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4年02月0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锻造环保铁军 保护生态环境 支撑高质量发展
——2023年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综述
文章字数:4235
    全市生态环境系统“三个年”活动暨重点工作任务推进会

    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

    生态优美的二龙山水库

    环境监测大比武

    “六·五”环境日集中宣传咨询活动

  本报记者 米子扬 南 玺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生态环境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坚定扎实地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当好秦岭卫士,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高标准落实,工作效能更优化
  聚焦“党建红”,深学细悟强根基。在主题教育中凝心铸魂。市生态环境局坚持周学习、月研讨,开展检视整改工作,建立动态检视、销号机制。在廉政教育中正心修身。市生态环境局强化对“关键少数”监督管理,严格落实谈心谈话制度,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暨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约谈会,对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廉洁档案”备案,全体干部签订“树清廉家风 创廉洁家庭”承诺书,更换机关廉政文化墙,强化权力监管,规范权力运行,切实筑牢廉政思想防线。在党性教育中淬炼本色。举办主题演讲赛,开展“当好秦岭生态卫士,创建生态矿业标杆”联建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开展“培根铸魂承精神 踔厉奋发建新功”主题活动,在已有“模范机关示范单位”“示范党建品牌”和局机关“四强”党支部创建成果基础上,持续深化开展“双创双融”工作,被市委机关工委确定为党建观摩点。
  聚焦“作风实”,勤学苦练强本领。干部作风能力持续向好。制定印发干部作风提升实施办法,以“八大载体”推动“十个行动”;扎实开展政绩工程、统计造假等专项整治活动;深入纠治“四风”,将其与月监督检查、常态化监督检查相结合;对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反馈整改,倒逼任务落实落地。执法监管能力持续增强。以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为主线,聚焦主业、明晰任务、夯实责任,坚持执法普法相结合,举办环境执法大练兵业务培训班,锤炼执法本领;组织全市执法干部开展2023年环境执法大练兵案卷评查;不断强化市、县、镇、村四级环境网格化监管运行,提升执法监管业务能力水平。在全省首届排污许可技能大赛中获得团体三等奖。环境监测能力持续提升。市环境监测站监测资质顺利通过复查换证及扩项现场评审;顺利通过国家环境监测总站水中电导率、粪大肠菌群、总氮能力验证,结果均为满意;运维省控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数据传输率在全省排名第一、数据有效率在全省排名第二,现场质控检查在全省排名第一。
  聚焦“干劲足”,真抓实干强落实。高标准谋划我市大气污染治理、水生态环境巩固、净土保卫战等专项行动方案,成立以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市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落实落细。高位推动生态委牵头抓总职能,切实推动各级各部门扛起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全面压紧压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的属地管理和行业监管责任。与邻近市区高效联动,与渭南市、十堰市、南阳市等5个地市签订了跨界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协议,加强联防治理、优化管理机制,持续提升环境管理新水平。
  高水平保护,生态底色绘新卷
  2023年,市生态环境局坚持举全力抓治污优生态、聚合力抓监管护生态、蓄内力抓整改守生态,2023年中心城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位居全省第一,优良天数达334天,连续7年进入全国空气质量达标城市行列,绘就了生态底色新画卷。
  举全力抓治污优生态。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严格落实定期调度、督办交办、部门联动等工作机制,强化夏季臭氧污染防治和秋冬季大气治理攻坚,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实施工业炉窑综合整治,拆除燃煤锅炉,更换新能源公交车、出租车,建设新能源充电桩,安装扬尘在线监控,完成汽修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源头替代,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不断强化水环境治理,深入开展中心城区和县城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已建成40个“一断一策”达标方案治污项目、51个水生态环境巩固提升计划项目;不断强化排污口监管,加快推进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水环境质量持续为优,主要河流监测断面水质均达到功能区划标准,丹江出境断面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稳步推进净土保卫战。
  加快推进土壤环境源头治理和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建立《商洛市2023年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14家重点监管单位开展隐患排查和自行监测;完成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6家企业优先监管地块落实风险管控措施,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100%;加强农用地土壤污染源头管控,扎实推进农村污水治理。聚合力抓监管护生态。严格执法亮红线。累计出动执法人员6842人次,检查企业3014家次,立案176家次,处罚环境违法企业168家,同比增长82.29%;处罚金额同比增长79.47%。当好卫士守底线。纵深推进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牵头筹办召开全市高速高铁交通项目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通报会,与各单位签订环保承诺书;扎实开展全市采石采矿企业专项执法检查行动,联合公安、检察、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商洛市“2023利剑治污”专项行动,进一步巩固秦岭“五乱”整治成效,筑牢秦岭生态屏障。深入排查筑防线。扎实开展“查隐患、强短板、促提升”七大专项行动,开展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排查,建立问题台账17个,排查隐患问题75个,实施销号管理;系统部署2023年度“南阳实践”工作,全面提升流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能力。
  蓄内力抓整改守生态。在推动督察整改上出实招。第二轮省环保督察反馈的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交办信访件已全部办结;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问题已整改到位6个,4个正在有序整改,整改任务已过半。在解决突出问题上亮硬招。镇安完成月西硫铁矿“磺水”治理,共封堵矿硐8处1690米,清理废渣1.4万立方米。丹江涉锑整治已争取专项资金1.5亿元,商州、丹凤2座2000吨涉锑污水处理站已动工建设。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监管局调研反馈的24个问题已整改到位21个。在化解环境信访上谋新招。制定印发生态环境信访投诉通知,扎实组织开展环境信访大检查、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累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58件,化解率100%;受理环境信访投诉653件,同比下降49.81%,受理率、查处率、回复率均达100%。持续推行企业环保接待日制度,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迈新阶
  锚固“生态框架”,治理能力现代化。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制定印发《2023年度排污许可提质增效工作通知》,全年共核发许可证40张,延续79家,变更91家。对我市新核发排污许可证及2022年度执行报告进行质量审核。排污许可执行报告审核和全域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报告编制全覆盖。减污降碳“一体化”推进。制定印发《商洛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组织重点企业完成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报告及信息化存证工作,顺利完成陕西商洛发电有限公司第二个履约周期碳排放配额清缴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减排项目35个全部完成,预计可完成除挥发性有机物之外的重点工程减排量任务。固体废物“一条链”监管。全市387家涉危险废物纳入系统管理,对20家危险废物重点监管、简化管理单位落实了人盯企业包抓制度,完成年度危险废物规范化培训和考核评估,进一步规范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开展尾矿库环境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扎实开展辐射事故应急演练,辐射环境安全可控。
  锚定“生态标尺”,服务发展清单化。狠抓环评服务。全市经开区规划环评实现全覆盖,受理的130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审批率达100%。创新建立重大项目环评审批台账管理制度,绿色化、清洁化发展趋势明显增强。狠抓项目谋划。共策划申报生态环保类项目8类86个,联合市发改委首次申报了“商州区丹江流域(刘湾至夜村段)生态治理与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EOD项目,目前已通过专家组审核,初步具备入库条件。狠抓资金争取。积极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有计划、有安排对接拜访企业120多家,争取到位专项资金6.32亿元,同比增长222.45%。
  瞄准“生态优势”,生态资源品牌化。以“创建”赋能。制定印发我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任务清单,商州、柞水获得第一批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命名。以“试点”强基。积极开展商洛市国家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创建工作,商州区低碳近零碳县(区)试点示范建设申报获省批复;商洛市深化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已通过省级评审,待生态环境部批复。柞水县成为全省首家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地区。以“宣教”凝心。深入开展“六·五”环境日、“全国低碳日”集中宣传活动,举行第五届“绿宝杯”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征文大赛,开展环保设施开放月活动,让绿色理念深入人心。
  高要求提升,民生福祉有质感
  “虽然当前我市环境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当前还存在污染治理压力较大、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问题整改不彻底等现象,2024年市生态环境局坚持“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努力争做“六个示范”,着力抓好六方面工作,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自觉当好秦岭卫士。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扎实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工作部署和要求,强化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提升作风能力,锻造生态环保铁军。坚持常态化环境执法大练兵,增强执法能力,坚持依法治污,严格执行生态环境保护各项法律法规,加强环境执法和刑事司法有效衔接,严厉打击各类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
  常拥万里蓝天,保持空气质量领跑全省。扎实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坚持源头防治、科学治污、精准治污,强化丹江河谷三县区大气污染治理联防联控,推动各县环境空气质量争先进位,中心城区空气优良天数、综合指数保持全省领先,持续进入全国空气质量达标城市行列。
  树牢源头意识,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持续加强水环境管理,强化“一断一策”精准治污,强化城镇和工业聚集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监管。持续开展重点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丹江、金钱河在2024年完成入河排污口
  100%溯源和70%整治任务,积极争取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整县推进”试点,确保11条主要河流23个监测断面水质达标晋级。
  立足发展长远,助力“一都四区”建设。巩固拓展商州区、柞水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成果,深化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指导商州区做好全省首批低碳近零碳县区试点、柞水县做好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工作,助力“一都四区”建设。
  紧盯重点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三个年”活动,深化“放管服”改革,立足职能做好高质量项目建设服务保障,积极做好重点项目“三线一单”查询服务,积极做好项目环评审批服务指导、排放总量指标协调沟通等工作,服务项目快速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