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4年02月0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畅谈履职心声 共谋发展大计
文章字数:3490

 进一步做优做强特色产业
  ——访市政协委员、市政务服务中心主任石红菊
  “作为一名政协常委,要不断深化对人民政协性质、定位和重要作用的认识,增强责任意识,提升履职本领。”市政协委员、市政务服务中心主任石红菊说。工作中,她及时反映群众所急所盼的问题,切实将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获得了群众的认可。石红菊表示,商洛建设秦岭山水乡村成效明显,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仍然面临建设资金不足、群众参与度不高、产业支撑带动不足等问题。
  石红菊建议,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常态化开展“干净商洛”创建。整合农业、交通、水利、电力、教育、乡村振兴、医疗卫生等各类涉农项目资金,撬动更多社会资金投向乡村建设,同时,盘活农村闲置的集体资产。通过产业示范带动、组织外出参观、党员干部带头、政策激励引导等多种形式,引导农民投资、投工、投劳,并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加大宣传引导力度,调动群众积极性。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业态、新产业,不断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以产业发展为建设秦岭山水乡村赋能。 (本报记者 方 方)
 
  “以竹代塑”助推乡村振兴

  ——访市政协委员、商洛市秦岭泉茗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章荣瑞
  “2023年,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了《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为商洛发展提供了机遇。商洛地处秦岭东南部,野生竹子资源丰富,农村有利用竹子进行竹编的传统习俗,竹产品在家居、办公、农业等方面应用广泛。”2月1日,市政协委员、商洛市秦岭泉茗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章荣瑞说。
  章荣瑞表示,商洛要抢抓政策机遇,发挥资源优势,将野生竹子精深加工,作为富民强市的新兴产业来发展,既能增加群众收入,又能为商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助力乡村振兴,商洛发展“以竹代塑”产业前景非常可观。
  章荣瑞建议,要由林业部门牵头,摸清资源底数,对野生竹子现有面积、种类以及不同竹子的特性进行普查,做到心中有数。要寻访农村“篾匠”“竹匠”及其传承人,通过他们了解目前野生竹产品初级开发状态、品类、市场需求,积极开发竹编、藤编等产业。建议有关部门前往四川、贵州、浙江等地考察学习竹产品开发、竹子繁育、新品培育等技术。开发以竹代木、以竹代钢新产品,提升商洛野生竹产品开发利用水平。要积极和高等院校建立科研联系,聘请专家教授来商考察,有针对性地研究下游产品开发方案。积极招商引资,研发一次性代塑日用品、耐用型代塑产品、多功能竹炭基产品,积极开发可应用于交通、建筑、水利等领域的竹质工程材料,提升竹产品在工程领域的应用。
  (本报见习记者 孙远飞)

  积极履职 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访市政协委员、商洛市初级中学副校长王涛
  三尺讲台写春秋,一纸提案为民言。对于王涛来说,这句话是他的真实写照。一直以来,他立足校长身份、委员职责,在教育园地默默耕耘,时刻关注教育方面的社情民意,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成长。
  过去一年,王涛积极参与市政协组织的学习研讨、协商议政、专题调研、民主监督等活动,用履职尽责的行动树起了政协委员的形象。
  “市委提出的‘一都四区,人才先行’,继续加大教育投入,汇聚各方资源,扩大合作交流,更加坚定了我们教育工作者干事创业、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王涛说,新的一年,他将认真履行委员职责,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人”宗旨,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把这次政协会议精神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坚持五育并举,深化课堂改革,聚焦核心素养,拓宽育人途径,在“双减”背景下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上下功夫,在全面育人评价方式上下功夫,在创新拔尖人才培养上下功夫,为助推商洛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本报记者 米子扬)

  注重培育乡土带货达人

  ——访市政协委员、市民政局社会救助中心科长杨奕琳
  “政协委员不仅仅是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这是市政协委员、市民政局社会救助中心科长杨奕琳的履职感悟。过去两年,她提交了《关于加快数据融合共享推进数字商洛建设的建议》《关于提升惠民惠农一卡通金融机构服务的建议》《关于加强两河口生态岛管理的建议》,多次参与课题调研、积极参政议政,荣获商洛市优秀政协委员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先进工作者称号。
  杨奕琳告诉记者,这次参会她准备的提案是《关于加快农村地区电子商务发展的建议》。她说,在商洛的不少地方,农村物流业务往往止步于镇一级的物流配送网点,建议京东、顺丰等快递公司在基层设立电商站点,解决基层电商业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同时,积极与农村班车、公交车等开展业务合作,捎运快递货物,以降低物流运输成本。她还建议相关部门聘请国内知名专家、教授或网络达人对现有电商人员进行深层次培训,定期组织全市网络达人、电商业主进行交流讨论,促进业务能力的提升。通过各种方式支持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和从事商贸经营的个体户积极加入电商队伍,培育乡土带货达人,为乡村振兴贡献新力量。 (本报记者 肖 云)
 
  加强物业管理 提升群众幸福感

  ——访市政协委员、商洛秦扬文化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赖玲
  物业管理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随着商洛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物业管理问题成了人民群众身边的热点民生问题。
  “商洛市小区物业管理存在着服务质量逐渐下降、收费标准没有合理化和公开化等问题。”市政协委员、商洛秦扬文化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赖玲说。
  在《关于加强我市小区物业规范管理的建议》的提案中,赖玲建议,加强《物业管理条例》《物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宣传。实施行业监管,适时成立物业管理行业协会,制定行约行规,建立物业服务行业标准。物业管理公司加强对工作人员业务技能培训,坚持持证上岗,使物业管理工作逐步走向专业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健全收费机制,遵循公开、公平、诚实守信原则,对售后房的收费标准要以不断改善、完善配套设施和服务为抓手,使服务内容、服务质量与收费标准对应挂钩,同时,物业管理企业要定期向业主公开收支情况,做到收费合理化,使用公开化。
  对于商洛未来的发展,赖玲建议,要打造好“康养之都”这个品牌,通过举办一系列的大型活动来宣传商洛推介商洛。持续加大秦岭山水乡村建设力度,推动我市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农产品的品牌优势。 (本报记者 胡 蝶)
 
  聚力打造商洛文旅融合新地标
  ——访市政协委员、商洛日报社要闻部副主任李亮
  一个身份是记录者,另一个身份是建议者。她认为,这是延伸,也是互补。
  “记者是历史的记录者,发展的见证者,成为政协委员后,我能把我在工作中发现和报道的问题,通过政协这个渠道传递到更高层面,更好地促进问题解决,实现闭环。”2月1日,市政协委员、商洛日报社要闻部副主任李亮说。
  此次参加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李亮精心准备了《关于发挥秦岭博物馆“总窗口”效应 打造商洛文旅融合“新IP”的建议》的提案。她说,近年来,凭借文化、旅游、生态“三张王牌”,商洛频频出新、出圈、出彩,叫响了“中国康养之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特别是市委、市政府打造的秦岭博物馆,是城市聚神提质的大项目,也是宣传展示秦岭文化和大美商洛的“总窗口”。她建议,把秦岭博物馆作为点亮城市发展的“新引擎”,在做好藏品征集、收藏、保管与研究、展示基础上,探索更多“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数字化展示”“人性化服务”的新路径,加强秦岭博物馆与西安各大博物馆的交流互动、深度合作,以秦岭博物馆为重要节点,串联周边景区景点,精心培育“文化+旅游+生态”精品文旅线路,将其打造成为我市新的文化地标和城市名片。
  (本报记者 杨 鑫)
 
  唱响商洛“老字号”美食品牌

  ——访市政协委员、华夏城投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程素珍
  华夏城投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程素珍是民主党派界的政协委员,2023年,她积极参加市政协组织的会议、学习和调研视察工作,了解外地发展的先进经验,并紧贴商洛实际,提出可落地,应时应策的方案,反映社情民意。她撰写了《关于做大做强丹凤葡萄酒产业的建议》《关于做大灵芝菇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关于进一步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等提案,其中《关于进一步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被列为重点提案。
  参加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的程素珍说,近年来,商洛举办了形式多样的特色美食节、秦岭山珍美食大赛、全国自行车赛等文体赛事,在提升餐饮消费热度、激发市场活力、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她建议,要深挖、恢复、振兴商洛美食“老字号”,提升商洛特色美食的信誉度和知名度,让商洛各个县区的特色传统名菜美食融入现代文化和时尚元素,创新研发适合现代人口味、审美观和消费观的品类和包装,唱响商洛“老字号”美食品牌,让“老字号”焕发新活力。
  (本报记者 刘桃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