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耳山村的文旅融合路
文章字数:1478
古玉民展示制陶工艺
春节期间,商州区金陵寺镇熊耳山村陶瓷体验馆一下子热闹了起来,游客们阵阵欢声笑语,为高山村落带来了节日喜庆气氛。2月13日,该村72岁的古玉民老人和往常一样,早早地打扫完卫生,等待着一拨又一拨游客。
“大叔,我让孩子体验制陶收费不?”
“不收费。只要你们有兴趣,我就教你们怎么做陶瓷。”
“谢谢!来,儿子,自己动手跟爷爷学习。”
说话间,来自商州城区的李先生拉着9岁儿子的手,走到制陶作坊亲手体验。随着李先生手摇木杆,两个石头磨盘在皮带传动下不停地旋转。“一只手要扶稳盆体,另一只手要反复滴水打光,直到盆体圆整。”古玉民一边教游客制陶,一边讲述生活的巨大变化。
古玉民是熊耳山村唯一的第四代制陶传承人。如今,老人日夜守护着村史馆和制陶体验馆,他还坚持打扫卫生,虽然每月只有500元公益岗收入,但对于古玉民老人来说,把制陶工艺传承下去,比挣多少钱都重要。
“哥哥1968年当兵时,我只有16岁,父亲眼看无人传承制陶技艺,于是就让我学了这一门看家本领。”古玉民说,“那时生活特别困难,我们就是有手艺的‘乞丐’,把东坡日头背到西坡,只能解决温饱。”
熊耳晚霞乃“商州八景”之一,山陡路险,素以“熊耳晚霞”著称于世。可就是这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地方,除了植被丰厚外,大自然还赋予了耐火土,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人。
“我们烧制陶瓷,需要两种土,一种立体性强,一种柔韧性强,把这两种土混合成泥,才能烧制出好陶瓷。”对于制陶工艺技术,古玉民老人如数家珍。
在熊耳山村史馆,古玉民老人指着墙上记录的发展史,情不自禁地感叹:“过去几十年,我们背着大瓮小盆翻山越岭,走遍关中和商洛7个县,每年从腊月十五到二十九,白天黑夜赶路,就为了用陶瓷兑换些粮食回家过年。现在不一样了,党的政策越来越好,政府保障都很到位,白米细面都吃不完。”
经历了少吃没穿的艰苦岁月,古玉民老人自然忘不了党,他心甘情愿地通过劳动和现场教学来回报社会。每天从早上八时到晚上六时,他的身影总是在村史馆和制陶体验馆不停地晃动。
“我都这把年纪了,总不能把手艺带到地下,传授出去也算是为社会作一点贡献。”古玉民老人感慨万千,“困难时期炒北瓜洋芋都是以桃核、杏核当油料,用锅把辣子烘干捣碎吃,全家人一年吃半斤油,来了客人,用一根筷子蘸着滴几点,就叫吃上油……如今平常都吃肉喝酒,各色水果也不断,共产党真是咱老百姓的大恩人!”
从传统手工制作陶瓷,到农旅融合发展,古玉民老人难以割舍一生制陶经验。但当他看到建设康养之都带给农民的红利后,内心充满了幸福感,他竖起粗糙的大拇指说:“过去受苦吃不饱,现在居家能致富。”
随着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熊耳山原来的崎岖山路变成了水泥大道,挖煤、烧窑、砍树木被绿色产业取而代之,昔日的荒山成了如今的“花果山”,17个村民小组665户群众种植了核桃、连翘、花椒、油葵、菊芋等经济作物。环境变美了,群众富裕了,熊耳山也成为商洛不可多得的一道亮丽自然景观。
站在海拔1400米的高山远眺,灰白色的水泥路犹如银龙起舞,穿梭在一片片果园林地之间。各地驶来的车辆一字排开,游客说笑声打破了乡村的寂静。商州区金陵寺镇熊耳山村党支部书记任应志告诉记者,春节以来,每天都有上千名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我们对全村人居环境进行了全面的改造提升,围绕‘一景二馆三片四园五产业’为主题进行全面建设。依托自然优势,重点打造建设熊耳晚霞和云海日出、药王洞观景亭、东岭观景长廊广场、范桦艺术馆写生基地等十余处自然景观,聚力把熊耳山建设成为周末休闲旅游打卡地。吸引更多游客旅游观光,让群众端上‘绿色碗’,吃上‘生态饭’。”任应志信心满满地说。
春节期间,商州区金陵寺镇熊耳山村陶瓷体验馆一下子热闹了起来,游客们阵阵欢声笑语,为高山村落带来了节日喜庆气氛。2月13日,该村72岁的古玉民老人和往常一样,早早地打扫完卫生,等待着一拨又一拨游客。
“大叔,我让孩子体验制陶收费不?”
“不收费。只要你们有兴趣,我就教你们怎么做陶瓷。”
“谢谢!来,儿子,自己动手跟爷爷学习。”
说话间,来自商州城区的李先生拉着9岁儿子的手,走到制陶作坊亲手体验。随着李先生手摇木杆,两个石头磨盘在皮带传动下不停地旋转。“一只手要扶稳盆体,另一只手要反复滴水打光,直到盆体圆整。”古玉民一边教游客制陶,一边讲述生活的巨大变化。
古玉民是熊耳山村唯一的第四代制陶传承人。如今,老人日夜守护着村史馆和制陶体验馆,他还坚持打扫卫生,虽然每月只有500元公益岗收入,但对于古玉民老人来说,把制陶工艺传承下去,比挣多少钱都重要。
“哥哥1968年当兵时,我只有16岁,父亲眼看无人传承制陶技艺,于是就让我学了这一门看家本领。”古玉民说,“那时生活特别困难,我们就是有手艺的‘乞丐’,把东坡日头背到西坡,只能解决温饱。”
熊耳晚霞乃“商州八景”之一,山陡路险,素以“熊耳晚霞”著称于世。可就是这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地方,除了植被丰厚外,大自然还赋予了耐火土,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人。
“我们烧制陶瓷,需要两种土,一种立体性强,一种柔韧性强,把这两种土混合成泥,才能烧制出好陶瓷。”对于制陶工艺技术,古玉民老人如数家珍。
在熊耳山村史馆,古玉民老人指着墙上记录的发展史,情不自禁地感叹:“过去几十年,我们背着大瓮小盆翻山越岭,走遍关中和商洛7个县,每年从腊月十五到二十九,白天黑夜赶路,就为了用陶瓷兑换些粮食回家过年。现在不一样了,党的政策越来越好,政府保障都很到位,白米细面都吃不完。”
经历了少吃没穿的艰苦岁月,古玉民老人自然忘不了党,他心甘情愿地通过劳动和现场教学来回报社会。每天从早上八时到晚上六时,他的身影总是在村史馆和制陶体验馆不停地晃动。
“我都这把年纪了,总不能把手艺带到地下,传授出去也算是为社会作一点贡献。”古玉民老人感慨万千,“困难时期炒北瓜洋芋都是以桃核、杏核当油料,用锅把辣子烘干捣碎吃,全家人一年吃半斤油,来了客人,用一根筷子蘸着滴几点,就叫吃上油……如今平常都吃肉喝酒,各色水果也不断,共产党真是咱老百姓的大恩人!”
从传统手工制作陶瓷,到农旅融合发展,古玉民老人难以割舍一生制陶经验。但当他看到建设康养之都带给农民的红利后,内心充满了幸福感,他竖起粗糙的大拇指说:“过去受苦吃不饱,现在居家能致富。”
随着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熊耳山原来的崎岖山路变成了水泥大道,挖煤、烧窑、砍树木被绿色产业取而代之,昔日的荒山成了如今的“花果山”,17个村民小组665户群众种植了核桃、连翘、花椒、油葵、菊芋等经济作物。环境变美了,群众富裕了,熊耳山也成为商洛不可多得的一道亮丽自然景观。
站在海拔1400米的高山远眺,灰白色的水泥路犹如银龙起舞,穿梭在一片片果园林地之间。各地驶来的车辆一字排开,游客说笑声打破了乡村的寂静。商州区金陵寺镇熊耳山村党支部书记任应志告诉记者,春节以来,每天都有上千名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我们对全村人居环境进行了全面的改造提升,围绕‘一景二馆三片四园五产业’为主题进行全面建设。依托自然优势,重点打造建设熊耳晚霞和云海日出、药王洞观景亭、东岭观景长廊广场、范桦艺术馆写生基地等十余处自然景观,聚力把熊耳山建设成为周末休闲旅游打卡地。吸引更多游客旅游观光,让群众端上‘绿色碗’,吃上‘生态饭’。”任应志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