第一次见杨琰,是几年前,那时候她还在记者岗位上,外形青春亮丽,做事干脆利落。如今已经35岁的她,多了一份成熟和沉稳,还挑起了单位的驻村帮扶任务。她从2021年10月开始担任第一书记,今年即将期满。两年来,她尽己所能、发挥特长,把村上的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基层社会治理等工作都干得有声有色。
  壮大特色产业
  曹湾村位于商州城区西南35公里处,距离杨峪河镇政府30公里,地理位置偏远,自然条件较差,原来属于深度贫困村。前几年,村党支部书记赵军振了解到该村的气候、海拔具备发展中药材五味子的优势,试种五味子并取得成功,但因五味子种植前期投入较大、资金不足等原因,赵军振一度想放弃。
  杨琰到村上后,针对村里的实际状况,果断确定五味子为曹湾村可以发展的一项特色产业。她一边给赵军振打气鼓励,一边向上级争取产业资金4万元,购买了3万株优质五味子种苗。她和镇村干部、村公益性岗位人员一起卸车、挖坑、浇水,当年就把这些苗子全部栽到了地里。随后一点一点持续发展,目前已经实现了30亩五味子栽植。
  走进曹湾村,只见道路、河边早先的荒地里,一根根水泥杆整齐地站立着,一条条藤蔓缠绕其上,已经变黄的叶子耷拉着,乍看一片萧瑟,但大家都知道,它们是在蛰伏着积蓄力量,待来年再次挂满果实。
  “我们有一个目标,就是要实现五味子河边、地边、沟渠边处处栽植,房前屋后连庭院,低坡延伸栽上山。”杨琰说,“我们把目标编成顺口溜,牢记在心,分步骤发展,目前前半部分已经初步实现。”
  今年,一些前几年栽种的五味子已经挂果,收成还不错。8月份,五味子成熟的时候,杨琰和村干部一起到地里亲自动手,将五味子一串一串地采摘回来。她的手机里存了好多当时大家一起采摘的场景,大家的脸上都挂满了丰收的喜悦。
  为了将五味子产业打造成曹湾村特色产业,杨琰又积极向区上有关部门争取产业种植项目和配套设施,投入资金40多万元发展五味子产业。目前,土地已经整理好,镇政府派工作人员进地做好了规划,近期已经开始栽水泥杆、大面积种植五味子了。
  这次新栽的五味子,前期投入都由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负责,村民可以在地里套种大豆。4年后,五味子挂果,由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统一销售,和村民根据经济成效按照1:9的比例分成。连续分成5年后,这些五味子就无偿交给村民,由他们自己科管,自己享受收益。
  这两年,杨琰还多次联系、组织相关专家为群众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带动村民自己发展五味子等产业。她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希望村民都能掌握种植技术,当村上这些五味子交到他们手上时,他们能够懂得科学管理,长期受益。”
  打造秦岭山水乡村
  产业要发展,乡村的人居环境也要提升。
  杨琰到村上后,积极争取水毁项目资金8万元,修复了河堤及水毁路段;和村“两委”共同努力,争取塔柏树840株、连翘种苗6800株,对公路两侧实施了绿化,并在新修复的河堤上种植五味子和紫槐树;多方筹措资金,购买花卉种子45公斤,动员群众对全村通村、通组、连户路和村民院落实施了全覆盖种植。春天,连翘花开,穿村而过的公路两边仿佛戴上了金黄色的丝带;夏季,格桑花开放,整个村子被彩色的花朵簇拥着,山美水美,人居环境更美。
  为了让村里的人居环境长期保持整洁、干净,杨琰和村组干部确定每周四为人居环境整治日。他们从“扫干净、摆整齐、保畅通”抓起,筹措资金3.8万元,整治道路沿线、村民庭院的“三堆六乱”问题。杨琰说:“不能强制性地让村民将沙堆、石堆搬走,这不现实。”于是,她指导村民把不常用的沙子和石头堆成各种各样的形状,有棱有角、整齐摆放。这样一来,原先胡乱堆放的沙子、石头巧妙地变成了一个个小景观。
  曹湾村竹子较多,杨琰和村组干部、公益性岗位人员在公路沿线移栽了一些竹子,美化公路沿线的环境。她还从网上查阅资料,和大家一起动手,做成各种造型的竹篱笆,围挡在村民庭院周边,每周打造一户示范户,使家家户户的庭院变得整齐又美观。因为环境整治工作做得比较好,村上受到镇上表彰,奖励了2万元。
  杨琰还带领驻村工作队协助曹湾村党支部建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定期开展进组入户宣传活动,开展广场舞、自乐班等村民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并在区文工团送戏下乡时上台演出。村委会积极开展先进典型评选,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等一系列活动,有力地推进了山水康养村建设,为乡村振兴奠定了牢固基础。
  办好民生实事
  驻村是个苦差事。作为第一书记,要想干出一番成绩,需要下很大功夫,必要时还得有所牺牲。
  杨琰没时间管自己的两个孩子,把他们都放在了托管班。村民大都在外打工,留下来的100多口人都是老人和孩子,谁家是什么情况,哪个老人身体不好、需要照看,她都记得一清二楚。
  作为一名女性,她能更细心地关注到群众的需求。村党支部书记赵军振说:“杨琰脑子灵活有想法,心比较细,也很有亲和力,和群众都能打成一片。”
  为了提升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杨琰按照区上政策,和村“两委”一起组织人员入户宣传排查,协助村上为170多户群众改建提升卫生厕所,为21户群众进行土坯房改造,为26户村民配发了桌子、柜子、椅子,为8户村民内粉墙、铺地砖、吊顶、安装窗帘、走灯线、换灯泡开关、砌台阶等。她还向单位申请为群众捐款、捐物,为3户村民配发了电视机,使困难农户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升,同时也解决了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
  曹湾村二组有十来户群众住在河对面,平时出行靠几根木头过河。杨琰及时向单位领导汇报,向区慈善协会争取便民桥一座,投入资金6万元,解决了群众过河困难的问题。
  杨琰积极联系公益单位,在曹湾村开展“银天使计划·老有所忆”活动,为村上70岁以上的老人拍照,留下他们最美的笑容。“取照片的时候,好几位老人都拉着我的手,说感谢政府,没想到还能给他们拍这么好的照片。”杨琰笑着说。她还联系西安市助老爱幼公益慈善基金会捐赠被褥120套,送给村上的高龄老人和困难家庭。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缴纳期间,有些老人不会操作,杨琰就和村组干部一起帮助他们缴纳。去年,有个在西安开公司的村民因员工的养老保险缴纳等原因,自己的医保两三年没办法缴纳。“我就坐到区医保局里,直接和工作人员沟通,村组干部等在村上出具各种证明,帮他一次性把事情办好了。村上的医保缴纳没有落下任何一人,年年在全镇排名前列。”杨琰说。
  与群众打成一片
  在乡村治理中,杨琰讲究方式方法,善用奖励、鼓励的方法发挥网格员、公益性岗位、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她充分利用“黑红榜”开展“好公婆”“好媳妇”“五星文明户”评选,让大家比赛、追赶。村上有十来个公益性岗位人员,她定期奖励工作认真负责的人员,大家看样学样,工作热情都比较高。
  在改建提升卫生厕所时,村民不用花钱,但有的人就是不愿意配合。杨琰也不着急,她先征集村民意见,为愿意改建的村民进行厕所提升改建,然后评选出示范带头人,在全村进行表彰奖励。其他群众看到厕所改建之后确实方便又干净,便主动要求村上帮自己改造厕所。
  在杨琰的带领下,工作队与村民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村民对他们也很信任。
  “汛期的时候,需要撤离群众,帮扶干部去群众家里一叫,他们就跟上我们走了。两年驻村期间,我们经常进村入户,搞的活动比较多,也帮群众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群众都认识也信任帮扶干部了。”杨琰笑着告诉记者。
  村里的年轻人大都在外,照顾不上家里的老人,帮扶干部经常会去他们家里看看有什么需要。村里有个信息群,平时在里面发的信息,在外的群众也都积极反馈。看到村上为老人拍照、送衣服,家里有事村上都会帮忙,在外打工的村民都觉得很暖心也放心。
  村民李锋在外地务工,今年7月返乡时看到家门口被冲毁的河堤修复好了,还帮家里发展了产业,他很感动,跑到村上说,以后村上有啥需要帮忙的,他都可以出钱出力。
  通过各项工作的开展,加上媒体宣传,从前默默无闻几乎被人遗忘的曹湾村现在逐渐被外界所熟知。
  说起村上的事,杨琰就像说自己家里的事一样,一件一件多得说不完,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一种亲切感。毕竟付出了很多,即将离开的她有些依依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