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3年10月2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山明水秀话下梁
徐祯霞
文章字数:1927
  下梁是一个地名,它是我以前的故乡,是我现在朝夕可见的家乡。
  再次回到故乡,我是以一个出嫁女的身份回来的。老家移民搬迁,为出嫁的女儿们建了一幢房子,这让我终于觉得自己这个嫁出去的女儿不再是泼出去的水,有了一种心灵上的皈依和温暖,素来喜欢田园生活的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回归。我买下了一楼中间的一套框架结构的房子,将它办成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文学馆。
  回归故乡的我,在闲时与周末,仍喜欢四处走走,觅旧日的踪迹,赏绽放的新颜。新与旧,在我眼里,它们都是故乡孕育出来的孩子,是这片土地上珍贵而亲切的风景。
  故乡变了,真是变了,变化太多太大。以前去学校的泥路,变成了水泥柏油路,而且在边上还加修了木头的步行长廊,既安全又雅致,走在上面,是消遣,也像逛公园。村民的房子也全都从以前的土坯房变成了两到三层的小洋楼,每一条路上都有太阳能路灯,夜间不再黑暗,上完晚自习的学生在灯光的照亮下,能够平安踏实地回家。
  老县城拓展,下梁凭借着天然的自然优势,成了新城。街区重新规划,道路加宽,四辆车并行。房子崭新整齐地排列在道路两边,自信满满,极具仪式感,像两列穿戴整齐的仪仗队。柞水县中学整体搬迁到了下梁,自此县中、职中、下梁中学、交通小学四所学校呈十字排列,教育的集中规划,学校的集中办学,让下梁新城成了妥妥的学区城。有了人流量,自然就带动了消费,超市和宾馆应运而生,各类商场、商店、餐饮店也都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地生发出来。尤其是卖水果的,那叫一个壮观,整整形成了一条街市,它们一溜儿排开长达五十米,父母在孩子身上是最舍得的,处在长身体的阶段,父母唯恐孩子亏了营养,给他们补充肉类、蛋白质,更有维生素。可怜天下父母心,每一个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无比伟大的,比山高比海深。
  柞水溶洞是下梁最赢人的风景。它开发早,名气大,在西北地质结构的溶洞中算是行业翘楚,每日都有络绎不绝的人前来游玩。古道岭的开发,又增加了溶洞的人文含量,一条古栈道,让人生出多少回味与遐想,它让历史回溯,它让青山动人,那一路的车马行人穿过历史烟雨,兴了多少事,又衰了多少事。时光总在不停地轮回与重塑,一个朝代灭亡,一个朝代崛起,新的总会代替旧的,进步的总会淹没落后的,这似乎是历史发展的规律。古道岭的高空游玩项目,更是吸引着远近的年轻人一试身手,他们游荡在山峰与山峰之间,头上是蓝蓝的青天,脚下是碧波荡漾的河水。此刻,只宜静静地享受大自然的美好,李白有诗云:“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似乎用在此处,是贴切的。
  当然,说到下梁,绕不开的是木耳。木耳小镇是人来柞水绕不过的一个去处,它也是柞水的第一个人工木耳基地,柞水的木耳科研、木耳种植、木耳销售与观光,以及木耳农副产品的研发,都是自这个地方开始的。
  与木耳小镇相峙而立的,是财神庙街。这在古代,是下梁镇最火的一条街,这里有热闹的街市,有频繁的商贸交易。在古代,财神家家都供奉,认为供了财神,家里就会招财进宝,日子兴旺,人们对财神不仅敬畏,而且带着一种心理上的膜拜,毕竟人做逍遥客,还要食人间烟火,柴米油盐酱醋茶,仍是生活不可缺少的。现在的财神庙虽然没落,但它的遗址仍然存留,是旧时光的留痕,也是人们追古溯源的见证,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记忆,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
  在往老庵寺去的路上,有一个大石碑,有两米多高,据说是唐武则天时期留下的,碑上的字已经模糊,但其体形之大,仍让人仰视。这座巨大的石碑现已被当作古文化遗迹被保护,用玻璃做的外罩罩了起来,游客只能隔着玻璃观赏了。在石碑周围,又开辟了一片休闲园地,昔时的农耕文化浓缩于此,一如时光的剪影。
  老庵寺水库是下梁最远的一个景点。这是一个天然水库,面积大,水源旺盛,天然而成,它是自什么时候就有的?据老人们说,在他们生命的长河中,它就一直存在着,常常有远远近近的人来玩、来踏春、来钓鱼,尤以春夏人最盛。舅舅是金盆村的,离老庵寺很近,来舅舅家,他们常常说到老庵寺水库,无事时,表哥表姐常带我们去,在表哥表姐眼里,那是他们最值得炫耀的地方。我们围着水库来回地转圈,扔石子,打水漂,甚至和表姐在水边说着我们少女时代的悄悄话,因此,对那一库旺盛的水源总是印象深刻。现在水库已经被有识之士开发,水库上建起了木头的步廊与长廊,人走在精致的步廊和廊桥上,置身于湖光山色的水泊中,自然感觉不一样。水库周围还开发了一些休闲民宿,闲日的午后,在这里置一根钓竿,静静地坐于湖畔,悠然地等鱼儿上钩,大有姜公之趣。不时地,有人递来几串烧烤,那是姜子牙也求不来的人间滋味,山明伴着水秀,应是此时最好。
  下梁,还是我儿时的下梁,又已不再是我儿时的下梁。它欣欣向荣,朝气蓬勃,蒸蒸日上,既有青山绵延,又有碧水流长,总予人向往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