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4年09月2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三联三促”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本报记者 肖 云
文章字数:2505
  “我们村今年种植烤烟80亩,栽植拐枣2万株,打造蜜源基地500亩,养蜂1160箱,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了30万元。”中秋过后,镇安县回龙镇万寿村党支部书记李德斌粗略地算了一笔账。
  近年来,万寿村依托资源优势,以党建引领带动产业发展,助力当地群众就业增收,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胜势。
  这只是我市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深入推进“三联三促”,赋能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我市突出基层组织、人才队伍、基层治理三项重点,以组织联建、促功能提升,以人才联动、促产业提升,以服务联抓、促治理提升,充分发挥“联”的优势,不断激发“促”的动力,努力实现基层组织体系更加严密,人才资源配置更加优化,服务供需对接更加精准。
  组织联建,促功能提升
  金秋九月,漫步在商州区板桥镇下湾村,宽阔整洁的产业路四通八达,一栋栋房屋错落有致,高速公路、国道穿境而过,一幅充溢着希望和活力的新农村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我们村能有现在的新图景,多亏有党支部引领,绘就了产业发展的‘坐标轴’。”商州区委办驻板桥镇下湾村第一书记金红卫说。以前,下湾村多数村民常年在外打工,空心村问题非常突出。为坚定村民返乡创业的信心,村党支部以党建为引领,先后组织年轻党员到鄠邑、长安等地考察,利用春节假期组织群众代表座谈,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打造了百亩草莓示范园、向日葵花海等特色产业。同时,对村级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改善,吸引村民返乡创业,原本冷清的下湾村逐渐显现出生机。
  我市深入开展“抓党建、强堡垒、促振兴”行动,推进农村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打造一批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村。通过强化理论武装,将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各级党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等重点学习内容,纳入各级党校、农村夜校、群众板凳会等培训课程,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教育培训;突出“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组织市厅级领导干部和县处级领导干部举办专题培训16期,带动各级党组织开展集体学习9967场次、研讨交流4882场次;通过专题培训、现场教学、网络学习、红色体验等方式,推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优化组织设置,紧跟产业发展形势,坚持产业链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积极探索建立产业联合党委、产业链党支部、功能型党小组,推行“重点项目指挥部+临时党支部”模式,不断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
  同时,排查确定55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实行“一村一策一专班”集中整顿,确保整顿一个、提升一个;开展“强村带弱村”活动,党建、产业强村“一对一”帮带相对滞后村,充分发挥经验、资金、技术等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发展;深入推进“万企兴万村”、社会组织帮扶、乡贤助力乡村振兴、“百校联百县兴千村”等行动,建立资源清单和需求清单,探索产业发展、联农带农机制,推动资源要素向乡村振兴一线流动。
  人才联动,促产业提升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要让我们的村庄越来越美、越来越有人气,产业、环境、政策、乡风文明样样都不可少。”丹凤县商镇王塬村党总支书记屈伟表示。
  2023年,屈伟参加了乡村经营管理人才(“乡村CEO”)商洛专题示范培训班,回来后感到茅塞顿开。围绕做大做强产业,他积极与县镇对接,前往渭南、河南等地考察水杂果发展,为王塬村引进栽植软籽石榴树1500株、柿子树30亩、蟠桃树30亩。为了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村里还配套建设了商山云栖民宿和小品景观,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山水美景、品山珍百果。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我市深化干部包联,组织1900多名机关干部联链条、包企业、抓项目、兴产业,帮助解决融资、用工、销路等难题,推行包联承诺公示制度,加强定期调度、常态督查、阶段交账,着力营造大抓发展、大抓服务、大抓效能的良好氛围;推进“千名党员驻村兴农”,879名驻村第一书记、2841名驻村工作队队员协助镇村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为群众办实事5250件;抓实组团帮扶,健全“1+3+N”工作机制,建立联动协同、动态研判、跟学评估、捆绑考核、实绩晾晒等机制,激励帮受双方充分履职尽责,坚持“输血”和“造血”相结合,推行“一带多、多带一”“师带徒、团带团”帮带,培育一批好医院、好学校、好产业,培养一支堪当乡村振兴重任的本土人才队伍;推进“千名人才创新创业”,扎实开展人才长期支持项目、短期支持项目和特殊人才支持项目,激励不同层次、领域人才创新创业;探索政策激励、创业支持等措施,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创业或任职。
  服务联抓,促治理提升
  洛南县四皓街道阳光庭园社区辖4个居民小区,共有8026户3.6万多人,其中易地搬迁户占1744户6780人,是由商品房、易地扶贫搬迁房、公租房等组成的新型城市社区,由于人员复杂,造成管理难度加大。
  今年以来,阳光庭园社区党支部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延伸党的触角,以管在家门口、学在家门口、议在家门口、治在家门口为重点,在物业管理公司成立党支部,在楼栋成立党小组,在单元设立党员示范岗,推动社区干部和小区党支部干部交叉任职,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提高小区物业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我市通过优化服务体系,深化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1+2+N”市级领导体系、县区责任体系、镇街组织体系、村社服务体系建设,完善议事协调和工作运行机制,确保有效发挥作用;优化街道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推动扩权赋能。全面落实“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推行群众诉求线上线下直通快处机制,形成平时治理服务与应急管理管控有效衔接的治理机制;开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巩固提升专项行动,优化网格设置,建强网格党组织,推动党建、政法综治、民政等“多网合一”,健全信息收集、问题发现、任务分办、协同处置、结果反馈工作流程,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难事不出镇;完善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功能,推动服务便捷化智能化;在村级党组织中开展“一年10件实事”活动,通过举办运动会、开展公益集市等活动,实现党群连心、邻里和谐、守望相助;深化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双报到”,扎实开展志愿服务;坚持党建带群建,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的作用,形成共建共享、群防群治的工作格局。