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4年01月0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绘就和美城乡新画卷
本报记者 王 倩 贾书章
文章字数:3641
  市区内,丹江水清岸绿,沿线串联起的多个公园广场像一颗颗明珠,与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相映成趣;乡村里,村容村貌整洁美观,百姓生活日日新,一个个幸福新村正蓄势崛起。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打造“一都四区”目标和“双对标、双50”战略,坚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持续推进城市品质更新,鼎力打造“中国康养之都”,大力建设宜居和美乡村,坚持把关注民生作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切口”,下足“绣花功夫”,实现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在功能完善、结构优化、品质提升、城市治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市民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打造和美乡村 宜居宜业更宜人
  伴着冬日的暖阳,走进商州区腰市镇庙湾村,干净整洁的通村路旁分布着白墙灰瓦的院落,木篱笆和彩绘墙相映成趣,闲坐的老人和嬉戏的小孩笑意盈盈,闲适恬淡的美景,像是一幅铺展开的美丽画卷。
  就在前不久,庙湾村被命名为省美丽宜居示范村。在我市,目前共有92个村(社区)获得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命名。荣誉的背后,是全市上下不懈的努力,近年来,我市突出秦岭山水特色,以“两改两转三促进”行动为抓手,持续推行“3456”秦岭山水乡村建设路径,打造出了55个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美丽宜居的秦岭山水乡村,创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5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14个、美丽宜居示范村48个,市级康养、旅游、宜居示范村301个。
  住得舒适,前提是住得安全。2023年,全市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435户、农房抗震改造351户,争取中央和省补助资金3572.41万元。目前,全市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房抗震改造已全面竣工并完成验收,有效提升了住房抗灾害能力,为全市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我市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突出乡村建设,打造和美家园,制定印发《商洛市2023年乡村建设任务清单》,细化落实15类181项建设任务,启动实施项目686个、总投资49.35亿元,有效提升了农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 
  农村厕所改造,改的不仅是“面子”,也改了乡村建设的“里子”。“现在在村子里散步,最大的感受就是空气好多了。以前村里路边有很多旱厕,人路过都得捏着鼻子,太难闻了。现在好了,家家户户都改了水厕,一点味都没有,可干净了!”1月2日,丹凤县商镇王塬村的村民老张说。改厕工程进一步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促进农村卫生环境的改善,还改变了村民落后的卫生观念,改出了群众的新生活和新风尚。完善农村厕所设施也有助于提高农村旅游的接待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023年以来,我市创新开展“两改两转三促进”行动,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实施意见》《村容村貌提升导则》《农村公厕及旅游公厕建设图集》等政策文件,持续补齐民生设施短板,将农户厕所改造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来抓,坚持因地制宜、一村一策,做好与污水治理结合、与人居环境整治结合、与秦岭山水乡村建设结合,扎实推进改厕工作,加快促进巩固衔接工作提质量、上水平。至2023年底,全市共改造农村户厕75832座、土坯(石板)房10245户,建设农村公厕902座、旅游厕所352座,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7.8%,改变了农村卫生环境,提高了村民居住幸福感,为和美乡村建设注入长效动能。同时,我市坚持把巩固衔接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全面落实防返贫监测“2244”工作机制,严守“危房不住人、人不住危房”底线,建设宜居示范农房1596户,大力实施农村供水水质、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水平专项提升行动,建设供水工程110处,受益群众18.82万人,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72%。
  与此同时,我市围绕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持续深化拓展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三五”机制,扎实开展巩固易地搬迁脱贫成果专项行动和搬迁群众就业帮扶专项行动,新改建公共服务设施134个,设立公共服务岗位1589个,配套产业园区、社区工厂、就业帮扶车间261个,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基础,为打造和美家园提供不竭动力。
  提升城市品质 生活便利更舒心
  1月1日,随着一声汽笛声响起,商洛北站很快就人声鼎沸,回乡的、远行的人们在这里擦肩而行,敞亮干净的候车厅不一会儿就排满了人。“我去西安玩了两天,来去都坐的动车,一个多小时就到了,有了西商城际列车后,出行方便得很。”刚下车的市民胡女士说。
  仅用120天完成建设任务的商洛北站,创造了商洛建设项目“新速度”,也赢得了广大市民的交口称赞,不仅方便了市民的出行,也进一步加快了西商融合发展的步伐。同样,建成的环西路连接线项目、民主西路项目以及构峪生态充电站和北客站出租车充电站,不仅缓解了城市拥堵和新能源汽车充电难的问题,还彰显了城市建设提档升级的重要意义,城市功能得到了提升。
  “以前不太了解四皓,自从四皓公园建成后,才知道了关于他们的历史故事,到公园不但可以散步健身,还能学到一些历史文化,让人感觉我们的城市越来越有内涵了。”对于家门口新建的四皓公园,市民陈女士说,“怪不得很多人都赶过来拍照打卡。”
  让陈女士赞不绝口的四皓公园位于中心城区民居路北侧,2023年4月建成投用,园内人文景观厚重,是传承城市文脉,弘扬四皓文化的历史文化主题公园,还配套建了停车场,市民日常生活的便捷度又升一档。
  在城市提升品质更新中,我市围绕把每个县城建成公园城市、把全域打造成一个大景区的目标,实施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拆违建绿、留白增绿,利用违建拆除腾退地、空闲地、边角地、废弃地等地块建设各类公园,不断扩大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
  2023年以来,我市采取拓宽绿化带、增加乔灌花草、配建绿道等措施,在中心城区建成樱花、海棠等景观大道10多条、林荫大道30多条、绿道33.1公里,形成5分钟健身圈、10分钟公园圈、15分钟便民圈。开展墙体绿化美化提升专项行动,对中心城区89处围墙、护坡实施拆墙透绿、见缝插绿、破硬建绿,栽植藤本月季和攀援植物9.94万株,绿化美化墙体1.59万平方米,达到“推窗见绿、出门赏景、步移景异、起步闻香”的效果,立体式推进城市绿地开放共享。与此同时,对州城街、民主路、江滨大道、北新街西段等10条道路实施“白改黑”,提升改造道路交叉口11处,翻新城区公交站牌106个;完成工农路、名人街、中心街“多箱合一”整治124处。实施北新街等线缆落地272.5公里;持续提升雨污分流能力,新建雨污管道2.3公里;完善提升中心城区供水能力,新建改造供水主管网2.43公里;中心城区启动实施113个小区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工程;新建供热支线1.1公里、二次管网6.7公里、换热站15座。中心城区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能力大幅度提升,市民生活更加便利舒心。
  实施精细化管理 让城市更有温度
  城市精细化管理,既是政之所求,也是民之所盼。近年来,我市以“城市风貌提升年”等活动为抓手,坚持“四个四”理念为引领,聚焦城市风貌、品质重塑与提升,系统推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重点聚焦人居环境整治等问题,着力完善、提升、优化城市服务功能,增强和改善民生福祉。
  统筹结合“六市联创”等重点工作,以打造“干净街路、干净公园、干净院落、干净市场、干净河道、干净乡村”为抓手,全市全域推进“干净商洛”创建,对城区150多条主次街路、260个公园广场、142座公厕、20多条河道深度保洁。深入推广积分制、清单制乡村治理模式,新增全省乡村治理示范镇2个、示范村3个。全市全域污水处理项目累计建成管网740公里,建成运行污水处理场站26座;商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配套道路、桥梁、中水管网、供电工程已全部完成。
  “我们小区改造以后,不仅环境变好了,停车秩序也比以前强多了,现在一回到小区,心情都变得舒坦了。”在商州区龙泉小区,对于改造后的小区,住户赞不绝口。
  老旧小区改造既是家门口的“关键小事”,也是城市发展中的“民生大事”。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从群众的真实需求出发,大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精准施策,解民心所盼,抓好城市管理,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让老旧小区重新焕发出青春与活力。
  2023年,全市计划改造老旧小区118个,惠及8643户居民、319栋楼、112.19万平方米。至2023年9月底,改造项目全部开工,全市共争取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中央和省专项到位资金2.2648亿元。
  城市管理,一头连着发展,一头连着民生。2023年以来,我市坚持把关注民生作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切口”,下足“绣花功夫”管理城市,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城市发展的“愿景图”变成市民幸福的“实景图”。
  “现在真方便,在手机上一提交申报,工作人员很快就给我们解决了天然气安装,这服务水平必须给点赞!”家住刘湾社区的柳女士高兴地说。
  城市品质不仅体现在亮丽的“颜值”上,更体现在日常的管理服务上。为全面推进城市公用事业发展,我市在全省率先建成水电气暖一体化服务平台,并正式上线运行,采取“四个一、四个少”便民服务模式,有效巩固了市政公用服务联合报装“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成效,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改善了城市环境、增添了城市美丽、增加了城市温度……我市用“绣花”般的精细管理,实现城市“颜值”和“内涵”的双提升,让人民群众的“小幸福”和城市建设的“大发展”同频共振,让整座城在润物无声中实现了精彩蝶变,绘就了城乡建设蓝图与和美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